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12-6 20:51:18
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1:27:34
yzlr 发表于 2012-12-6 20:51
非常感谢
你没事顶贴玩啊,又不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10:02:01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5 10:02
那你就仔细看看成立不成立
正在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9 21:03:07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12-12-8 10:02
正在看。
看了多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1 09:45:27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9 21:03
看了多少了?
别着急,别着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0:22:11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12-12-11 09:45
别着急,别着急。
好,不催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1:03:41
看完了再给意见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5 21:48:15
干脆面 发表于 2012-12-14 11:03
看完了再给意见哦。
等你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6 20:09:10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15 21:48
等你的意见。
超过700次下载了,反馈比较少,难道真的都被吓傻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8 12:29:44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13 10:22
好,不催你。
实在震撼,接受起来比较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0 08:54:52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12-12-18 12:29
实在震撼,接受起来比较难。
相信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1 09:19:44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0 08:54
相信自己
脑子有点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2 02:29:19
拜读了您的作品。确实对您看了那么多书并有自己的见解表示钦佩!

文中有一部分恰好我也研究,以前咱们辩论过。在此尚有疑惑,请给与解释为谢:
1.
“工资之和+利润之和=最终消费品价格(价值)之和”。这是一个结论。请问:是否是应该是
"生产资料价格之和+工资之和+利润之和=最终消费品价格(价值)之和"?

2.
所说“利息”,是指银行的贷放利息?储蓄利息?还是指货币作为资本后带来的利润?
由于取消利息的意思我没明白,请简要描述一下,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2 08:45:11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2 02:29
拜读了您的作品。确实对您看了那么多书并有自己的见解表示钦佩!

文中有一部分恰好我也研究,以前咱们辩 ...
1.
“工资之和+利润之和=最终消费品价格(价值)之和”。这是一个结论。请问:是否是应该是
"生产资料价格之和+工资之和+利润之和=最终消费品价格(价值)之和"?
----------------------
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可以继续分解成提供生产资料的企业里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当然还有更初步的生产资料价格,我们就继续分解这种初级生产资料)。不断地分解下去,直到纯自然资源价格——仍然是一种利润。
这个式子不能局限于一个企业来看,要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足够宏观的视角,看懂了价值货币流通图才行。
总之,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可以分解成人们的收入。
2.
所说“利息”,是指银行的贷放利息?储蓄利息?还是指货币作为资本后带来的利润?
由于取消利息的意思我没明白,请简要描述一下,谢谢!
-----------------
我说的利息,就是资本的分配权,是一个理论概念。
当然,取消利息,包括了银行的利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07:50:07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2 08:45
1.
“工资之和+利润之和=最终消费品价格(价值)之和”。这是一个结论。请问:是否是应该是
"生产资料 ...
1.这个公式,涉及到对最终消费品的界定。我用以下公式来表达我的理解:
    企业a:挖煤,企业b:产电,企业c:制衣。
公式:挖煤工工资+利润=煤价格(价值)
        买 煤价格(价值)+ 产电工工资+利润=电价格(价值)
        买 电价格(价值)+ 产衣工工资+利润=衣服价格(价值)

以上各式左右相加,约去同类,则工资之和+利润之和=最终消费品(衣服)价格(价值)之和。
这样理解对吗?

2.既然取消银行利息,请问,来年银行怎样才能扩大再生产,也就是扩大资本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0:35:37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3 07:50
1.这个公式,涉及到对最终消费品的界定。我用以下公式来表达我的理解:
    企业a:挖煤,企业b:产电, ...
1.这个公式,涉及到对最终消费品的界定。我用以下公式来表达我的理解:
    企业a:挖煤,企业b:产电,企业c:制衣。
公式:挖煤工工资+利润=煤价格(价值)
        买 煤价格(价值)+ 产电工工资+利润=电价格(价值)
        买 电价格(价值)+ 产衣工工资+利润=衣服价格(价值)

以上各式左右相加,约去同类,则工资之和+利润之和=最终消费品(衣服)价格(价值)之和。
这样理解对吗?
----------------
大概是这样吧,总之要把握半成品的概念,知道半成品的价格也是工资和利润组成的,并逐级转移到下一级产品中去。要把人类生产过程抽象地看作一条生产线,最后出来的只有最终消费品,半成品都消耗在生产线里面了,而其价值传递积累到成品(最终消费品)上来了

2.既然取消银行利息,请问,来年银行怎样才能扩大再生产,也就是扩大资本投资?
------------
你还是没有理解价值货币流通图, 比如现有100万货币在生产过程中循环流转,生产规模也就定下来了,要扩大再生产,只能再到银行去借,根本不可能从现有货币中调取。
银行,只能是ZF的一个货币管理机构,社会生产需要多少货币,就借出多少货币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1:26:41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3 20:35
1.这个公式,涉及到对最终消费品的界定。我用以下公式来表达我的理解:
    企业a:挖煤,企业b:产电, ...
1.请举例说明现实中哪些是最终消费品?哪些是中间产品?不妨就着上面公式里的产品来说明。

2.我还是没能理解。比如某个银行或整个银行业,利息为0,来年,如何实现扩大货币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1:41:39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3 21:26
1.请举例说明现实中哪些是最终消费品?哪些是中间产品?不妨就着上面公式里的产品来说明。

2.我还是没 ...
1.请举例说明现实中哪些是最终消费品?哪些是中间产品?不妨就着上面公式里的产品来说明。
-------------
我的书里有详细说明,这个概念不可僵化理解。只有走出了生产流通过程,才算最终消费品。

2.我还是没能理解。比如某个银行或整个银行业,利息为0,来年,如何实现扩大货币投资?
-------------
银行是货币管理机构,还会没有钱?
你没能理解,就是因为你还是没理解货币是什么,应该怎么用。

你如果真的感兴趣,就踏踏实实地看看书,如果没有兴趣,我也不求你看,但不要追着我问问题,书上说得比较清楚了。尽管我所说的道理很简单,但你如果不想花费力气,想扫一眼问几个问题就全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37:10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3 21:41
1.请举例说明现实中哪些是最终消费品?哪些是中间产品?不妨就着上面公式里的产品来说明。
------------ ...
1.我不清楚你是否考虑过,最终消费品与中间产品有时是难以区分的。比如前面我列的几个式子,煤仿佛是中间产品。但是,假如煤被工人买了,用于生火做饭,结果煤就是最终消费品,而假如被电厂买了用于发电,则就是中间产品;同理,电也一样。那么,衣服呢?看起来,衣服就是最终消费品,其实不然。在第一个式子中,煤厂除了购买工人发工资外,还需要给工人发衣服,这个买衣服的费用也是投资的一部分。因此,衣服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最终产品,而是回到最初,成为煤的中间产品了。这样的话,尽管理论上,工资+利润=最终消费品价格并无错误,但实际上,如何界定最终消费品却成了难事。因为这可能会涉及到如何统计计算,所以,我不清楚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
2.你没有正面回答银行如何扩大再生产。我理解为银行可以印钞票,然后扩大再生产。但是问题在于:银行投资,需要给员工发工资,其他的钱用于放贷。既然放贷利息为0,则放贷多少,收回多少。那么,工资就白发了。也就是说,银行放贷100元,发工资10元,但是,放贷回报只有100元。即,银行支出110元,收入100元。这样的银行能不能存在呢?
3.你的投资、储蓄循环里面,没有提到ZF采购。那么,当利润和储蓄发生时,消费不足能否由ZF采购来弥补?

我是来讲明道理的,如果你说的有理,我会心悦诚服。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08:43:38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3 22:37
1.我不清楚你是否考虑过,最终消费品与中间产品有时是难以区分的。比如前面我列的几个式子,煤仿佛是中间 ...
1.我不清楚你是否考虑过,最终消费品与中间产品有时是难以区分的。比如前面我列的几个式子,煤仿佛是中间产品。但是,假如煤被工人买了,用于生火做饭,结果煤就是最终消费品,而假如被电厂买了用于发电,则就是中间产品;同理,电也一样。那么,衣服呢?看起来,衣服就是最终消费品,其实不然。在第一个式子中,煤厂除了购买工人发工资外,还需要给工人发衣服,这个买衣服的费用也是投资的一部分。因此,衣服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最终产品,而是回到最初,成为煤的中间产品了。这样的话,尽管理论上,工资+利润=最终消费品价格并无错误,但实际上,如何界定最终消费品却成了难事。因为这可能会涉及到如何统计计算,所以,我不清楚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
--------------------
本来就是这样,同一种商品,既有可能被消费,也有可能被用来继续生产,区分起来当然有困难。
至于统计,你大概是学会计的,这有什么难的吗?根据谁购买,用途是什么,自然就能区分。比如,企业投资购买的东西,一般来说就是半成品而不是消费品。

2.你没有正面回答银行如何扩大再生产。我理解为银行可以印钞票,然后扩大再生产。但是问题在于:银行投资,需要给员工发工资,其他的钱用于放贷。既然放贷利息为0,则放贷多少,收回多少。那么,工资就白发了。也就是说,银行放贷100元,发工资10元,但是,放贷回报只有100元。即,银行支出110元,收入100元。这样的银行能不能存在呢?
---------------
发工资的钱就不是利息的概念了,而是员工劳动的收入。
银行作为货币管理机构,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了,其运营成本既可以由税收承担,也可以收取手续费。比如你要贷款100万办一个企业,银行可以收取手续费1万,这样你到手99万,实际上欠银行100万。这1万元不是利息,而是服务费。

3.你的投资、储蓄循环里面,没有提到ZF采购。那么,当利润和储蓄发生时,消费不足能否由ZF采购来弥补?
----------
我根本就没有什么投资、 储蓄循环,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收入就是用来消费的,人们的货币储蓄只是象企业库存一样,起到缓冲作用,只能维持合理的数额,不能像现在一样不断膨胀。这是所有人必需遵循的规则——不许大量储蓄货币,要储蓄就储蓄实物。
ZF采购,所花的钱必须来自税收,该花多少就收多少,财政必须平衡,不能为了花钱而花钱。
总之,ZF 不再调节什么消费不足,因为它本来就调节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3:29:55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4 08:43
1.我不清楚你是否考虑过,最终消费品与中间产品有时是难以区分的。比如前面我列的几个式子,煤仿佛是中间 ...
1.对这个问题,如果统计社会生产了多少煤、电、衣服等等则较容易。如果统计这些商品被谁买去了且是否用于生产则难。当然也许你并不需要统计这个数字,而只是说明有公式这一层关系就够了。

2.你的意思就是借出99万,到期获得100万。1万元虽不是利息,但实质上等同于利息。不过叫做服务费。但这样做却取消了利息。1万元“利息”必须全部发给员工,而不是归银行业主来分配。这在央行可以做,商业银行却不可行。但即使商业银行也利息为0,也不能解决你文中所说的消费不足。因为企业还有利润存在,社会还有储蓄发生。
或许,按照你的文中,资本不应有利息,也就是企业资本不得有利润(我的理解)。如果这种事情发生,那整个经济就垮塌了。因为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的扩大,而生产的扩大,必须用利润体现产品增值,然后才能扩大再生产。取消利息,不知道你如何扩大再生产?

3.你的文中说,有储蓄,以致消费不足,而储蓄的部分又再变成投资,从而加大了产品积压。对这一点我很赞同。但是,ZF采购能否弥补消费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4:22:21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4 13:29
1.对这个问题,如果统计社会生产了多少煤、电、衣服等等则较容易。如果统计这些商品被谁买去了且是否用于 ...
1.对这个问题,如果统计社会生产了多少煤、电、衣服等等则较容易。如果统计这些商品被谁买去了且是否用于生产则难。当然也许你并不需要统计这个数字,而只是说明有公式这一层关系就够了。
------------
这就不需要你杞人忧天了,你以为很难的事情,事实上早就做到了。
同样是电,工业用电,生活用电,商业用电,分的很清楚,价钱都不一样。
GDP统计里面,居民消费量,企业投资量,这些都有专门分类。

2.你的意思就是借出99万,到期获得100万。1万元虽不是利息,但实质上等同于利息。不过叫做服务费。但这样做却取消了利息。1万元“利息”必须全部发给员工,而不是归银行业主来分配。这在央行可以做,商业银行却不可行。但即使商业银行也利息为0,也不能解决你文中所说的消费不足。因为企业还有利润存在,社会还有储蓄发生。
--------------
银行就是货币管理机构,服务社会而不盈利,哪里还有什么商业银行呢?
同时,我说的利息,是指资本的分配权,或者说对资本的报酬。银行收取服务费,是根据其必要的运营成本来计算的,而不是根据其贷出的货币量和利率来计算的,其实质是一种劳动报酬—对货币管理这种劳动的报酬,而利息是对货币所有者的报酬,这两种报酬可是天壤之别,你居然说实质一样??
也就是说,现实中的银行,既有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也有对货币所有者的报酬,而我取消的是后者。

或许,按照你的文中,资本不应有利息,也就是企业资本不得有利润(我的理解)。如果这种事情发生,那整个经济就垮塌了。因为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的扩大,而生产的扩大,必须用利润体现产品增值,然后才能扩大再生产。取消利息,不知道你如何扩大再生产?
-------------
你认为必须的东西,其实是不必须的。
最简单地考虑,现在有100个人,耕种100亩土地,一年收获10000斤粮食,100个人分配这10000斤粮食,各自去养家糊口。
明年扩大再生产,那就是再多上10个人,再开垦10亩土地,多收获1000斤粮食。最后是110人分配11000斤粮食,这和去年的10000斤粮食有什么关系?
你不要老是想着扩大再生产,你连简单再生产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呢。产品增值,必然造成积压,这才是生产过剩的最根本原因,储蓄只是一个推波助澜者罢了,我第二篇经济危机那一节,你肯定是没有看,你现在的认识,还停留在前一节的扩大再生产分析。

3.你的文中说,有储蓄,以致消费不足,而储蓄的部分又再变成投资,从而加大了产品积压。对这一点我很赞同。但是,ZF采购能否弥补消费不足?
------------------
ZF采购的钱从何来?强迫大家把储蓄都交出来,让ZF花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7:18:35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4 14:22
1.对这个问题,如果统计社会生产了多少煤、电、衣服等等则较容易。如果统计这些商品被谁买去了且是否用于 ...
1.电可以分清,但生活用品很多,难以分清,比如:毛巾、脸盆、牙刷、被子、纸巾等等……,不过这些统计可以近似地采用居民消费来计算,虽不精确,但也可将就。所以,赞同你的解释。谢谢!
2.无论中外,都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分。中国的中央银行由人民银行代理。其它各种银行都是商业银行。要想把商业银行并入央行,绝对不可行。不过我们的争论不在于是否可行,而是取消利息是否可以解决产品积压或债务累积的问题。可以肯定,经济要上行,则产品必然增值,有增值则必须在货币形式上体现,也就是必然出现利润。否则,商品不能充分交换。你不妨验算。
你说的种地增人增产量的分配,如能实现,则可以取消货币。
再者,你说的劳动者有报酬,同时,劳动者允许有储蓄。那么,这个储蓄就是你说的“利息”,只不过不发生在资本家而发生在劳动者个人。何以见得?因为劳动者为生活而支出,产出的就是劳动力,结果出卖劳动力的收入大于支出,所以才有储蓄(你说的利息)。从这一点出发,你为什么允许工人可以有利息,而资本家就不可以?
3.关于ZF采购,资金本来自于企业支出,是属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纳税)。若取消“利息”,则如何纳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22:08:33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4 17:18
1.电可以分清,但生活用品很多,难以分清,比如:毛巾、脸盆、牙刷、被子、纸巾等等……,不过这些统计可 ...
因为劳动者为生活而支出,产出的就是劳动力,结果出卖劳动力的收入大于支出,所以才有储蓄
-------------
什么出卖劳动力,简直胡说八道。

我不和你纠缠了
你要讨论,麻烦你看看我说的经济危机的那一章,否则恕我不奉陪,你差的太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07:22:03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4 22:08
因为劳动者为生活而支出,产出的就是劳动力,结果出卖劳动力的收入大于支出,所以才有储蓄
------------ ...
就是说,一个劳动力,他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相应货币,然后自然获得工资。那么肯定工资收入>支出。这一点你是允许的。那么,10个工人也一样。他们的利润就是共同的储蓄。10个人你也不会反对。现在来了第11个人,他说,你们10个人归我管,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于是11个人会有更多储蓄。但是,第11个人是资本家,他把这些储蓄少分给10个工人,自己多占一些。储蓄还是那些储蓄。对社会商品的购买也没什么变化。但你认为第11人不可以,应该把第11人的储蓄部分充公。所以你讲的是道义,不是真正解决储蓄转化为投资后带来积压和债务的关键。
请不妨设一个小环境,3个单位即可。他们生产消费,取消利息,有产出的增长,有储蓄。看看是否还会有剩余或债务累积即可。如果你说的取消利息在社会大环境中可以实现,那么,小环境也一定可以实现。注意,小环境中流通速度要恒定或只可以减慢。试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4:36:17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5 07:22
就是说,一个劳动力,他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相应货币,然后自然获得工资。那么肯定工资收入>支出。这一点 ...
就是说,一个劳动力,他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相应货币,然后自然获得工资。那么肯定工资收入>支出。这一点你是允许的。那么,10个工人也一样。他们的利润就是共同的储蓄。10个人你也不会反对。现在来了第11个人,他说,你们10个人归我管,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于是11个人会有更多储蓄。但是,第11个人是资本家,他把这些储蓄少分给10个工人,自己多占一些。储蓄还是那些储蓄。对社会商品的购买也没什么变化。但你认为第11人不可以,应该把第11人的储蓄部分充公
-------------
我讲的取消利息,是取消资本的分配权,也就是说,和你这里说的储蓄无关,只看来源。
只要是劳动所得,那么即便你富的流油,那也是天经地义;只要是凭借资本所得,那么对不起,即使你收入少得可怜,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也不允许。

所以你讲的是道义,不是真正解决储蓄转化为投资后带来积压和债务的关键
----------------
我从来也没有说我要解决“储蓄转化为投资后带来的积压和债务”,我从来不做别人犯错误我来擦屁股的事情。犯了错就要改,而不是试图擦屁股,那样你擦也擦不完。
你自己已经承认了—“有储蓄,以致消费不足,而储蓄的部分又再变成投资,从而加大了产品积压。对这一点我很赞同。”这就是找到了经济危机这个错误的一个根源,出路就摆在所有人面前:要么继续储蓄和投资,承受其必然带来的经济危机;要么少量合理储蓄,更不用储蓄来投资,避免经济危机。

而我之所以号召取消利息,不是为了解决“储蓄转化为投资后带来的积压和债务”,也不是什么道义上的理由,因为我从来不指望人们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维护什么道义。真正的理由在于,利息也是经济危机的一个根源,而且是比上一个更根本的根源,而经济危机是对所有人都有害,所有人都不希望看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4:56:55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5 14:36
就是说,一个劳动力,他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相应货币,然后自然获得工资。那么肯定工资收入>支出。这一点 ...
请你说明一下,怎样做就是取消了利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5:11:10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5 14:56
请你说明一下,怎样做就是取消了利息?
只有劳动者才能参与产品分配,也就是只有为生产产品而付出体力脑力的人才有分配权,而那些占有资源资源的地主,出钱的人,统统没有分配权,因而也就没有这两种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5:44:02
clm0600 发表于 2012-12-25 15:11
只有劳动者才能参与产品分配,也就是只有为生产产品而付出体力脑力的人才有分配权,而那些占有资源资源的 ...
就是这样一个理念吗?措施是什么?
你这样的回答,其实是政治。虽说政治经济合为一体,但你的主张完全会成为政治斗争。
政治见解我就不评论了,每人可以各持己见。但是,经济上你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仍然没有解决产品剩余和债务累积的问题。如同我前面说的你没有回答:你的种地增人方法,如能实现,则可以取消货币,根本无需取消利息。如人类社会需要使用货币,则在产品增值时,由于需要商品交换,则利润必然显现,你想取消也不可能。做个小实验试试吧,就是前面我说的用3个单位那道题。空口无凭,计算为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16:40
阿梁 发表于 2012-12-25 15:44
就是这样一个理念吗?措施是什么?
你这样的回答,其实是政治。虽说政治经济合为一体,但你的主张完全会 ...
你总算明白了,我的书说的就是政治经济学,核心就是两个字——分配。就是要搞清楚,谁有资格参与产品的分配,谁是骗子和勒索者。

如人类社会需要使用货币,则在产品增值时,由于需要商品交换,则利润必然显现,你想取消也不可能。
----------------
我来告诉你产品如何增值,如何正确使用货币:
谁有分配权,就给谁相应的货币作为收入,同时就在产品上留下相应的成本(所谓的增值),
这样一直到产品从资源变成最终消费品,它的最终成本—也就是其售价,就是生产过程中所有分配权的总和。
拿到货币的人就能够到市场上购买属于自己的一份消费品享用。

总之,谁要觉得自己有权参与分配,那就把理由和依据说出来,光明正大地获取货币收入,然后光明正大地去消费。
地主和资本家不是想参与分配吗?你要多少都没关系,拿出理由来吧!只要你能说服大家,就给你发钱!

事实是:骗子们说不出服人的理由来,才不敢发给自己利润,企图去市场赚取利润!
结果是:骗子们偷偷给产品增值了,却没有相应的货币流通相配合,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是应该是产品,所以才造成了产品的积压,这才是经济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