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2004年3月,我有一笔存款到期。当时正是基金红火的时候,有一只巨型基金横空出世,我忍不住也去买了。结果,这只基金约有一年时间在水下潜行,以至我有一段时间根本不管它了。
时间到了2006年4月,这只基金也随股市的好转而好转了。这时,它的盘子已经比最初小多了,不到过去的一半。但也已经两次分红,给我带来了比在银行存款要多得多的收获。尽管如此,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两年已有32%的收益时,总担心会往下走,把到手的利润丢了,便在一天中午忍不住全部买了。
当我一次性拿到上万元的基金收入时,真是高兴啊。要知道,从1994年开始,我就投身股市,但是一直只亏不盈。
由此,我便格外关心基金来。对于其中的明星基金,更是关注有加。其时,上海一家有名的基金公司要发行一只基金,当时国人对于基金还是不太清楚,我毅然从工行把一笔到期的存款调到建行。记得那天中午我去认购该只基金时,银行里只有我一个人。我从容地办理了认购手续。这只基金买来后,我吸取上次教训,一直持有。目前,它已经分红六次,比起该基金公司中的其它几只基金,它的业绩并不算突出,但是,我仍是满意的。
从去年9月开始,我就想着股市会回调,届时再买些基金;但是事与愿违,一直到年底,股市也没有出现我想象的回调。终于,我又忍不住了。春节前,那时基金销售已经疯狂,被人们形容为“全民皆基”,但是,我还是去买了。当时有一只有名的基金实现“净值归一”,由于看它以往业绩不错,而且基金经理也是风光无限的明星经理,于是就选中了它。那天,我排了好长的队,花费了近50分钟,才把手续办好。
结果,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这以后,我便倍受煎熬,心理压力随着股市涨跌而日益加大。直至上周末,这只我抢购来的基金仍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可观收益。
我现在终于认识到:抢来的基金远不如买来的基金,它不仅没有给我带来收获,反而带来烦恼。我要告诉广大基民:买基金而不要抢基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0 19:55:0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