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因斯坦的屁股看“欲望是无限的”
 ——戏论弗洛伊德、叔本华、毛泽东及凯恩斯经济思想比较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想起我10多年前第一次遭遇精神危机的悲惨场面。
 10多年前,我还只是个没谈恋爱的初中生。有一次同大家伙在花坛里(那时没有论坛)讨论当时十分流行的一本书《宇宙密码》。每个人都在口吐莲花,滔滔不绝。如果从发言的一些关键字判断,谁都能得出世界物理学年会正在这个耗子出没的灌木丛中紧张进行的结论。然而,突然一人问道:宇宙外边是什么?刹那间,场面寂静无声,大家都惊呆了。是啊,宇宙外边是什么?如果还是宇宙的话,那外边又是什么?我拙于辩论,当时自然不发一言。待人群散去,我却依然坐在花坛冰冷的砖地上,对这个问题苦思冥想,然而百思不得其解。
 由于此事给我带来长时间的精神恍惚,我的英语和数学成绩直线滑坡,从第1名一下子掉到最后一名,我也从一名精英变成了一个学渣。最后的结果不言自明:初中毕业的时候,我背起背包,独自一人到了三闾大学念书,而那些参与讨论的其他精英们则全部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重点高中,有的最后还去了美利坚合众国读博士(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意志消沉的我在三闾大学整日睡觉,直至遇到教微积分的孙老师。美丽的孙老师实在符合我的审美要求,我象被猪油蒙了心,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上她的课,对微积分更是如痴如醉,但好景不长,她只教了我们一学期就回上海同一位姓方的记者结婚去了,给我留下的只是几许惆怅、几许迷惘……她走后,我精神开始振作,频繁出没图书馆,寻找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真谛。
 1997年,香港回归的前夕,我再次读到了爱因斯坦。
 读完广义相对论后,如同醍醐灌顶、当头棒喝,10多年我们那个“宇宙的外边是什么”问题一下子冰释了。如前文所述,凭着孙老师教的那一丁点微积分知识,我总算读懂了:依照广义相对论,宇宙可能是无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主要取决于宇宙三维空间的曲率是正的、负的还是为零。如果是负的,或者是零,那么宇宙就是无限的,那么“宇宙外面是什么”这个问题就象“分母为零”一样,是个伪命题。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外面还是它自身,换言之,假设你乘坐一枚光子火箭去寻找宇宙的边缘,多年以后,你会发现,宇宙的边缘其实就是你出发的地方,因为三维空间是弯曲的,这就象地球表面是弯曲的,你如果寻找地球面的边缘(注意是面的边缘,而不是地球这个球的边缘,球的边缘就在你我的脚下),你根本找不到,因为这个二维平面是弯曲的、循环的。
 想通的时候,已近凌晨一点,离我这个九三学社成员睡觉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在我人生旅途中,这是最值得记下的一笔——在我20岁还没有到的时候,我已经解决了人生中第一个本源性问题。兴奋之余,我不禁深深地感谢大师爱因斯坦。
 解决了这第一个人生精神危机后,我志高气满,如同一个哲学家那样深邃善思。很快,我的样子便引起了一个常去图书馆读书的女生注意,后来我知道这是全校最有名的才女谢婉心。钱钟书说:聪明的女子不漂亮,漂亮的女子不聪明,但在谢才女身上,钱大师的判语落了空。落花有意,流水亦有情,我们便迅速互相写起了情诗。在三闾大学,作为五官端正、身高五尺半的英俊男生,身边如果没有异性,别人可要从电线杆上撕些广告纸扔给你。
 某个花前月下,我与谢才女相拥而坐。远方是笙乐声声,细听是《春江花月夜》,古人所云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同具,我不禁春心荡漾,体内荷尔蒙分泌是一阵多过一阵,不禁欲对怀中小才女上下其手,不料只听“拍”的一声,幸我闪避及时,躲开了谢女侠这招蓦然发出的落英神掌,落在身旁的大树上。谢女侠只低喝了一声“你!……”,就施展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而去。
 我不仅失去了一个写情诗的对象,而且失去了一个发表物理学观点的听众。我不禁悔恨交加:为何色欲熏心对其图谋不轨呢?怀着深深的自责,我开始去读费洛伊德。这样,上世纪国学大师王国维30岁时从哲学转向美学,我在20岁没到时就从物理学转向了心理学。
 费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动力驱使着他的一切行为。这就是力必多,即性欲。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外在道德等限制,力必多未必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渲泄,意识与潜意识就将力比多转化为其他东西,比如雄心壮志、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破坏欲、攻击性等。呵呵,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年来,我自以为勤奋好学,象发了疯地读英语、做数学、看小说、思考物理学,最后都只不过是力必多在作用啊。难怪人们常说:睾丸是男人的发动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杰出的男人后面总是跟着一大群女人,同时也证明:《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原来是胡扯的。这下,我也弄清楚了:那个场合,我只不过力必多的正常作用,谢才女是少见多怪。我下定主意,等到她生日,一定送她一张电线杆广告纸作为礼物。
 正如西谚所云:不幸的恋爱容易造就哲学家。我决定,再次改变自己治学的方向,改治哲学。这样,在我20岁没到的时候,我又从心理学转到了哲学,实现了第二次伟大的转折。还是在那个图书馆,我在B类栏目下来回徘徊,寻找适合自己的哲学书。突然,我发现一本名为《欲!欲!欲!》的小册子,呵呵,定是哪那个家伙在I类借的书还错了地方。我身体某个部位一阵变化,哈哈,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哲学书之前,就先看看它吧。
 借回去果然上当(这次上当非第一次,上次借了一本《我的皮肉生涯》,以为是妓女回忆录,后来发现是台湾李敖的杂文集)。这小册子只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一本普及读物,核心观点就一个:欲望没有实现就痛苦,欲望实现了就无聊,人生就象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他讲的很有道理,可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有欲望。于是继续借他的书来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知是哪个王八蛋译的,好拗口啊,我看了整整三个月,差点吐血。但我总算弄明白了,人为什么有欲望,是因为有意志。在叔本华看来,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意志,包括一块石头、一根竹子。这里,我一时没有想出可以诠释叔本华哲学思想的生动个案,我只能顺便交代一下,当年我在读叔本华的时候,还在读朱苏进的小说《在绝望中诞生》(本小说网络有下载,值得推荐)。朱苏进,男,著名军旅作家,前年因创作电视剧《康熙王朝》发了大财,他那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孟中天的怪才和他关于地图、地球的故事。在朱苏进的笔下,地图、地球似乎都有生命一般,充分映证了叔本华观点的正确。结合小说或影碟片来研究哲学、心理学等科学,使娱乐和学术研究同时进行,这是我在初中毕业后自创的不传之秘。比如,你要研究潜意识,就去看《入侵脑细胞》;你要研究生物学,你就去看《进化危机》;你要研究计算机网络,你就去看《黑客帝国》;当然,你要研究异性的生理结构,你只好去看***片了。
 说完弗洛伊德和叔本华,最后不得不说到我的邻居王恒秋大爷。他是读过书的农民,在我的印象里,他对毛泽东有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这使得我从小对中国革命史极感兴趣,在我八岁的时候,我就喜欢读高中的历史课本,最喜欢的插图就是朱德南昌起义时用过的那把驳壳枪。对于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一切早有盖棺定论,官方文件冗长而乏味,在这里,尽管我对何新的很多观点都不赞成,但我却想引用何新的一段话表达我的观点: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驱逐列强,统一中国,实现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中,数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牺牲的政治理想。在他的时代,还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他领导新中国崛起,打破了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分割世界的地缘政治蓝图,使第三世界得以崛起,从而使世界走向三极化、三个世界化。毛泽东创造了一整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政治、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体系。在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影响下,前殖民地人民才能够以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摧毁了自16世纪地理发现以来,营造已达数百年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
 这些话说得多好!事至如今,我依然坚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等话语的正确性。事实上,我也自知,作为一个毛泽东去世后数年才出生的男孩,对毛泽东怀有这种观点和看法在逆反思潮泛滥的今天,绝对是个少数派。但我深信,我的坚持源自于我的理性。我坚信毛泽东某些思想的正确,比如矛盾论。
 按照矛盾论的观点,毛泽东认为世界的本源是运动的,而运动的根源又在于矛盾,如其所述:“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呵呵,诚然,世界从来不是静止的,连那看似静止的恒星体系都存在着本动。除非整个宇宙在热学第二定律的作用下陷入热寂,那同时也意味着时间的终结、宇宙的毁灭。1999年,我在某个县城里混日子,朝不保夕,三餐难继。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有好心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称貌美如花,知书达礼,家财万贯,工作单位尤其好——在某国有银行工作。我一听在银行工作,立刻回绝。按照矛盾论的观点,随着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的出现,它们与国有银行必将产生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在斗争中,长期安逸的国有银行职工未必能斗得过民营和外资银行。果然,没出三年,她就打着老情人的名义来南通找我借钱。
 行文至此,我想我已经把弗洛伊德、叔本华和毛泽东的某些思想叙述完毕。在此,我不得不重提一下爱因斯坦和他的屁股,以满足某些人“看见胳膊就想起裸体”的联想癖。1922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功成名就,但大师并没有满足,将所有精力所在了“统一场”研究上,他企图将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统一起来。如众所知,他失败了,大师的屁股在物理学殿堂的龙椅上最后没有坐得稳,海森堡、玻尔等人的屁股毫不犹豫地占了他的位子,这些情况,让一些逆反主义者在攻击爱因斯坦爱好者的时候成为最佳把柄。作为爱因斯坦的fans,我始终秉持着“科学在于追求最终真理”这一价值标准,觉得有必要对弗氏、叔氏和毛氏的三者思想也作一个“统一场”式的研究。
 事实上,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力必多,就是叔本华理论中意志在人身上的体现而已。人因为有力必多,就产生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进入不应期,就无聊,如果将精力转向其他方面,就进入审美状态,看看,弗洛伊德的力必多和叔本华意志得到了多么圆融的贯通啊。而毛泽东所谓的矛盾,其根源不正是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和叔本华的意志吗?哈哈,三者原来是相通的,是一回事。
 我想不到我比爱因斯坦还要伟大,爱因斯坦只不过将几种力统一起来,我竟然能将心理学家、哲学家和革命导师的思想统一起来。于是颇有些四顾自雄。
 写完以上的文字后,后来读到凯因斯,见这小子说的蛮在理的,索性将他也统一到我的理论体系中吧。凯恩斯认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这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动力,这说得太对了。你看,在力必多、意志和矛盾的驱使下,人们才会孜孜不倦地追求这、追求那,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而矛盾才会得到的发展和变化。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之所以还要拼命赚钱的原因,这都是力比多和意志以及矛盾惹的祸。那么,世界力必多或者意志力最强的人又是谁呢?我想不需多讲,比尔·盖茨定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