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告诉你,在庸俗经济学里面,无解。
你的两个问题恰恰是联系在一起的。
tom5627 发表于 2012-10-1 06:32 
第一、只有劳动才是单生产要素?
自从笛卡尔的坐标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任何单一因素既有结果,也没有结果。你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你将不能理解我下面的答复。
实际上,在he_zr那里就表现出线性的单一思维逻辑。即不懂得主观和客观的区别。这是我将其驳斥得语无伦次的原因。
土地在他那里就已经表现为可以创造效用,而且是不需要经过人的任何因素参与——哪怕是
认识到土地“可以自己产出农产品”。
这种思维和3岁的猫或者3岁的儿童是一样的智力水平。即:把自己的欲求当作和自然属性之加诸于自身当作是同一回事情。很遗憾,猫只能发育到人类3岁时候的智力。不过he_zr恐怕永远只有猫的智力了。
劳动是生产要素,只是因为人认识到自己能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对自己需求的满足的属性,并且能通过劳动将这种属性和自己的需求进行伴生性发展,所以才有了劳动,否则就只和畜生一样。畜生如果有政治经济学概念,它们会把咀嚼当作劳动的一部分。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要素的产出不是分裂开的,只有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终结的时候,要素才表现为可以自动创造价值。为什么?因为庸俗经济学不是考察人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运动,而是考察人作为自然力的一部分,和自然物质完全相同的纯粹物质发挥作用。不过每一次都被事实打得鼻青脸肿,然后不得不退回来发展出新的政治经济学分支。
tom5627 发表于 2012-10-1 06:32 
第二、从微观到中观(产业)矩阵基于单要素的利昂剔夫矩阵是否存在解?
连微观到中观的都没有办法解释完全直接就将生产大于消费理解成为剥削导致。
里昂惕夫的单要素矩阵之所以遇到困难是因为他没有能力用数学矩阵表达辩证逻辑的时候仍然坚持用这种不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需求不等于满足,正如要素产出本身不等于市场均衡实现一样。
在供求均衡的市场上,你必须有至少两个以上的主体进行交换。价格在这里的本质是交换价值。单一要素的产出部门只存在于自耕农一样的经济形态,你不能说这种经济形态是不客观的。但是自耕农那里没有价格只有价值。而里昂惕夫不懂得,价格的本质是交换价值,所以必须有至少两个方面才能完成交换。这样就导致一个辩证困惑:一方面,单要素无法完成交换,从而不能得到其要素价格;另一方面,单要素确实存在产出,但这个产出就噎在嗓子口,就是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这就是庸俗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叫
庸俗经济学。
这甚至和剥削与否没有关系。
如果你以为自己有什么微观、中观、宏观等法宝,你就先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如下辩证法:
"I am still your father."
"No, you're not, you're the guy who married my mother."
"What your father did is very brave, you should be proud of him."
顺便补充:里昂惕夫的原著从来没有纠结于要素而是部门交换的矩阵编排。如果你连部门和要素之间的区别都没搞懂,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