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新指出,现代物理学中的力的大小,其实也就是得到某种愉悦或回避某种疼苦的欲望大小而已。正如你用手拍一张木枱,你大力拍下去,其力则大(其实是因为欲望大),你小力拍下去,其力则小(其实是因为欲望小而已)。
高国新通过引入人类这个宇宙中重要的一员进入物理学研究描述的视野,消除物理学研究描述的一些界限,令物理学的研究描述可包括人类的活动在内,不再令物理学强行将人类活动之外的客观世界剥离出来单独研究。
高国新指出了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本质(物体相互靠近与远离的本质),其实就是物体得到某种愉悦感、快感的欲望的表现与回避某种疼苦感、厌恶感的欲望的表现而已。
事实上,现代物理学的确走入一种误区,例如太过注重数理化。举一个简单例子,某个小伙子喜欢一个姑娘,他想方设法靠近这个姑娘。将这个小伙子以及姑娘的观察视角拉远,他们将被物理学家观察为粒子,现代物理学家更注重在数学上揭示这两个粒子的行为,例如多少天靠近一次,靠近的距离多远,分离的速度如何,规律性如何,靠近程度如何,甚至还在未能规律性的使用公式解释时引入一些常数等等,到最后,描述这个小伙子靠近姑娘的公式将无限复杂,就像现在超弦计算一样无限复杂,与此同时,物理学家希望在这条公式中揭示两个粒子(小伙子与姑娘)靠近与分离的本质,这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无论这个公式有多复杂,小伙子靠近姑娘的本质就是小伙子喜欢这个姑娘,想靠近这个姑娘而已。
至今为止,物理学仅解决了一些数理问题,例如通过计算推断宇宙由超弦组成,但超弦的本质是什么?现代物理学永远无法得出答案,物理学家同样像爱因斯坦、牛顿一样将许多本质问题交给“上帝”来回答。
高国新将人类的行为、欲望、思想引入物理学后,创立的《性质宇宙学》很好地解决了物理学中原来无法解释的本质问题:例如宇宙如何产生超弦、超弦的本质、超弦如何构筑世界等等。这在以后会有论述。
高国新指出,人类是宇宙的一员,与宇宙本质上是无界的,人类的规律与宇宙的规律本质是相同的。因为人与宇宙无本质界限,任何人为的分离都无科学根据的,因此高国新总结出另外一个宇宙定律:“性质惯性幸福原理,性质被改变痛苦原理”。
2、 性质惯性幸福原理,性质被改变痛苦原理
人类当中有这样一个规律,感觉愉快的,必然尽量维持,感觉疼苦的,必然尽量回避。有一些特殊例子如苦行憎,虽然苦行憎受苦却不会努力改变他现在的状态,然而他却是在追求更喜欢的幸福,所以本质上苦行憎也在尽量维持他追求幸福的幸福感。人类与宇宙无本质界限,任何人为的分离都无科学根据的(若强行分离,现代物理学将成为解释宇宙的次品),因此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万物也是遵守与人类相似的规则。
根据“性质惯性定律”,宇宙万事万物都有维持他原来性质的本能惯性。这种维持性质本能惯性的能力,也就是万事万物在维持原本特性时有一种本能幸福感而希望尽量维持的表现。
性质惯性幸福原理,性质被改变痛苦原理即是指性质在维持他的原本性质时有惯性的本能幸福感,在不能维持他的原本性质时有惯性的本能疼苦感。
现在再回头分析苹果与地球,苹果与地球为了让彼此物质的性质得以维持并更强烈(合在一起的苹果与地球比分隔1万光年的苹果与地球物质属性更强),为了满足物质属性的这种本能幸福感而相互靠近,这就是除牛顿与爱因斯坦外的第三种解释,也是三者之中最接近宇宙本源的解释。
高国新通过《性质宇宙学》史无前例的将世界的现象转化为几种“基本语言”:
1、性质为维持原来性质的本能惯性;
2、性质为维持原来性质的本能惯性欲望;
3、性质本能惯性欲望得到满足的一定快感,性质本能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一定疼苦感。
现代物理学有普遍共识,认为宇宙的根本是由振动的弦线组成,称之为“超弦”,“超弦”理论已通过一系列数理上计算的验证。但物理学家对“超弦”的本质一无所知。
通过《性质宇宙学》的几种“基本语言”,高国新进一步解释宇宙最基本的性质如何诞生“超弦”,并揭示了“超弦”的本质,并揭示“超弦”如何构筑宇宙万物的最根本原因。高国新成功令《性质宇宙学》成为“超弦”理论的最有力基础。
与此同时,高国新也成为世界上首个建立“哲学”与“物理学”最根本统一基础的学者。
“物理学”的种种未发掘“圣杯”,在全新的科学理论《性质宇宙学》中存在无穷的吸引力。在“哲学”与“物理学”统一的未来,将有更多令人惊奇的发现与思想家诞生。
有兴趣的读者,可上网搜索《性质宇宙学,超弦理论的终极揭秘》阅读超弦理论与《性质宇宙学》的融合,并了解“哲学”与“物理学”如何建立最根本的统一基础。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22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