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作为一个大型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系统,其实施风险本来就比较大。若在中途再有比较多的项目需求变更的话,那风险毋庸置疑,会成倍的增加。
不从技术上,就从员工对于需求变更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加了他们对于系统的抵制,我们就可以看到需求变更对CRM项目的风险。如上面我遇到的这个需求变更,由于项目变更延长了双线并行的时间,给客户服务人员增加了成倍的工作量,虽然这个需求变更对于他们后续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中间这个过程中,他们是非常反感的,而且,很不配合。最后,要不是有上面的强制性要求,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很肯能,
客户管理系统CRM项目就会因为客户服务部门的抵制,而导致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或者影响其最终的实施效果。
可见,CRM项目需求变更,对CRM项目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那我们如何才能把这个损失减少到最小,甚至是消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变更情况的产生呢?
一、需求变更要尽早,越到后面其成本、风险等影响越严重。
当需求变更情况发生后,我跟一些用户沟通,问他们为什么以前没有提出来呢?很大一部分用户说,他们之前也发觉了这个问题,只是那时候认为这个需求不是很重要,可有可无,就没有说了;但是,没想到,现在系统余越来越熟悉、越用越好,这个问题也慢慢变大了,觉得非要实现不可,否则的话,工作就进行不下去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企业都存在。确实,手工作业跟系统自动作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些手工业下,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一到利用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成为了信息化作业的大障碍了。这种情况不仅一个企业存在。
但是,从信息化项目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为什么呢?我们造房子,若在房子快造好时,发现原先设计不对,需要重新推翻重造,那成本与时间的浪费,是不可估量的了。对于CRM项目来说,也是类似的道理。若你项目快要完工时,才发现原先的需求有错误,需要变更,那损失就会很大。所以,项目越接近尾声,再进行需求变更的话,则给企业的损失会越大。
所以,我们要充分做好前期的需求调研、系统演示、系统培训工作,争取通过这些工作,最大程度的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发现可能要需求变更的地方,让用户尽快做出是否要进行需求变更。我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一般把需求变更或者新需求的确认时间最迟定在系统培训阶段。也就是说,在系统培训完成后、开始准备双线并行前,企业用户还可以提出需求变更的申请;但是,当系统开始双线运行时,就不允许用户再提出需求变更等类似的请求了。这以后任何的新需求、需求变更等,都要放在项目上先后再进行。当然,这靠顾问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一般在项目实施中,就会跟企业负责人协商,告诉他们需求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让他来下这个死命令,这比我在台上上几百几千句要有效的多。
总之,需求变更越早发现越好。越迟发现的话,无论是项目的时间、成本还是项目风险,都会增加很多。
二、需求变更若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要采取比较折中的方案。
当我们遇到有些需求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花个把月才能解决的时候,那我们就不要占牛角尖,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而要想一下,有否临时的折中方案可以先“应付”一下;一边使用系统一边进行二次开发。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减少需求变更对于项目周期的影响,为了保证CRM
客户管理系统可以按时上线。有时候,为了保证这个大目标的实现,我们,无论是实施顾问还是企业,做出这一点妥协都是值得的。
如很早以前我有一次遇到一个客户。在项目快培训完的时候,客户企业的销售总监问我我们的系统中有没有客户漏斗管理模型。客户漏斗管理工具在现在的CRM 系统中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在几年之前的CRM系统中,还是凤毛麟角的。因为客户漏斗管理模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功能上的区别,而且,对于后台的技术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以前多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CRM软件,无法实现这个功能。而我们虽然刚刚开始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还没有考虑这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