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oo 发表于 2012-9-20 22:19 
你的理论,我刚看了,回帖见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86464-1-1.html
请在这里贴上引用的例子,以使别人容易浏览。
你的原文:
有错误不要紧,不断纠正思考中的错误,就会不断地深入问题。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53001-1-1.html帖中的word文档“经济周期根源的数学推理”,我刚下载看了。
我举个例子说明你的错误。
全社会有两个企业:A,B
就像你说的那样吧,
A支出100货币,产出价值110;B支出100货币,产出价值110。
A支出时,B获得A的100货币;B支出时,A获得B的100货币。
按照你的意思,一共200货币,是没法发买220的产出的。
先不说产品的货币价可以变动的问题。
要知道B买了A的110中的100后,A又有了100货币;同样A买了B的110后,B又有了100货币。
现在A手中有100货币和价值为10的产品,B手中也有100货币和价值为10的产品。
A要想继续买,买就是了,不用负债,B也一样。
如果后来产出值越来越大,
比如上面蓝色部分变为:
现在A手中有100货币和价值为200的产品,B手中也有100货币和价值为200的产品。
A要想继续买,买就是了,买次不行,就买2次。
实际上,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货币量也会随着增大,有个C(比如央行)给他们发货币,就可以了。
答复:你的问题带有通病,就是任意增加流通速度。如果流通速度能任意增加,当然可以买完所有产品。但是这样的话,又何必要用100元纸币,只要发行1元纸币就可以啦。疯狂流转货币就是。
这一例子我在别处已与别人讨论过。我记不清在何处了。
现实中,流通速度只可以减慢,而不是增加。
由于我设的这个例子容易引起歧义,所以现在我不大用它,倒不是例子本身有错。如果你设定流通速度后,立刻就会明白我所说不差。
价格可以变动,但不可以让A或B入不敷出,也就是必须币利为正,然后就看到了逻辑错误。
再者,考虑A、B有储蓄,于是逻辑错误就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