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225 16
2007-03-23


当前中国学术界发生的两件事情,显然非常具有争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主任张鸣,为自己身边一位具有真才实学的同事评定职称、为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发放答辩费仗义执言,被认为是一个捣乱分子,从而遭到撤职的处理,甚至可能被解聘。而在“张鸣事件”尚未尘埃落定的时候,另一位著名学者也被迫离职。被誉为“房地产平民代言人”的易宪容先生,刚刚被迫辞去先前担任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一职。易宪容的上司李扬表示“我们这里(社科院)不允许不经论证,没有根据就发表言论”。

  如果说张鸣先生被撤职,是因为得罪了个别领导,那么,易宪容先生的去职,则很可能是得罪了 房地产权贵、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学者。因为,对易宪容辞职一事,房地产开发商不仅拍手称快,更是向易宪容大泼脏水。一些经济学者也认为,易宪容主要研究方向是金融学,对于房地产研究属于门外汉,毕竟隔行如隔山,如果言论缺乏严谨性,那是不负责的。

  我对于社科院的学术环境不甚了解,但是,对于房地产领域还算熟悉。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房地产属于“新三座大山”之一,过高的 房价,让老百姓不堪重负。百姓大部分收入和积蓄被房地产商搜刮,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房地产业已经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遭到中央的批判。在这种情况下,不怕权贵,不顾及个人,敢于仗义执言的易宪容先生却被迫辞去先前担任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一职,是否是因为迫于来自学术界压力还是房地产界压力?我相信,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嚣张,他们对于说话的学者的恐惧,由来已久。尽管说,易宪容敢于说话、敢于批评ZF、敢于对抗开发商的精神,非常值得赞许。不论其言语中是否有不理性的地方,是否缺乏严谨性。作为专业知识分子,可以用常识为公众说话,不容否认。毕竟,敢于说话,是百姓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张鸣和易宪容,都是因为敢于说话而被迫去职。这是一件意义很不寻常的事情。在企业界有这样的名言:如果两个事业伙伴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持相同的意见,那么有一个是不必要存在的。前通用汽车的老板也曾因为每一个董事都同意他的提案,而决定暂缓执行这个案子。他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反对的意见,就表示大家还无法预见任何潜在的问题,如此没有准备就贸然执行的提案太危险了。

  所以,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有不同的声音。这基本上是一个管理学上的常识。如果大家都整齐划一地听从一种观点,这就是听课。民众并非幼稚儿童,不需要灌输某种单一的观点;他们是理性的人,需要不同口味的观点。如果试图封杀自己不喜欢的观点,不喜欢的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今社会也需要为民众利益鼓与呼的学者。周济部长曾说,现在有些学者搞的研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那至少如易宪容这样的学者应该是脚踏实地的,应该在鼓励之列。所以,按照常人的理解,易宪容、张鸣两位学者都不应该受到上级领导的压力。那么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还是希望,有关当事机构能够尽快给公众一个说明。也希望有关学术机构,能够借此机会分清学者与学术、学者与社会的界限。

http://liuzhengshan.blog.sohu.com/38815943.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5 08:45:00
为百姓平民鼓与呼是必要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揭盖子的方式方法,首先就值得质疑,以上两位敢为民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尚须冷静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6 19:15:00
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7 09:14:00
悲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7 22:27:00
就是有这样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揭盖子的方式方法,首先就值得质疑"想法和做法,不知道坑害了多少能够说真话的人,必须屏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3 18:29:00

坚决支持,什么叫方式方法,如果都这样畏首畏尾,那么这真话谁来说,难道下来自己对自己说么?现在的中国人就是少了点血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