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168 5
2007-03-24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江淮MPV瑞风和SRV瑞鹰的上市活动中,人们讨论更多的却是江淮轿车。因为江淮“错误”地将活动地点选在了新落成不久的轿车基地总装车间内。3月18日,江淮轿车项目基地意外地揭开了面纱。

开弓之箭

大年除夕前三天,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工作人员都在忙碌着。

偌大的厂房深处,几辆江淮瑞鹰背后,一辆内部编号为C926的黑色轿车静卧在那里。不远处几台尚未完工的轿车车架被安放在横木上,后备箱箱盖上用红笔写着“后舱盖产品设计验证中,请勿动!乘用车研究院”,时间落款就是2007年2月14日。

此时距江淮董事长左延安对外透露的“江淮轿车7月上市”的时间还剩不到5个月。而在车间,一个门口挂着“轿车产品筹备小组”牌子的办公室内,一份题为“公司重点工作计划(3月)”的大表格挂在墙上:五大类、44小项,标示着每项工作进度的黑线时刻提醒着江淮的每一个员工——轿车项目已如开弓之箭,正在接近目标。

刚刚参加完江淮新车瑞鹰SRV上市活动的江淮乘用车制造公司总经理严刚,步履匆匆地赶往“轿车产品筹备小组”会议室。会议室内,左延安、江淮总经理安进和其他几位高管正等着他研究下一步的动作。

放慢节奏

2004年9月26日,江淮轿车项目正式启动。而在2005年上半年,江淮就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申请报告,此后,发改委也曾三次造访江淮。

2005年底,几乎和江淮同期申报的重庆力帆集团“顺利”地拿到了轿车“准生证”,江淮却因某些不可控因素“落选”了。深知政府目录“申报规则”的左延安只能无奈地表示再等等。

2006年11月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发改委主管领导曾来到江淮展台,江淮轿车何时获批的问题被再次提及。据接近江淮的业内人士回忆,当时那位司长说,“现在江淮、长城、江铃都在申报轿车,按照常理事情还要一个一个办。”2007年2月,江淮最终盼来了这张来之不易的轿车“准生证”。但时间已经拖过了四年。

“江淮本可以在2003年就能进入轿车生产领域。”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03年地处芜湖的奇瑞汽车与上汽集团脱离干系后,安徽省政府有意安排江淮集团接管,但当时已经做好轿车项目规划的左延安却没有看上单薄的奇瑞,错过了大好机会。没有人算过这笔时间账,但不可否认市场行情已是大不如前。

中级乱战

现在,拿到了发改委审批目录的江淮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原本定位于中级车市场,即将在四月上海车展亮相的新江淮轿车,一出世就将陷入中级车乱战的怪圈。

3月1日,东南汽车打响了“春季降价”战役的第一枪,随后跟南北大众交相呼应。3月7日一汽-大众全线产品平均降幅5.5%,其中速腾1.8TAT的降幅最大,几近10%;上海大众虽未对中级车领驭直接降价,但价值8000元的保险补贴和GPS赠送等还是让领驭的价格下挫了万元以上。众多业内人士普遍预测,今年中级车的整体行情依然是“乱战”。这种恶劣环境绝不是新车上市的最佳时机。

“如果一开始就做小型车,然后再往上走会很难的。”左延安认为,通过打造一款中级车,确定江淮在汽车市场的地位更为重要。据了解,江淮轿车将装配2.4L发动机,与瑞鹰SRV共用一款发动机。

“江淮预计称今年其轿车的销量只有五六千辆,我们相信这是它的真实想法。”奇瑞销售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并不认为,这样的销量会对市场造成多大影响。而在新华晨1.8T尊驰的竞争对手目录中,更是见不到江淮轿车的名字。

“作为乘用车的后进者,还是要尽可能做好准备吧。”左延安说希望慢动作,可以让江淮走得更稳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4 12:15:00
自主品牌四处开花,怎么和国际巨头竞争,我想我国的汽车工业需要整合,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才有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4 15:28:00

我个人认为江淮轿车应该奇瑞汽车合并,打造中国的民族品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5 01:56:00

嗯,很看好江淮,结果才涨了那么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6 14:14:00
以下是引用sun8820在2007-3-24 15:28:00的发言:

我个人认为江淮轿车应该奇瑞汽车合并,打造中国的民族品牌

这个观点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想当年我写论文就想写两者合并的可能性和优势呢?

只可惜这着两家企业的一把手太强势了,我想没有回愿意当二把手的,如果他们从整体的竞争形势,以及两者合作的前景,就应该舍弃一些个人的小利;而不是现在这样重复建设,而且都是向自己不擅长而对方擅长的领域进军.

如果合作那会是多好的局面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2 08:08:00

回lingshow兄

lingshow兄:
民族企业没有政府的扶持也没用,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政府采购问题:政府用车大量采购德国车,而警用车大量采购本田车,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给中国民族企业一个很大的打击,中国人有一种从众心里,看到政府采用的都是那些车,那会去买中国自己的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