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这肯定不应该是方向。
促成大学生当“村官”有二个原因,一是当前大学生比较多,让一部分去当“村官”可以缓解一下就业压力;第二是中国农村大多比较封闭与落后,宗族(派)势力较强,派大学生下去有利于改变当地的“管理结构”,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沟通。
不应该是方向的理由是:1、村官更适合本地大中专生、农技人员,他们更了解农村,更容易发挥作用,而下去“镀金”大学生很难解决农村实际问题;2、是对非农专业人才的是一种浪费。
大学生当村官不敢苟同!不止是对专业人才的一时浪费,更是对专业人才的一世毁灭!试问一个大学生在一个村子呆上10年,谁敢说他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
人生需要历练.
对大学生来说,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不要乱投资,也不要不投资.
大学生当“村官”是一种想当然的主意,至少没有经过论证。
农、林、水毕业生下农村,能直接发展当地生产力。法律、教育专业毕业生下基层,也能为农村文化与文明建设做些贡献。让大学生当“村官”,一是他们当不好,二是老百姓也并不买账。别以为农村是谁都可以去指手划脚的。
有很多人去当村官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镀金为了考研加分,我不能说他是否端正, 而我认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去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那是很需要,但是不相干的人去"当官"那是对国家对自己的资源的浪费.
主要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至于带去知识和技术,则要看是什么知识与技术,与农村、农业、农民是否相关。
不错 可以尝试一下吗
这种做法有其科学的一面,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
说道科学的一面,大学生们有着对当今社会最前沿的领悟,派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一方面可以用先进的理念和观念去冲击落后理念与观念,让还处于落后愚昧状态下的村民了解先进的理念,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不合理之处就在于大学生就一定适合从政吗?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沿用“学而优则仕”的做法,但做学问做的好并不代表就能在政界做出好的成绩。
所以,选村官也应该有一整套合理的考核,而不是选个大学生去就行的。如果能选出有知识又适合从政的大学生则是当今农村一大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