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150 3
2007-03-31

在李风圣主译的<<契约经济学>>(经济出版社,1999),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有如下的话我不是太理解,特请教: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被认为是受约束最大化的。根据这种假定,任何政府的形成都必然是约束最大化的结果。。。。”

我想问“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被认为是受约束最大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约束是指什么的?最大化呢?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31 00:27:00

人与人之间彼此存在约束,这样的约束也影响了政府,因为有些人与人的约束就是政府定的。我临时这么理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31 00:42:00
如何才能保证参与人在订立契约之后仍然会遵守契约呢?这就是契约论的服从问题(compliance problem)。但如果缔约者是一个自利的效用最大化者,他就完全有可能背约。那样的话,契约能否执行——以及相应地,契约论能否成立——就构成了严重的问题。
高西尔看来,道德本身是人类合作或者说缔约的逻辑结果,而不是逻辑预设。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自私的人在彼此之间能否达成协议,并服从协议,却不可一概而论。他认为,虽然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自私者,其目的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对待契约条款仍然存在不同的倾向(disposition)。一种人可称为受约束最大化者,其策略是:如果对方合作,那么我也合作;如果对方不合作,那么我也不合作。另一种人可称为彻底的最大化者(straightforward maximizer),其策略是:如果对方不合作,我也不合作;如果对方合作,而我采取不合作对我更有利的话,则不合作。总之,采取对我最有利的策略。这种彻底的最大化者堪称赤裸裸的无赖,他们彼此之间只可能导致合作失败,这也意味着道德——协议各方所共同认可的规范——将无从诞生。而受约束最大化者彼此之间更有可能会合作,从而达成基于协议的道德。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属于受约束最大化者,他们彼此尊重,服从共同所认可的道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1 1:15: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31 03:28:00

理性经济人都愿意最大化其效用,或最大化他可以得到的其它的好处,或者叫利益,但是现实中他的这一追求或者说目标,总要受到各种约束,最常说的约束比如预算约束(比如说看到好书买不起)。当然,根据讨论问题的深入程度,还可以加上其它约束,如正规的和非正规制度的约束。经济学总是在约束条件下求最优解,这也很符合现实。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