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10-1 13:24: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3:25:34
ganq 发表于 2012-10-1 11:36
请教一下,剩余价值理论不是为了说明剥削的存在那是为了什么?
欧美经济学家认为收益是资本产生的,而产权 ...
假如你读过凯恩斯的著作和西斯蒙第的著作,你就知道,表达的根本意思都是有共同点的,就是:
1)危机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
2)越是多地生产循环,有效需求反而越是不足(见了鬼了,不是说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嘛,而且论证得很有道理<好像是很有道理>)
3)越是再生产,货币越是消失了。(当然,三个人那里,货币去了哪里,解释各不相同,但货币流向都是一致的)。
别人从凯恩斯和西斯门第那里都没有读出无产阶级革命,但是从马克思那里读出来了。你的任务是自己去搞懂,为什么认为马克思煽动无产阶级革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3:37:43
rr3068 发表于 2012-10-1 13:24
你可以表达没有经过“曲解”的马克思的原意。
说别人曲解,需要论据。
你先用自己的话复述你的理解吧,如果你真想知道我指责你曲解在哪里。
什么叫以地租和利润为标准?真是胡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3:4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4:04:29
看不懂《资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4:47:42
楼主的标题加上一个“捍卫者”,谁去做反对着呢,这样会吓坏好多人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5:21:07
rr3068 发表于 2012-10-1 13:46
马克思怎么算出“全部已实现的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和“全部剩余价值”?
答曰:“利润加上地租等于全部已实现的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而对我们这里的研究来说,已实现的剩余价值可以看作同全部剩余价值相等。”——马克思采用倒推法:从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量推出生产领域活劳动所“创造”的量。这意味着马克思的《资本论》基本上是白写了。
我的个天呐,你几岁?太年青,或者学校里作文和阅读理解不能总是被老师惊讶和表彰,最好还是不要读《资本论》了——尽管我之前没有这要求,而我们这里的教育水平的确臭不可闻。《资本论》确实被后来的很多作家、经济学家认为难懂。但他们西方话了将近半个世纪,终于读懂了。我们这里估计刚开始。。。。。。
我们只好一步一步来:
先看图
IMG0114A.jpg IMG0115A.jpg
真的是只能上少儿版本了。希望你的头脑比少儿复杂些。
上面两个过程先不难懂吧?或者实在不行,到别的帖子里去看我怎么教he_zr关于价值和效用的辨析。
假如你对这两个图还有疑问,先放一下,或者先去这里这里学习什么是剩余价值、社会必要劳动和相关概念。
然后我们来看你的疑问。
利润和地租作为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是从劳动者那里榨取的。地租是一种特殊的利润形式,这个我暂时不倒退回去了。
但是怎么会一定是地租和利润的相加一定和实现的剩余价值相等呢?
首先你明白剩余价值是全部归资本家和地主占有的。
然后,这个剩余价值一定是实现的,因为不实现,就等于资本家和地主没有拿到剩余价值。注意我这里说没有拿到,而不是说没有剥削到。那么为什么可能没有拿到呢?你引文的前面已经说了:
或者是这个利润被当作奢侈挥霍消费掉了,或者,资本家因为前面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生活资料和奢侈品,这部分利润可以转做追加的资本投入。所以这部分利润不是跑到供求市场上去实现交换了,而是在原处消费或者转增资本了。
那么怎么叫拿到了呢?就是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成了货币回来,当作可能实现“流动偏好”的手段——货币。
无论如何,马克思都说了:这和我们这里研究的问题无关。不等于没有剥削,而是这部分剥削转化成了什么形式。
比如:有20吨牛奶生产过剩,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资本家舍不得倒掉,全部自己喝掉了——我们假设他有这样的消化系统。那么这20吨的牛奶没有转化为货币的利润形式,而是作为剩余产品全部转化成了资本家的尿液。
但是假如这20吨之前有73吨是到了市场上交换了货币回来了。那么就是说资本家还是实现了73吨牛奶的货币价值。
这里73吨牛奶如果交换为7300美元,那么就是实现7300美元利润。还有20吨没有换成2000美元货币回来的牛奶呢?就是实现了剩余价值但没有实现利润。这里剩余价值就只能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的实现。(复习价值的两重性和劳动的两重性)
资本家拿到市场上去的产品,可能全部实现,也可能部分实现,也可能超额实现。但实现的是价格。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由于某种原因供不应求,于是资本家就把手里的产品抬高价格,于是形成超额利润。供过于求呢?就转化成自己的消费品(我们这里是变成了尿液),当然他也可以倒掉,也可以当作实物福利发给工人(这个发给工人的情况比较复杂,你最好不要去考虑,免得把自己搅晕了)。但是无论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利润(这里不是剩余价值)实现部分都必然表现为货币或者是交换回来的别的商品。
然后,就是为什么价格必然围绕价值波动了……
你先理解以上部分,以后我们再学习如何波动,免得吃不了还兜不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5:2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5:31:42
1,dasasasa,既然你前面叫我做定量证明,那么你说说看应该如何测量劳动的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量。-------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包括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1825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5:47:53
rr3068 发表于 2012-10-1 15:23
别扯!直接论证问题!
你急什么?你这急性子难怪看不懂《资本论》
回复见前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6:10:10
benoit_louis 发表于 2012-10-1 13:12
1.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那么个体户的投资是为了剥削其自身了??
2. 某人生产效率一定的前提下,被剥 ...
国企里也存在剩余价值,但政治教材说这不是“剥削”,这是工人阶级对国家的“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6: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6:13:01
财经学友 发表于 2012-10-1 14:47
楼主的标题加上一个“捍卫者”,谁去做反对着呢,这样会吓坏好多人啦
做“捍卫者”也没有关系的,只要言之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6:26:32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 15:21
我的个天呐,你几岁?太年青,或者学校里作文和阅读理解不能总是被老师惊讶和表彰,最好还是不要读《资本 ...
我在《资本异论》中对《资本论》中这个生产棉纱的例子进行过批判。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商品是等价交换的”就是完全错误的。

棉纱厂是棉纱的专业生产者,它能够用 15 先令的成本纺出一磅棉纱,并不等于其它非棉纱专业生产者也能以这么低的成本纺出棉纱来。

假设消费棉纱的织布厂老板想自己纺棉纱(假设其动机是想剥削纺纱工人的剩余价值),但由于生产规模不如专业棉纱厂大,因此成本较高,假设是每磅 25 先令。那么棉纱厂老板完全可以超出棉纱的价值(每磅 15 先令)出售棉纱,例如 17 先令。而织布厂老板也不会拒绝这个价格,因为这比自己纺纱便宜很多。

这种现象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我们明知家具的售价高于生产成本,但我们还是愿意买,因为我们自己做的话,成本会高于标价很多。

因此,剥削工人不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唯一办法。资本家因此而获取的利润不是剥削所得。

“商品是等价交换的”很容易被大家接受,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而实际上却经不起最轻微的推敲。

实际上马克思的错误根源在亚当斯密。“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两头”,这个“当然”就一直误人子弟(包括马克思)长达两百多年直至到今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6:28:01
mjc8888 发表于 2012-10-1 15:31
1,dasasasa,既然你前面叫我做定量证明,那么你说说看应该如何测量劳动的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量。-------用 ...
【应该如何测量劳动的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量。-------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包括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好的,请计算一下一个工人缝纫一百件衣服创造了多少价值。其余条件或参数随便你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7:11:39
论坛需要这样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8:12:22
rr3068 发表于 2012-10-1 16:12
真正要进少儿班的是你!

请你搞清楚,马克思价值增值过程的前提是什么?——别长篇大论的,对准焦点回 ...
你如果这样问萨米尔森,价格均衡的前提是什么,他会说,产品正好出清。多简单!
对你的问题,咱们也简单,劳动,就俩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8:24: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8:31:31
hj58 发表于 2012-10-1 16:26
我在《资本异论》中对《资本论》中这个生产棉纱的例子进行过批判。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商品是等 ...
你是家具厂老板的话,最好不要研究什么《资本论》,除非有一天你因为什么财务原因被关进监狱或者你的厂倒闭,让你有心空闲下来,然后我教授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去学《资本论》:认为《资本论》不对的地方,写下来,放一边,然后去看别的书,回过头来,再看自己写的反对意见,然后默想你自己想到的,马克思其实早想到了,否则以凯恩斯这类人,一方面坚决反对马克思,一方面对庞巴维克嗤之以鼻。然后自己写了世界闻名的《通论》,到头来虽然没有赞同马克思,但被人指责其实就是马克思的倾向。凯恩斯也没有因为这种指责去写书逐条批驳马克思的《资本论》。
我不是拿大牌压你,我前面一直跟你开玩笑地答复,因为我知道你绝对不是另外两个家境不错,头脑简单的学生,但你的家具厂妨碍你承认剥削和有效需求不足,一如马克思评论卡洛贝尔图斯:这个人几乎就发现地租的真理了,但他在波希米亚的庄园挡住了他的视线,让他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了。
家具厂我接触过,属于中国的高利润率的行业。我可以很容易驳倒你,但你会找出和he_zr那样近乎弱智的理由来抵抗,不是因为你真的智力弱,而是你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地位规定了你属于资本家里的大众而不属于恩格斯那样出类拔萃的杰出思想家。
一个诚恳的建议:好好赚钱,天天泡妞。别研究什么《资本论》。西方社会走到今天,主流资本主义国家都默认《资本论》的正确性,已经通过各种手段缓和《资本论》中提出的矛盾。美国2008年的做法干脆就是房子给穷人了,还不起的贷款靠印钞票稀释,稀释到穷人还得起为止。这在马克思的时代简直不敢想象。所以,美国其实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是中国的富豪到头来住不惯美国的原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9:29:08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 18:31
你是家具厂老板的话,最好不要研究什么《资本论》,除非有一天你因为什么财务原因被关进监狱或者你的厂倒 ...
你就废话多,我对马克思纺纱一例的批判错在哪里,你却一个字也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9:32:39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 18:31
你是家具厂老板的话,最好不要研究什么《资本论》,除非有一天你因为什么财务原因被关进监狱或者你的厂倒 ...
【家具厂我接触过,属于中国的高利润率的行业。】

家具利润很高,但绝大多数人仍然选择买家具而不是自己做家具,不正说明专业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非专业生产者、即使标价高于前者的生产成本,也仍然低于后者的生产成本,不更说明“商品是等价交换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9:50:13
不懂,觉得马氏挺能忽悠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20:28:32
净扯淡吧,什么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的,都是一个传说罢了,能学多少、能理解到什么程度看自个造化吧
经济学就是一个信仰,本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20:29:58
路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22:38:26
hj58 发表于 2012-10-1 16:26
我在《资本异论》中对《资本论》中这个生产棉纱的例子进行过批判。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商品是等 ...
看看《资本论》《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中的《2.总公式的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22:41:37
各个流派应有不同,互相取长补短会更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23:43:38
静观大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23:55:45
马克思的问题好火,有时间好好研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 08:33:12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0-1 22:38
看看《资本论》《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中的《2.总公式的矛盾》。
【看看《资本论》《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中的《2.总公式的矛盾》。】

看过了,这部分的论述是完全错误的,请见《资本异论》:

第四章,“资本总公式”不存在矛盾[15]

  4-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为什么“先卖后买”和“先买后卖”会有不同的结果?[15]

  4-2,过度抽象导致“商业资本不能增殖”这一结论[15]

  4-3,商业资本增殖是因为商人作了自己的贡献[16]

  4-4,商业资本的实际运动形式[17]

  4-5,产业资本增殖是因为降低了商品的成本[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 10:49:38
hj58 发表于 2012-10-1 19:32
【家具厂我接触过,属于中国的高利润率的行业。】

家具利润很高,但绝大多数人仍然选择买家具而不是自 ...
对你的无知让我感觉几乎没有必要反驳你。
在he_zr那里,最终让我认识到我在和一只猫差不多智力的人辩论。
你可能有更高的智力,但你对一个行业的利润率高竟然得出等价交换是不必然的结论,说明你完全缺乏政治经济学修养。
我真的劝你不要搞政治经济学,把你的公司搞赚钱了,晚上泡妞即可。
经济学有两大分类
政治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你适合搞应用经济学,把眼光盯著你的公司,一个社会的总体运行对你来说太难以理解了。这不是说你智力不行。毕竟术业有专攻的,有些人的确没那个能力理解社会经济的总体运行不是什么应该被歧视的对象。

你不服气不要紧,你的问题在200年前的这些时候西方经济学史上就辩论过了,最终也是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原因之一。为什么和“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原则相悖?你去研究一下。这不是什么去看人家写个小册子介绍一下就可以完全彻底明白的,记得读原著。研究不通再上来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