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198 4
2007-04-05
日前,全国各省市统计局纷纷发布2006年统计数据。从居民可支配收入数字来看,珠三角和去年一样,占据着前几名城市的多数席位。不过,长三角各城市的收入水平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收入排名:长、珠三角试比高
  珠三角稳坐头两把交椅
  根据各省市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前九名城市依次为:东莞(25320元)、深圳(22567元)、上海(20668元)、北京(19978元)、广州(19851元)、宁波(19673元)、杭州(19027元)、中山(18897元)、佛山(18894元)。从这份收入排行榜可以发现,位列前九名的城市除了北京之外,其余均属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中,珠三角地区以五个城市占据了相对优势。
  相比2005年我国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广东省的东莞和深圳依旧稳居前两位,地位无可撼动。第三至第九名的位置稍有变化,上海从上一年的第五位跃居到去年的第三,原先排名第三、第四和第六位的温州、珠海、台州去年则纷纷跌出了前十,排名第七至第九的杭州、中山、佛山均是去年新进榜的城市。
  收入水平不代表生活质量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而排在前九名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18000元以上,排在首位的广东东莞达到2532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最低的广东佛山也达到了18894元,体现了长三角与珠三角两个地区的经济与收入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劲实力。
  对此,有专家指出,除了几个主要城市以外,两个三角洲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5年为例,长三角为15607元,比全国高出48.7%;珠三角为17477元,比全国高出66.6%;两个三角洲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分别是全国的2.2倍和1.9倍。虽然总量上长三角占优,但在人均数据上一直不敌珠三角。近几年收入最高国内城市中,排在前两位的一直是珠三角城市,而在最重要的数据人均GDP上,珠三角也一直高于长三角。不过,国内一些专家一再表示,虽然从人均GDP和家庭收入上看,珠三角平均生活水平高于长三角,但同样的收入在上海、深圳以及西部的生活质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并不能说明人均收入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一定高。
  虽然在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九名中,长三角比去年减少一席,只有三个城市进榜,但是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收入依旧增长稳定。江苏省统计局长三角研究中心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居民收入稳步攀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7237元,比上年净增1982元,平均增幅13%,表明长三角人均收入增幅与经济增幅基本同步。
  有关专家认为,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小康社会步伐明显加快。而收入排行榜中的城市数量并不能代表一切,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会为此一味追求速度,而会继续注重经济效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5 14:26:00
造假也造出一个名次来,不过,名次是对了,地方产值却不是对的,水分不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5 14:28:00

假如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叫做泡抹, 那哪里的经济叫做不泡沫呢,楼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5 14:40:00

审计局有造假成分,不能说太明白,这跟地方政绩有关.有竞争性的企业不多,地方的企业有许多不确定性.地方"租"字效益非常重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5 14:43:3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5 15:39:00
中国的政绩工程是很严重,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有的数据还是有价值的,不能因为有造假的就说所有的数据都是假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然我们的统计数据就真正没有价值了,但是我个人认为排名是代表不了什么的,不是说你的收入高就代表你的生活好,幸福的生活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而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模式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说,人民的生活不一定是幸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