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8.质子的能量密度是相同的
2025.10.20
传统物理学认为燃烧现象属于化学能,来自化学键的断裂,而不是质子转化为光子,我不敢苟同。因为光子是物质的光子形态,不会无中生有。化学键的断裂可能有两种情况:高温破坏了原有磁场形成的化学联系和分子之一物质形态的改变,燃烧现象属于后者。
以碳氢化合物为例:不同化合物的燃点不同,煤油只有摄氏80度,甚至低于氢气的燃点。而人的体温在摄氏37度左右,无论葡萄糖、脂肪,还是蛋白质氧化,都是氧元素置换氢元素的过程,同时也是部分氢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无论化学链的断裂,还是重组,都不会生出光子,只有部分质子的转化才有可能。
根据我的计算,地球上的质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碳氢化合物中的质子与铀235中的质子相同。所以前者裂变为光子相对温和是因为相对分散,不同于氢气和原子弹的爆燃,但是每个原子量释放的能量相同。
至于核聚变的条件,我认为主要取决于光子种类、密度和重力环境。某些化学环境可能有利于核聚变的发生,例如叶绿素可能有利于光子转化为质子。
高温高压未必是所有化学元素形成的条件:外太空的光子密度只有2.74k左右(摄氏零下二百七十多度),重力为零,仍然有宇宙射线形成,其中就包括h2转化为he4的核聚变,因为初始核聚变都是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h2自发的倾向he4的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追求上亿度的高温,不知道依据是什么,传统物理学的胡说八道,还是事实证明?我只是知道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左右。而阿尔法裂变证明:即使原子内部同一层次,h2也是自发的聚变为he4。
以核聚变的所谓高温高压否定生物体内核聚变、核裂变的可能性,是不是太武断了?植物的迅速成长、人类体温的相对恒定,没有核聚变、核裂变维系,可能吗?
不要忘记:初始核聚变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核裂变之一是质子向光子的转化。没有这类转化,谈什么质能守恒?不是所有核聚变都是低端核素聚变为高端核素,所有核裂变都是中子引发的核裂变,所有核裂变都有伽马射线,威胁生物生存。燃烧,就是质子转化为光子的核裂变形式之一。煤炭和木材中的质子,与铀235的质子没有不同,释放的能量也没有不同。除非拿不同的质子数量比较,可它们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