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231 1
2012-09-26
大家好,
最近大算做一个关于风险管理的专题,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不是很有思路。希望诸位可以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4 20:29:10
现代风险管理框架对传统风险管理框架的改进

  国内外的风险管理的实践已经表明,从整体和战略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全面管理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风险管理框架对传统风险管理框架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对象

  传统风险管理的目标强调的是控制带来损失的风险,因此传统风险管理的对象实际上仅限于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能带来损失的风险,其后果要么为零,要么为负。后果为零指的是导致风险的事件实际并未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但未造成损失;后果为负则是风险事件实际发生并造成现实损失。因此,传统风险管理对象侧重的是静态风险。

  在现代风险管理框架中,风险不仅仅是损失的缔造或分配,也可能是收益的创造与分配;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纯粹的追求风险最小化,而是寻求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

  (二)风险管理的范畴

  传统的风险管理侧重于个别(具体)风险,而现代风险管理则对传统风险管理范畴加以拓展,除了个别风险外,现代风险管理还十分关注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源于企业外部,是由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而企业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出现偏离所造成的风险。比如经济体制变化、政策变化、宏观管理失误、经济滑坡、法律变迁、国际市场变化、利率变化、汇率调整、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手出现等等,均为企业外部系统风险。外部系统风险是无法控制的,但是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加以规避,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企业面临的系统风险转变为个别风险加以控制。

  (三)风险管理的因素

  传统的风险管理框架通常只考虑企业内部程序性的控制因素,而现代风险管理框架认为,风险管理还应该包括道德、观念、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现代风险管理强调用上述非控制的手段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因此,现代风险管理能够更多地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文化以及公司治理等因素。现代风险管理也因此在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下有意识地允许企业选择技术导向型、人文导向型和财务导向型等风险管理模式。所以笔者认为,现代风险管理比传统风险管理更适应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综合的风险管理模式。

  (四)风险管理系统

  传统风险管理建立的是一个分部门、分业务的隔离式风险导向管理系统,该系统以部门或业务作为风险控制单位,采取独立的风险管理措施。而现代风险管理是一个以资本契约和管理契约关系为依托,以价值流程为主线,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由企业所有者和高层管理者带领的控制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的系统。现代风险管理系统使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决策和经营活动之中,并塑造出全员风险意识。

  (五)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由于传统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对造成损失的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因此其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同样侧重于损失的衡量与控制。传统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同时引入少量的定量分析,在分析方法上较多地运用成本效益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决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产流程分析等相对简单的方法。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是,现代风险管理大量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数理统计技术,开发风险管理模型,以便满足企业精确度量风险的需要。

对构建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建议

  (一)提高风险意识,树立现代风险管理理念

  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风险意识是风险管理的起点,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首先要认识到,风险管理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事,而应该贯穿到整个企业和全体员工,贯穿到业务的每个环节。风险管理应该由企业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领导,将风险容量列为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通过部门协调、人事制度和权责利等的制度性安排,最大限度地使企业活动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并通过激励考核机制,使每个层级的管理者与员工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与风险责任之间的关系。

  (二)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程序不是孤立运用的管理方法,也不仅仅是运营管理层次的一个模块,风险管理贯穿了组织行为的全过程。在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中,风险识别程序辨别出各种明显和潜在风险发生的先兆、原因、损失和变化规律;风险评估程序分析和衡量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造成的影响;风险控制程序致力于降低、控制、转移风险,以及留存未加控制的残余风险;风险反馈和风险学习程序则进行风险控制效果的反馈、综合和评价工作,并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改进。

  (三)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与方法

  当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较多地倚重定性分析方法,即使有采用定量分析,也只是局限于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定性分析方法衡量的只是风险的相对等级,而不是精确地判断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失值。由于定性分析方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需要凭借分析者的经验和直觉,或者已有的标准和惯例,所以较容易因为分析者的判断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出现误差。

  笔者建议,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尽快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开发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的计量模型。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与监督部门

  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的效果,需要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向董事会报告并负责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比如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工作小组),该职能部门承担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落实风险管理责任、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指导有关部门和各业务单位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等职责,并定期向董事会提供风险管理报告。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由董事会成员、总经理、财务总监、外部风险管理专家和其他部门高级主管组成的风险管理监督小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