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2-11-24 20:47:05
再看企业支出的x 。这个x来源于企业销售上一年的商品所得。X支出的内容包括:纳税、缴费、分红、捐赠、投资等。其中,投资包括了工资和购买原材料,税费构成了ZF的主要收入,然后ZF将这些钱要么到货架上拿下商品,要么转移给别人,比如转移到事业单位、慈善单位或任何单位及人。因此,企业将y放上货架后,虽然到货架上去拿下商品的人是社会全部所有的人(包括ZF、企业、个人,购买行为是经济学所说的ZF采购+投资+消费),但他们持有的货币仍旧是x,到货架上拿下商品的购买力最大只有x 。然而,x在购买商品前,有一部分将发生储蓄、购买证券或被遗忘的现象,且这些购买力以后永远退出了对商品的购买行为。因此,真正到货架上拿下商品的购买力只有(1 - r)x 。(r是币存率,主要由储蓄构成)。
这段真的是不知所云,特别是
"有一部分将发生储蓄、购买证券或被遗忘的现象,且这些购买力以后永远退出了对商品的购买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21:02:23
gemini69 发表于 2012-11-24 20:47
这段真的是不知所云,特别是
"有一部分将发生储蓄、购买证券或被遗忘的现象,且这些购买力以后永远退出 ...
就是说,(以储蓄为例),储蓄的钱并不用于购买商品,因此在一个轮次中,购买力流失了储蓄这一部分。而储蓄的钱必须通过债务,然后才能转化成购买力。如果储蓄为零,则购买力就不会流失。储蓄与不储蓄必须靠转化债务才具有相等的购买力。由此,债务累积。那么,为什么说这些购买力永远流失了呢?因为,按伦次计算,每年都有储蓄的净增加值,净增加的就是净流失的。所以说以后永远退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21:25:12
阿梁 发表于 2012-11-24 21:02
就是说,(以储蓄为例),储蓄的钱并不用于购买商品,因此在一个轮次中,购买力流失了储蓄这一部分。而储 ...
储蓄与不储蓄必须靠转化债务才具有相等的购买力。由此,债务累积。那么,为什么说这些购买力永远流失了呢?因为,按伦次计算,每年都有储蓄的净增加值,净增加的就是净流失的。所以说以后永远退出。
储蓄=债务吗? 这是什么意思?  

古典学派不是就此提出  i=s 吗? 宏观的故事不是就从这边并伴随货币交易交代不清,开始後续唠唠叨叨一大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23:25:25
gemini69 发表于 2012-11-24 21:25
储蓄=债务吗? 这是什么意思?  

古典学派不是就此提出  i=s 吗? 宏观的故事不是就从这边并伴随货 ...
这里定义的储蓄是指货币表示的收入储蓄,是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形成的。,指居民的收入储蓄,盈利企业的收入储蓄。是银行存款的一部分。与古典派的定义的储蓄不同。

古典派定义的储蓄是指实物的储蓄。古典派这东西是个定义投资等于储蓄,这个定义既不来自实际,也并无理论支持,而现在看不仅过失了,而且危害深重。

阿梁正是没有受教科书的错误引导,通过独立思考,才建立了分析债务原理的“货架”原理。如果看客们头脑里只有i=s,就理解不了他在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23:47:44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11-24 23:25
这里定义的储蓄是指货币表示的收入储蓄,是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形成的。,指居民的收入储蓄,盈利企业的收 ...
马兄明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23:50:03
gemini69 发表于 2012-11-24 21:25
储蓄=债务吗? 这是什么意思?  

古典学派不是就此提出  i=s 吗? 宏观的故事不是就从这边并伴随货 ...
在你学习的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理论解释过债务积累问题。传统经济学有一个货币循环理论,讲的是银行贷款等于银行还款。央行的基础货币的投入与收回是对等的。

而在实际中,由于部分贷款资金通过投资与消费的再支出周转,转变为非借款单位和个人的收入,即其他企业和居民的货币收入,形成储蓄存款。

这样贷款与还款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是未还借款,即借款人的债务。因此债务等于收入储蓄。债务等于货币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23:53:55
张二寅 发表于 2012-11-24 23:47
马兄明白人。
昨天认真读了您的发帖,写得精彩。传统经济学需要来一次革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5 07:24:50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11-24 23:25
这里定义的储蓄是指货币表示的收入储蓄,是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形成的。,指居民的收入储蓄,盈利企业的收 ...
谢谢马老师的评论。
我确实是根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培训,而是自己按照数学原理进行推演,居然发现经济周期、债务原来是数学逻辑错误造成。然后再看经典的理论。觉得经典理论没有纠正这个错误,所以大胆在网上登出自己的观点。由于我的观点全无传统经济学的影子,且必须使用按照数学要求的定义概念,所以大家难以接受。我觉得过去的研究进入了盲区,永远不会有结果。请看客不妨暂时放弃已有的概念,用我的新定义来重新分析。以科学的严肃来评判。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5 20:59:46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11-24 23:53
昨天认真读了您的发帖,写得精彩。传统经济学需要来一次革命。
马兄过奖,期待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5 22:29:55
请问69楼是哪一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6 15:59:25
货币供给量的变化,R和r均会发生相应变化,笔者完全没有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6 16:43:00
gecko1166 发表于 2012-11-26 15:59
货币供给量的变化,R和r均会发生相应变化,笔者完全没有考虑
R和 r 确实会变化,但重要的是R和 r 为正值,以至于社会经济的交易行为变成每个单位都盈利,至少收支平衡。这就好比在赌场中,每个人都赢钱那是不可能的。但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却“做到了”。其实这个做到是假象,是无理债务替代了亏损。而这一现象教科书中也不曾提到。结果,大家越来越赚钱之后,无理债务也就越来越大,终于爆发债务危机。这时,就有许多单位宣布破产,使那些无理债务变成真实的亏损。这时,R就变成负值了。
我用货架来描述只是为了方便理解。
谢谢发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7 23:00:14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11-24 23:25
这里定义的储蓄是指货币表示的收入储蓄,是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形成的。,指居民的收入储蓄,盈利企业的收 ...
这里定义的储蓄是指货币表示的收入储蓄,是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形成的。,指居民的收入储蓄,盈利企业的收入储蓄。是银行存款的一部分。与古典派的定义的储蓄不同。

古典派定义的储蓄是指实物的储蓄。古典派这东西是个定义投资等于储蓄,这个定义既不来自实际,也并无理论支持,而现在看不仅过失了,而且危害深重。
在你学习的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理论解释过债务积累问题。传统经济学有一个货币循环理论,讲的是银行贷款等于银行还款。央行的基础货币的投入与收回是对等的。

而在实际中,由于部分贷款资金通过投资与消费的再支出周转,转变为非借款单位和个人的收入,即其他企业和居民的货币收入,形成储蓄存款。

这样贷款与还款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是未还借款,即借款人的债务。因此债务等于收入储蓄。债务等于货币财富。
先不论你对经济理论中这投资与储蓄的误解,光从你们两的前述,就已经显示存量与流量、事前与事後的毫无概念;
但鉴於你们两从未接触相关一般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这倒是无可厚非亦难以苛责!

就多问你们两,两个问题:

其一、你们两对於储蓄的定义指的就是货币罗? 那这货币,一元值一元吗?

其二、这"由于部分贷款资金通过投资与消费的再支出周转,转变为非借款单位和个人的收入",
所以拿货币或贷款换来的投资与消费的那些物品都是不需任何代价就存在而且还凭空消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7 23:38:47
gemini69 发表于 2012-11-27 23:00
先不论你对经济理论中这投资与储蓄的误解,光从你们两的前述,就已经显示存量与流量、事前与事後的毫 ...
一元就是一元,这个读死书的,一个简单问题都不会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00:04:16
gemini69 发表于 2012-11-27 23:00
先不论你对经济理论中这投资与储蓄的误解,光从你们两的前述,就已经显示存量与流量、事前与事後的毫 ...
我这里所说,均是针对货币所说。我本用的是“币存”一词,表示在一个轮次中没有用于购买的货币。它代表着购买力的流失。除非它被别人借出来使用,社会总购买力就一定缺失储蓄这一部分。由于币存主要由储蓄构成,所以顺延习惯,就用储蓄来说明问题。一元就是1元货币,与其等值的其他商品均不作储蓄论。
尽管1元货币可能贬值或升值,但最重要的,是1楼贴中y = (1+R)x中的R为正值。这个正值是企业获利的预期或存在的基础。所以关键在于R在流通中,有没有一个“ - R”与其匹配,而1元是否值1元并不是最重要的,企业会在1元币值不稳时自动调整,以确保R值为正。

第二个问题最好由马列光回答。我代答观点为:社会中,任何企业卖出商品获利时,必须是在别人支出货币发生币损时,或者是社会中发生了无理债务时。无理债务与买卖差匹配。我这里写了书中不曾有的名词,乃是数学论证所需,请参见: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3&id=837319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09:42:21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15:20:49
阿梁 发表于 2012-11-28 00:04
我这里所说,均是针对货币所说。我本用的是“币存”一词,表示在一个轮次中没有用于购买的货币。它代表着 ...
其实,你拉拉杂杂提的,一开始的部分,不脱百年前新古典的Wicksell,譬如、货币窖藏、自然利率、市场利率,甚而所谓的积累过程;还有别人如凯恩斯的,将货币与利率扯上关系,连带储蓄与投资,一起决定利率。

不过,
其一、你的流量存量混淆,由这点看,只能是短期,甚至是一段期间内,无法拉至长期;
其二、货币的定位不清,既具交易功能却又未考虑物价,就令人费解;特别是你强调货币因素。
其三、还是同一问题,似乎没有相对应的市场。

其实,归根就底,你只是针对信用创造过程;除了扭曲一般既有名词导致讨论难以顺利进行外,看不出这有什么实质贡献!

至於那个所谓的「马老师」,也许这是他或她一生的职志吧;呵呵!人各有志、只能给予祝福。


数学推导应是将文字推论精准化的过程,所以文字推论之前提若已混淆,这数学的部分也就参考价值甚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15:38:25
gemini69 发表于 2012-11-28 15:20
其实,你拉拉杂杂提的,一开始的部分,不脱百年前新古典的Wicksell,譬如、货币窖藏、自然利率、市场利率 ...
在本贴中并没有长期的动态模型,请参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3&id=8373198

货币指的是交易媒介,如果你看懂了,就会明白完全是数字和数学逻辑,不论媒介是纸币或金币或其它币。

市场指的是所有企业产出后用于售卖的商品。市场上存在用货币为媒介的买和卖。但买卖的实质是用自己支出货币企图买完自己产出的商品,同时还想有货币储蓄。这就是前人所忽略的地方。谢谢发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15:54:02
gemini69 发表于 2012-11-28 15:20
其实,你拉拉杂杂提的,一开始的部分,不脱百年前新古典的Wicksell,譬如、货币窖藏、自然利率、市场利率 ...
交流思想很好,就学术谈学术。笑别人不专业这些还是不说为好,阿梁说他自己不专业,你就不要接过话来以此为你的专业水平做佐证。还一杆打两个。学术交流中别人对你客气、谦虚,你就不要自认为你就是老师了。对此我74楼拍了一砖,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16:43:36
怎么说呢!~楼主迂腐~ 理论上就有问题!~技术上更行不通!· 好比 你规定 每家每户 必须每月多买一双袜子!~而且必须用劳动时间来换!相当于强迫延长劳动时间 获得不需要的东西!让我想起当年赚工分 ~而且当年是由于资源短缺 不得已为之 ~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的效率 远没有市场高!如果考虑到国际部门 楼主的计划会完全破产!~ QE3 的作用 在于货币的非中性 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还敢冻结储户的钱 比法西斯 还霸道!~有钱我还不能随便花!~经济什么时候好转 誰说的算 不好转我还不能花钱啦!~荒唐!~你这ZF权利 太大了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17:04:51
jinyizhe282 发表于 2012-11-28 16:43
怎么说呢!~楼主迂腐~ 理论上就有问题!~技术上更行不通!· 好比 你规定 每家每户 必须每月多买一双袜子! ...
我觉得逻辑分析写得很明确,买与卖的实质是在用企业支出的钱来买企业的产出,那么,买卖差就不可避免。这有什么错误?
全贴没有规定每家每户都必须多消费,而是在“新投”变成居民货币收入时,要求对这笔资金多消费,目的是减小或消除买卖差。或理解为增加购买力(净消费)。至于冻结一部分储户的钱,那是为了有货币可供新投使用,从而扩大购买力。这种使用,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自然,物价就平稳。对储户的冻结是暂时的而非永久。你说的法西斯做法限制你花钱,不仅毫无道理,甚至是逻辑错误。
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储户的钱其实并不愿意拿出来花,比如企业,现在剩余积压严重,请问投资方向在哪?ZF用降低利率或财政担保来鼓励投资,不就是说企业不愿意投资或无钱投资吗?那么,愿意花钱的人是居民。居民有储蓄习惯,现在过去,这习惯改变不大。也就是说居民并非愿意把存钱拿出来花。所以为鼓励居民花钱,才有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所以,你说的不让你花钱其实根本不对,而是你不花钱,现在连ZF都想尽办法逼着你花钱才对。
本文的逻辑请你好好理一下。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17:56:54
阿梁 发表于 2012-11-28 17:04
我觉得逻辑分析写得很明确,买与卖的实质是在用企业支出的钱来买企业的产出,那么,买卖差就不可避免。这 ...
你分析逻辑明确!~确实  错误的明确! 买与卖的实质是 企业支出的钱买产出? 什么逻辑?我知道你话没错!~麻烦你注意下语法!~ 你说没有规定多消费 又说要去新投这笔资金多消费!~你不觉得矛盾嘛?花钱还得算好 哪些钱是新投得来的!算的清楚不你! “目的是减小或消除买卖差?” 哪本书上教的你? 别管什么理由 冻结储户的钱就是侵犯个人产权!~注意我的措辞!法西斯都不那么干!~你那么干 比法西斯都下作!储户为什么不愿意拿出来花?1是市场上的需要的东西我已经拥有没有必要花!~2 是避险 以备急用 3是为将来做准备!我家亲戚病了 我想取钱 结果发现国家用维持发展 的名义 把老子钱冻结了! 看我不反了你!~而且花钱是老子自愿!~你可以刺激我 不能逼我 懂?市场都找不到投资方向 ZF投资就能找对方向了? 你那ZF 算命的吧!~ZF想尽办法逼我!~等我老了!社会保障没有 !~还没点存款!·我有个三长两短的 你养我啊!~ZF投资 的直接后果就是产能过剩!~就好比 市场需要100双袜子 ZF投资 产能导致下期生产又增加了100双袜子的产能! 老百姓消化了100双袜子 ,没又必要 再买袜子!~导致 投资这100双袜子的资金没有发挥交易 作用!~导致市场上存在的货币数量 大于 需求的货币数量!然后就是通货膨胀~你的办法 是ZF逼老百姓 把过剩的100双袜子也消费掉!~老百姓脑袋又不是有包~买那么多袜子 下崽啊!~现在的 国内的问题是 可交易项目少!持续的投资不断扩大~但最终货币交易需求无法提高!所以产生通货膨胀! 持续的增长考制度的改善!~凯恩斯也说过!~ZF投资只不过是 挖个坑 再添上!~救急而已!~ZF的职责是改善市场环境 !~不是直接拉动增长!~ZF没那么大能耐
我建议你 以后 再发这种 指点江山的 帖子之前!~想想 你的行为合不合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0:04:25
1. 所谓“币存率”并不主要由储蓄构成,因为储蓄是把财富借给别人进行消费,或投资。
2.所谓的“买卖差”从逻辑上并不一定成立,因为即使是封闭经济,产品供给多了,长期内总可以下调价格导致出清吧?如果生产出来的卖不出去,企业也会减产的...
3.如果按照楼主这种逻辑,每个国家都会有正的“买卖差”,怎么可能还去进口别国产品,“剩余被外国买走”如何可能?
4. 固然不能一味依靠投资来解决所谓“买卖差”问题,除非把“买卖差”建成没用的奇观(如果有买卖差的话);
......
    此外,若按楼主的说法,超发货币白送给居民,购买力就一定增加了么?............

赞同楼主喜欢思考的态度,但不赞同思考的方法。
建议多学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不要闭门造车。

仅仅是个人观点,若有冒犯,请勿见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0:34:52
jinyizhe282 发表于 2012-11-28 17:56
你分析逻辑明确!~确实  错误的明确! 买与卖的实质是 企业支出的钱买产出? 什么逻辑?我知道你话没错! ...
你还是没有理解。
先问一下,“买卖差”是存在的吗?如果不存在或是社会本有纠正买卖差的购买,那我就通篇错了。新投是一笔ZF投资,但这个投资是没有回报的,是净亏损。由于有这一次净亏损,所以才能换来全局所有经济单位获利。由于有了这笔净亏损,所以货架上不会多出来待售品。但是,这笔货币转给居民后就产生了增加的购买力。这绝不来自任何教科书,任何经济学家也未曾提过。至于你后面所说,其实与我所说的逻辑错误的纠正关系不大。提高准备金,乃是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至于居民要提款,那应该银行资金更充裕。没有说要限制你不让买东西。所以你的那些举例发牢骚是不恰当的。另外,凯恩斯挖坑再填坑是不正确的,因为属于投资行为,货币支出后有收入,没有币损,所以凯恩斯失败。而我说的新投是净支出而没有收入的,是纯粹的币损。这就是与凯恩斯不同的地方。
仍然建议你理一下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0:51:07
阿梁 发表于 2012-11-28 20:34
你还是没有理解。
先问一下,“买卖差”是存在的吗?如果不存在或是社会本有纠正买卖差的购买,那我就通 ...
从你第2句开始 你就开始胡说了!~人类逻辑的思维已经阻止不了你!~ 自己删自己巴掌 好玩是吧~!呵呵~~我就不跟你较劲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0:55:46
derekllgg 发表于 2012-11-28 20:04
1. 所谓“币存率”并不主要由储蓄构成,因为储蓄是把财富借给别人进行消费,或投资。
2.所谓的“买卖差”从 ...
1.币存的定义请不要改变。
2,。储蓄是把财富借给别人消费或投资,中间不正好因为借而出现债务吗?请你关注那个债务而不是别人消费。因为后来出现的是债务危机而不是消费或投资危机。
3.价格下调后(或变化后),企业因必须保证币利,所以自动会调整使R为正,否则不能扩大再生产。所以价格变化不重要,关键是R为正,但社会中没有一个“-R”与R相匹配,结果债务不断累积。最后到经济衰退时,-R就出现了。这是实质,望重新考虑。
4.新投不是投资,它没有回报。买卖差是否存在,请你判断。我已给出算式,无需多说。如果买卖差是不存在的或者买卖差本就有可以弥补的购买,那我就通篇错了。因此,请你指出买卖差不存在的证据。
谢谢发帖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如你认为你是对的,请给出证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1:03:05
阿梁 发表于 2012-11-28 20:55
1.币存的定义请不要改变。
2,。储蓄是把财富借给别人消费或投资,中间不正好因为借而出现债务吗?请你关 ...
只是从你的贴中找出来的而已。
你的买卖差算式。。。,不说也罢。
楼主钻牛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1:07:00
derekllgg 发表于 2012-11-28 21:03
只是从你的贴中找出来的而已。
你的买卖差算式。。。,不说也罢。
楼主钻牛角了。
我恳请你说出那个错误,我也好不再钻牛角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1:07:18
jinyizhe282 发表于 2012-11-28 20:51
从你第2句开始 你就开始胡说了!~人类逻辑的思维已经阻止不了你!~ 自己删自己巴掌 好玩是吧~!呵呵~~ ...
呵呵,套用他人的一句话,楼主的问题可能在于“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21:08:24
derekllgg 发表于 2012-11-28 21:07
呵呵,套用他人的一句话,楼主的问题可能在于“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
既然是指出错误,何必欲言又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