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27日李开复炮轰
做空机构香橼以后,更多的人加入了战团。 近日,李开复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其题目叫作《中国商界领袖联名谴责
Citron》,包括21名投资人、18名企业高管、4名投行人士和18名创业者。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在公众眼球下拉开了帷幕。尽管支持声不绝于耳,也有人以批判的态度指出,“他们中80%都被中概股做空者砸了饭碗”。
一些声音则质疑了李开复的个人炒作和论战背后的整套运作。
但有签名者回应说,“这件事没有私下策划,就是一呼百应。”比如,青云
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叶东,在接到李开复在亚杰商会内发布的签名征集邮件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联署。
乾龙创投、起点创业营创始合伙人查立表示,针对中概股被做空,与李开复的交流已有多时,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了签名。
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华山资本合伙人、展讯通信创始人陈大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开门见山地说道:“这跟我们公司的利益有切身关系。大家都知道中国公司连遭攻击对吧?展讯就是去年六七月被浑水攻击过的一家”。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名单上的创业者,几乎都来自于《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创办的黑马营。
在一些创业者看来,李开复的做法很勇敢,乡土乡亲的创始人赵翼认为,这不太符合常规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行事方式。在他的眼中,中国的创业者往往内秀、不自信。另一位创业者表示,在国内对财务作假一类的事情司空见惯,看到浑水、香橼等公司质疑中概股的时候,甚至会天然地觉得他们的质疑合理。
李开复说,“签名人肯定是有选择的,当然有些人并不愿意。”
搜狗CEO王小川无疑是联署人中最出乎意料的一个。他回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开复牵头的这件事大方向是好的,签名有何不可?”搜狗内部人士也表示,香橼做空报告里对搜狗的描述确实令人啼笑皆非。李开复在微博私信对王小川“愿意去回应一个把你们捧上天的公司”表达了尊敬。
实际上,李开复也联络过产业链上的其它机构,包括两家对冲基金和5家投行,它们给出的回复大致是,香橼这样的公司没有必要去搭理,“我们做投资都会做自己的调研,看自己的报告”,一家投行负责人告诉李开复。华兴资本CEO包凡和易凯资本CEO王冉等四位投行人士则位列抗议名单当中。
9月5日下午,李开复微博再次更新,称俞敏洪、孙陶然等五名商界人士亦加入联署阵营。众所周知,新东方教育集团七月末遭遇浑水公司的狙击,刚在风口浪尖走了一遭。对于俞敏洪签名的姗姗来迟,李开复告诉本报记者,俞敏洪前几天没上微博,看到之后立即同意签名。
本报在此之前已联系俞敏洪采访,他本人未作出正面回应,但新东方公司方面表示,由于尚在接受SEC调查,调查内容包括VIE结构和浑水报告,遵照SEC规定,在此期间不能对相关事件发表任何评论。“俞敏洪在抗议书上签字是一回事,但主动发表言论是另一回事。”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论战收兵?
李开复与香橼大战三个半回合,战斗檄文往来七封。截至记者发稿时,香橼还未回复李开复9月4日发布的第四封公开信。随着周末的到来,这场论战虽未鸣金,但已有了收兵的预期。
李开复认为,目前的效果已经达成了他的目的,“至少会引起美国人的关注,了解香橼的不实之处,下次它再想发动攻击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再者,中国企业以后会有些意识,遇到情况可以发出自己声音。”
对于这个预期,查立略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抗议香橼事件对中国市场的意义远大于对美国市场
——倡导市场化,不需要过多监管和政策法规,市场法则也能自然形成。正是如此,香橼和抗议香橼的声音才可以存在。查立说,“这场游戏在美国没什么,在中国就很敏感。事情的关键在于教育中国”。
对于论战可能达成的效果,赵翼说,“这不会是一件短期内见分晓的事”。但至少让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联合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创业者在香橼们前面有了更多的危机感,反而会促进行业自律,敦促中国的创业公司遵守游戏规则,并且懂得用规则保护自己。
而下一步怎么走,李开复并没有明确的计划,“没想那么清楚,边走边看吧”。虽然创立了“香橼诡计”的网站,但维护起来恐怕太耗精力,更不用说请调查公司之类。
王小川向李开复提出了一个建议,“香橼诡计”指向安德鲁·莱福特及其做空公司,针对点有偏差,如果将重树中国企业的信誉作为主旨,效果会更为持久。
但李开复是否还需要在这上面继续做文章,人们不得而知。
在实战层面,陈大同则透露,已有数家中概股公司准备对不实的做空行为提起法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