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案例库
1910 0
2007-04-02

这将是保险业的又一个七年之痒案例。在公司展业七周年前夕,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简称“中保康联”)悬而未决的股东问题,终于有了关键性突破。本报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方面获得的消息,首钢集团将成为中保康联国寿股份的中方接盘者,并且,台湾人寿也将成为中保康联外方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最有可能的外方接盘人。

  “现在双方还处于谈判阶段,而首钢接盘的可能性最大;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当初上市时的承诺已经到期。”3月29日,知情人士透露。

  首钢现身

  这位人士透露,就在前两天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国寿集团掌门人杨超表示,出让中保康联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言外之意,在各种资本追捧保险概念之际,能卖个好价钱。而此次与首钢的谈判,中保康联中方股权——国寿集团的转让价约在3亿-4亿之间。

  但中保康联对此表示,双方股东组成了专门的股权转让小组负责股权问题,公司层面并没有得到任何有关股权方面的消息。

  有关知情人士表示,首钢的出现并不突兀,而且应该是中国人寿集团方面牵的线。

  早在2003年,中国人寿海外上市,就在招股说明书中称,“集团公司同意在本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上市后三年内,出售其在该合资企业中的所有权益给第三方或采用任何其它方式消除中保康联与本公司之间的任何竞争。”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卖掉中保康联的股份成为中国人寿高层的一桩心事。

  “此次股权转让颇为复杂,此前一直就在与各种资本谈判,也卖了好几年,但很大原因上是价格谈不拢;作为中国人寿旗下的第一家中澳合资保险公司,国寿方面希望能卖个好价钱。”知情人士表示。

  事实上,三年多来,中国人寿的接盘者候选名录并不少,亦曾与多家银行有过接触;除首钢和后来知道的上海国际集团之外,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很多有实力的民企出于多元化发展,因此也都对此相当有意。此前,国寿已经先向澳洲联邦银行转让合资公司1%股权,这样目前中保康联中外双方的股比从51%和49%转换为各占50%。

  其间,有消息说中保康联将可能聘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根据中保康联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公司的保单内涵价值等确定收购价格。现在的3亿-4亿出让价格显然已超越了当初的评估。

  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于2000年6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中澳合资的人寿保险公司,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共同组建而成。可是,从成立第一天起,中保康联就遭遇“合资困惑与文化冲突”等,以至于前四年的发展极为缓慢。

  而当2004年6月原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空降中保康联任董事长后,业绩开始迅速扭转。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其累计完成保费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了656%,在上海寿险市场的排名也大幅上升;迄今,中保康联延续了这样一种态势,保监会数据显示,2006年1-12月中保康联保费收入达2.8647亿元。因此,可以说中保康联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时期,其金融牌照与资源含金量不言而喻。

  知情人士称,其实,在中保康联股权转让的过程中,首钢一直有意,只是进展始终没有上海国际集团快。如果不是上海社保案的爆发,中保康联转股一事已尘埃落定。

  如今则是首钢捷足先登。

  首钢方面一直是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系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目前正在进行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欲通过加大力度开发非钢产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其下属48个成员单位,届时谈判成功后,具体会以哪种组织形式接盘中保康联,尚未可知。

  外资接盘悬念

  伴随着中方股东的转换,外资方也面临“换庄”。

  “一年前就说好了买家,但当时外方接盘者还没着落。”据知情人士透露。

  现在,随着首钢的浮出水面,接盘澳洲联邦银行的买家也开始显现。知情人士称,台湾人寿保险公司(下称“台湾人寿”)胜出的可能性非常大。“台湾人寿一直也在谈,最早台湾人寿就想和上海国际一同进来。”

  作为台湾岛内第一家寿险公司,台湾人寿是少数符合保监会要求的台湾保险公司。台湾人寿2002年成立北京办事处。2006年年初,该公司向台湾当局申请赴大陆投资设立子公司获准,是少数可正规赴大陆投资的台湾寿险企业。

  在早些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选择新公司将来所在地问题上,台湾人寿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卓皓曾明确表示,由于台湾人寿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因此对祖国大陆华北市场的了解和认识要远多于上海和广东这两个保险“重镇”。并且,刘还表示出于看好北京及周遍保险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个人更偏向于华北市场的意向。

  “如果真是首钢接盘,那可能公司应该去北京更合适。”业内人士表示,为了更好地利用股东资源优势,首钢接盘后的中保康联可能会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

  无论是首钢或是台湾人寿,一个总部在北京,一个代表处设在北京,这也或许是促使双方走到一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