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29 1
2012-10-06

记得湖南经视曾经有个节目叫《乡村发现》,里面真实播放了一段片子:一个农村木匠用摩托车动力做了一家木制飞机,飞了1-2米高和10来米远。木匠家的简陋与木匠做飞机的执着给了人深刻的对比印象。今天在网上一查,居然这种具有巨大科技胆识的农民木匠还真不少呢。

还记得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的霍··布恩蒂亚在那偏僻的乡村,以似乎只有算术和仅仅识字的知识,用吉普赛人给的简单的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通过没日没夜的观察计算,得出了伟大的结论: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作者说:布恩蒂亚的想象力超出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布恩蒂亚对科学的痴迷与对文明的渴望的情节描写让我多年后依然有印象(虽然故事里的人名要上网才查了出来),这似乎暗示着人类在孤独的黑夜里能自寻光明的天性。这部小说里的这个科技迷讲的也是穷乡僻壤里富有智慧但缺乏知识的农民是具有怎样巨大的科技胆识。

当然,农民对科技发明的追求里也是有发财之动机的,不过,人们一旦启动对科技的探索,就会被科技探索本身的乐趣所迷住,进而忘记了当初的动机,进而生发出巨大的科技胆识,以致即使被人称为“疯子”“傻子”而不顾。

再请看看网络上一些民间科技网吧,例如:看看“集智俱乐部”的头脑风暴里的一些精华文章标题吧:“被遗忘的第四种宏观对称:标度对称性”“互联网生态学”“自复制自动机理论”“系统中的观察者”“生命是什么”“胡说货币的本质”“再论质数与自指的关系”等等。再例如:看看本人积极参与的“人大经济论坛”吧。在这些严肃的志在科技探索与知识学习的民间网站上,我们能看到大量的不计功利只求格物致知的科技迷和真理迷。

这说明,对万事万物的探索精神实在是与人之学识之专博、地位之高低、利益之有无完全无关的呢,是人之本性呢

在我国,民间科技、民间科学在各处正悄悄的萌发着自己的勃勃生机。我作为一名教师,虽然英语不好不能跟踪前沿、虽然力量有限不能从事大型的调研与实验,但是,我还是愿意做一名民间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写真实的体会、写亲身的体验、写灵感的思索,即便是重复别人的“钻木取火”,我也要体现一种精神,即:探索的精神、一种胆识,即:创新的胆识!

我就是一个想做飞机的农民木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7 14:32:55
不带功利色彩就好
否则就是为钱玩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