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自由人 发表于 2012-9-25 17:23 
看似深刻,其实不止所云,可见你对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不甚了解而主观臆断。建议你多学点经济学基础和逻辑 ...
谢谢回答,但希望您就其中一两处(除了回答过的吕氏春秋的例子)具体细说。我现在还不知道何处有什么逻辑上的错误。
下条里您说有人性的复杂性,但经济学已经假设人是约束条件下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既有这假设,为什么还要执着于人性的复杂?既然人性无比复杂,有物理学家认为大脑可能参与了量子力学的过程,存在自由意志使得人性无法真正认识,如是这样是否只把经济学当成是艺术算了?我认为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既然假设了人性本私,见到物品就上(即使垃圾等以概念“厌恶品”定义的物品),那我们就不必再纠结这个问题,只在现实中寻找以稀缺为基本格局的约束条件即可。理性没有有限不有限之分,如这样讨论,复杂无比,且有一刀切之嫌。我认为,若科学地考虑这个问题需要转变角度,考虑现实中稀缺什么,约束条件是什么,比如信息、受教育程度、甚至营养等等,这才是唯一可能的出路,也和经济学最基本的体系逻辑一脉相承。轻易就另起炉灶的学科很难不让人怀疑,而趟入人性的浑水,跟在心理学和脑科学后面吃碎渣,只会一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