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31 0
2012-09-19
2012年09月19日07:03          来源: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 保存到相册


  某些上班族白天工作,晚上将私家车作为“练摊儿”的柜台,吸引很多市民光顾 本报记者 张英男 摄

保存到相册

  2012年已经过去大半年,对于许多上班族和企业家来说,真金白银地感受到了钱紧的压力: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滑坡,投资和消费不振,出口需求疲软,资本市场更是熊冠全球……

  无论处于哪一种担心,无论我们多么不情愿,面对全球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的生活可能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产销或利润的缩水,企业开始过紧日子,在等待机遇的同时,有计划地节能增效,最大限度地压低经营成本。上班族也更精心地算计着钱袋子,面对企业的不景气和加薪无望,开始另辟蹊径寻找新财道;一部分人已经尝试多头配置投资项目,保持财富的稳定性……
  如何在紧日子的情境下把日子过好,我们该怎样未雨绸缪?本期财迷进修班,意在结合国内经济现状,寻找应对经济低迷期的真实案例,提出实用的理财之道。
  背景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
  对于不明朗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中国经济相当复杂,形势不乐观,属于周期性因素。韩国和日本都曾经在经济高速增长后出现下滑。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出现了放缓迹象。
  他说,这种放缓是基于欧美市场低迷,与国内产业结构的症结。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平均增速是9.8%,近10年更是在10%以上,而这种高增长外向依赖度过高。
  在国内经济中,出口和投资比重较大,且工业投资较依赖出口。出口形势差时,则会减少投资,降低生产。过去,第二产业及工业投资比重过高。进入“十二五”时期,我们看到了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可持续性,开始加快产业调整,发展第三产业。
  曹远征说,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有2%左右的下降,GDP增长维持在8%左右。短期内,制造业也好,出口也罢,还将有下台阶的可能。
  而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出口的萎缩和经济的低迷密切相关,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如果不调整汇率,出口很难改变低迷状态,下半年企业经营状况不会有明显改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