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120 2
2012-09-21

金岩石:政策预期未见强化了市场悲观情绪

经济学家金岩石9月21日在其微博中表示,政策预期未见强化了市场悲观情绪。

金岩石认为,股市再探新低,如夏秋之交,一场秋雨一场寒。破位下探,直接原因是政策预期未见,强化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美国的QE3会带来一年近五干亿美元的增量货币,美元的流通速度比人民币快一倍左右,意味着年增六万余亿人民币。欧洲央行开始行动,也将发货币发债券,中国央行或迟或早要放松,静观其变。”金岩石说。

董宝珍:再谈“中国股市正在下金子”

北京否极泰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 执行合伙人 CEO董宝珍在其博客中再次谈到“当前中国股市正在下金子!”这一观点。董宝珍认为,股市运行在确定的规律中。股市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复杂,都难预料。但是股市不是旋风,股市是有规律的。倘若股市没有规律是旋风,所谓理性投资就无从谈起了。正是股市有逻辑和规律,理性投资才有意义!股市在复杂的表面现象背后,存在着确定无疑的规则。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由于价值规律的存在,使得估值水平低到某种状态时候上涨必然来临,反之估值过高下跌必定来临,这是几百年来,各国股市的共同规律性走势。中外股市几百年来,发生的只是周而复始的物及必反和否极泰来,只是周而复始的市盈率波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实质地打破了在一定市盈率范围内的反复循环波动的规律。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股市是单边波动而不反转,而且这个反转的大概区域也是有规律和可知的(不可知的是具体点位)。巴菲特讲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股市只有在两端才能看清它的方向”,今天中国股市,一方面,创出自开张以来最低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中国股市到处弥漫着恐惧的情绪。极端低估加恐惧,中国股市未来无限清晰!

“当前中国股市正在下金子!”决无错误!如果现在股市还有巨大的不确定、还有巨大的风险,还不能投资,那意味着中国股市的运行没有规律,也意味着巴菲特总结的经验和投资原理是错误的。

董宝珍同时指出,危机中下注是最成功的投资策略。今天广泛传递的基本面困境,正是最佳的投资时期。美国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投资机会,只用了不到四年股市涨了一倍。令人担忧的经济问题反而会创造最真实巨大的投资机会。美国是这样,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危地马拉、柬埔寨……都是这样!

基于以上这些常识和道理,我有清晰的确认,“当前中国股市正在下金子!”现在中国股市机会满地,现在不仅应该留在股市继续战斗,而且还要积极寻求在股市更大的投入,现在股市金光灿烂,金条满地!

田渭东:目前是“挖坑”行情

开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所长田渭东昨日在其微博上表示,

短期投资者担忧地缘政治影响,市场情绪急转直下,目前行情的基本面非常类似99年“5.19”行情前夕的状况。世界范围内都在放松流动性,资金的涌动还会滞后传导影响资本市场上扬。目前是“挖坑”行情,风雨过后,将现美丽长虹。

叶檀:中国市场不缺钱 资产价格进入第二轮低估期

中国正在大力吸引资金。中国资产正在进入国际化之前的又一轮低估期。

中国资产大规模低估,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包括银行在内的中国大型企业在境外上市时,进行大规模路演,在境外折价上市。当时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急需资金,急需在国际上树立形象,急需通过境外上市打造全球竞争企业的形象。自身又不掌握资源与金融市场的定价权,造成了全面的折价上市。

目前第二次资产低估,原因在于国际化,在于市场的转型。这次转型是希望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购买中国投资品种,更多地利用人民币。近几年来,与贸易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在离岸市场发行的点心债,甚至国债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说明人民币国际化处于紧锣密鼓的推进过程中。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额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仅上海就达到1000万亿元,中国股市也不过30万亿左右的市值,未来规划的规模可想而知。

人民币国际化之所以会出现中国资产价格低估:第一,中国企业、证券市场处于较为原始的初创阶段,信用不彰、风险较大,需要制度性折价。这与中概股信用折价的理由大致相同;第二,人民币投资品种的深度与广度远远不够,持有美元投资品种可以随时套现,但持有人民币投资品种,套现时恐怕不容易找到交易对手;第三,人民币国际化远未完成,因此在投资人民币市场时会出现较大的不可预测的汇率风险,境外投资者要求获得人民币投资品的汇率溢价。

全球汇率市场、中国货币市场今年以来出现逆转。9月19日,在全球价值链国际研讨会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开幕致辞时明确表示,中国既是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我们发展对外贸易并不追求贸易顺差。一个更加开放繁荣的中国,必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这是远景,其实质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中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在金融危机前高达10%,而去年降到3%以内,贸易顺差下降,外汇占款必然下降,根据外汇占款所发放的基础货币也就成为无源之水。以出口、货币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

目前资金流出现象较为严重。9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8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3.26亿美元,同比下降1.43%。此前一天,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6400.83亿元,较7月末减少174.34亿元。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虽然央行可以下调存准率释放货币,通过央票随时控制货币松紧节奏。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单向的、大规模的货币发放通道已经关闸了。

热钱在流出,据央行的外汇占款数据和进出口顺差数据,初步计算出8月“热钱”流出377亿美元,比7月份流出的340亿美元规模有所扩大。这一数据可以与人民币震荡、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速缓慢形成对应。

货币疲软的背后,是实体经济的前景、企业利润空间不明确。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叠加汇率转型与社会转型,在此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增加,因此金融市场低位震荡以消化这一影响。

事实上,中国目前仍存在隐性通胀压力,人力成本上升,原油等基础资源价格没有下跌,对于进口依赖型的制造国而言,这是沉重的打击。这也说明目前我国的效率无法消化成本的快速上升,与上世纪70年代欧美经济受石油价格上涨冲击,出现滞胀的原理相同。

在本轮低估之后,中国的投资价格将下降,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即便在一片哀鸿中,仍有行业保持对未来的乐观。

中国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制度转型的准备,缺的是建立信用的制度,缺的是将资本与货币市场面临国际化与市场化双重冲击最小化的软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21 21:51:20
好好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00:26:42
看下,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