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近日读了人大张宇 孟捷 等诸位教师编著的一本书《高级政治经济学》,乍看书名,再看内容,感觉有点失望。不可否认,写书时距离现在已有几年时间,失望似乎再所难免,但是感觉仍有负于人大的招牌和书名。
名为《高级政治经济学》,(并非故意把后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忽略,只是高级政治经济学几字对读者视觉冲击太大)然只是一个个的论文组成的文集,某些观点能在几年前就提出,有其理论研究的大胆与创新。但是这个并不能成为把书命名为《高级政治经济学》的理由。书内除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论》的一些读后产生的新的“与时俱进”的观点,就是对西方经济学一些学派的读后感,对一些学说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的比较分析。
与人大的西方经济学相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上是不是一直在落后?还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更多的是把国外西方的学术成果翻译一下,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良有关呢?
个人浅见。 仅供讨论。 谢谢。
什么是《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读者没有看到该书不便评论该书。但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资本的分析是有异议的。所有,我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要从新分析.解释,达到改变人们的旧经济思想观念,以促进社会改革向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我认为: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共同原则的学科。它揭示社会本质并说明人和社会之间变动的基本规则。假如,政治经济学存在什么资本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那么,当今世界又有哪个国家跳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究竟是生产的经济规律决定社会本质,还是生产的政治要求决定社会本质?就让今天世界到处出现的贫穷、失业、战争去证明吧!而且,把现有的经济规律作为“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不能消灭它、改造它,更不能创造什么新的经济规律。”(摘录武汉大学出版社93年版政治经济学17页)这好比说资本主义是永远改变不了的。难怪他们面对当今人类社会的贫穷、失业、战争只能叫叫和哀叹,总是找不到方法。可以说,不重新理解生产中的资本和货币的概念,是走不出思想困惑的。而且,对现有的经济规律作为各个国家遵循的规则就把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这是严重误导。所以,在我们看到的现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没有哪篇文章跳出这个荒唐的规律。这就导致现有社会经济方式仍然停留在旧社会体制状态下徘徊不前
首先感谢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思想的 引导以及毛泽东一代伟人建立的社会经济方式给予的社会熏陶。在我们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体验.感受.分析.研究和理解的不断反复思考中,我们终于看出今天的人类社会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人类社会自从创造了货币这一打开物质等量万变之锁,资本主义思想就在人们头脑里产生。因此,贫穷、.战争、.饥饿和腐败等人间丑恶现象一直伴随着每一个历史阶段。所以,我们今天的现代人无论物资得到怎样的更新.创造和丰富,都仍然感受在古人共同愿望和奋斗中。那么,我们是否继续沿用阶级斗争这一理念来帮助我们对社会进行革命?在此,毛泽东一代社会创造的历史结果是我们最好的总结和教训。其实,人类社会的变异最终是靠对社会经济方式的改变,决不是人与人的什么阶级革命的结果。而对社会经济方式的变革也不是所有制的关系,而是现有的制约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分配方式及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税费方式,最根本的还是资本和货币方式。当然,马克思之所以推理到阶级斗争是因为没有把商品物质的内核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进行推理,而是把商品物资全部用货币把它层层的包裹起来进行推理,再根据商品的买卖中货币的必然变化推理资本家必然的思路和做法,便肯定了是资产阶级的存在才是造成人间罪恶的存在。所以,我们看到马克思是从商品的价值方位去推理的,W-----G-----W,或转为G-----W-----G。而他的这种推理导致了他的追随者列宁、毛泽东的革命结果是彷徨和长叹,使社会结构根本不能发生多大变化,旧社会国家监狱关押着新社会生长的民众,社会中仍然存在着旧时历史的使人不满和愤怒的事情。不是人们不聪明,而是资本存在时所有的政治改革都是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新境界。世上无论谁做买卖都是要赚钱的。因为,在资本存在时期里,任何政府和企业不赚钱都无法生存。所以,资本主义玩弄的剩余价值把戏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也不得不继续使用。今天,我们剥开商品的价值外层,就看到商品的物质内核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媾合成型的。这样,我们从商品的物质运动方位去推理,就看到资本不是资本家创造的,而是资本孕生了资本家。因此,我们在总结他们的理论中关键要看到货币在商品中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不同作用,就易看到货币和资本的关系,就能让人们从所看到的最可恨的导致人间罪恶的资本和税费中解脱出来。这时候,我们对资本的定义不在是W——G——W或G——W——G的货币和商品转化形成的,而是不同物质中货币价格体系和各种形式的税费手段。因此,资本是一个社会活动中不动的货币范畴类型,并不是商品和货币的转化物。比如税收,它只是国家社会中政府的强制性货币措施,可不是什么物质的货币转化和积累。但是,货币是永存的。人类社会的文明永远需要货币进行衡量人们的社会生产量和取得生活资料的凭证。可以说,所有的社会革命理论不是从资本和税费中进行都是不科学的理论。因此,怎样消除资本和税费才是当前政治经济理论和社会变革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我帮他找一个,
----------可以说,所有的社会革命理论不是从资本和税费中进行都是不科学的理论。因此,怎样消除资本和税费才是当前政治经济理论和社会变革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
马克思先是批判资本家的,大概是恩格斯不悦,后来便批资本,说是资本剥削了工人。哎~,日本天皇不坏,是他手中的枪坏。
据文献考证,历史上各种关于资本的定义多达几十种。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关于资本的定义大都是从一个企业投入的资本财货方面出发的。比如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在他1776年的那本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当代的主流经济学中关于资本的基本定义也无非是把投入企业的土地、劳动力和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视作资本。劳动力在古典主义经济学中也只是被认为类似于物质资本的一般性生产要素,而并没有从中脱离出来进行独立的分析。从这个意思上来说,这样的定义和前面所说的资产是没有什么本质性区别的,它们都是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资源。在资本概念的各种定义中,最值得一提的应当属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 1867-1947)。这位曾经对资本、利息、收入和货币数量论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学者从资本的价值角度出发,把资本看成是一种存量意义上的物质财富,而把收入定义为流量意义上的物质财富。他认为,资本从资本价值角度理解,无非是未来收入的折现,或者说是将来收入的资本化。任何财产的价值或财富权利的价值,是它作为收入源泉的价值,是由这一预期收入的折现求得的。他还指出,凡是可能产生未来收入的资源都是资产,而资本不过是资产的市场价值。[1]费雪关于资本的定义是具有说服力的,因为当我们说一个投资者对企业投入了多少资本,无非就是在说这个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价值有多少,这样也就回到了会计学上关于资产的市场价值问题上来了。
[1] Irving Fisher, The Theory of Interest,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1930. 中译本参见陈彪如翻译的《利息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关于Irving Fisher利息理论的经典解释参考张五常(Steven N.S.Cheung),《经济解释(卷二):供应的行为》,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2月第2版,第1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9 0:24:34编辑过]
什么是资本和货币?这首先从生产中看工资和税收的不同作用,然后推理分解资本和货币的界线。如果我们不能从经济中分离资本和货币,还抱着旧经济思路解释现实,那是得不到思想创新的。
政治家的革命纲领不是革命目的和口号的错误,是他认识事物的思想和改造事物的方法的错误。经济学就是要认真解释人在生产及社会中各种活动现象,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如何建立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资,以做到保证社会变革的物资能量需要。因此,经济学术的正确态度不能拿口号包装方法,带上旧方法用“高举XXX和坚持XXX”就说成是高级的,未免有点自吹了。
说实话,我学政治经济学是用事实作分析材料,再证明伟人们的思想和方法。请不要用人格代表伟大和平凡,更不能代表经济学。
版主:是资本是分母,还是资产是分母?既然我把税费作为资本的一种类型,又何必争议税费多少数量呢?在我们思考经济方式时,总要分析是什么存在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的目的是如何解决社会就业和社会贫穷问题,而不是考虑如何赚钱。我认为资本包括两大类:国家资本和社会资本。国家资本包括税收和费收及集资方式;社会资本包括各生产资料价格。这就是我对资本的定义。
报告版主:我跑到街上看A片和听隔壁朋友们的争论呢。不知道你在找我。
你要我说清楚资本:首先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货币和文字,其它任何物质都是自然进程赋予的。可以说,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无论进入到什么阶段,货币将永存的。在这里,生产资料价格体系和生活资料价格体系不能混在一起。所以,资本和货币不是矛盾关系,更不是互相转化的关系,而是要分类思考的看待。而且,到任何时候谁想消除货币,那么社会也就一分钟都不存在。正如工资的分配需要货币表现,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但是,劳动者的工资能不能不以他所生产的产品价格利润作为分配方法呢?!这样,我们就看到是哪些经济方式的存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分离了人们的社会关系。
在这我为什么提醒不能把生产资料价格体系和生活资料价格体系混在一起。那是因为在我们考虑资本和货币因素时,须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论证。
以往的经济理论是把资本归结为商品的货币形式。如果我们继续按教科书上教导去认识资本,那么对资本就还会处在迷惘的了解中,或者我们按照商品的货币变异,也容易滑向此线路走到资本是商品的货币行为的认识中。但是,笔者首先是考虑商品的物质作用,也就是说:所有的商品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使用价值”。但是,商品不是单纯的生产使用价值,也不是单一的生活使用价值,而是可以分离在人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使用价值”,它倆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规则中是不相同的。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各有所能,其生产结果(劳动产品)是单一的,但又互为所用;人们的生活活动是相同的,但又各有所需。所以,商品是帮助我们看清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路线。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和理解商品时,必须向人们的社会作用中去分析研究、思考推理。这样,我们就看清楚商品中的资本和货币关系。总之,世界是物质的。只有从物质的社会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去分析还容易发现规律。因此,商品包涵两面:生产需要,生活需要。在社会的生产中,包括生产资料生产,生活资料生产。在这里我们所指的是人们的社会分工的活动,也就是说,所有人们的活动都是社会活动,不论他是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从事体力劳动,最终都是归集在这两种物资的成果中。人们的生产特点和生活特点是不同的。人们在生产中是各有分工,各有差异,这个差异包含两个差异:一个是整体社会分工差异,一个是单个之间技能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只能在社会对个人分配时考虑,对人们的生产劳动时所需要的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都是单一的必备过程。这句话是这样理解:不管人们分工不是一样,生产的物资不是相同,但是,在劳动的产品中都是根据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进行的;任何人不管他具备了多少智慧和技能,在他所能进行的也只有一种劳动工作,即使是复合型人才,他所能干的事也只是一件一件的做。劳动时间.劳动产品和产品数量决定人的劳动力,谁都看见和听到生产一个栽人飞船需要近两万人直接参与的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人们在生存中首先是自然人,都要进行吃.穿.住等,对生活资料消费首先都是根据社会物资生产状况和社会的个人分配方式及自我经济条件进行,然后才是根据消费趣味进行;最后是社会人,都要进行生产活动,对生产资料的消费是根据所进行的生产对象有针对性消费,木匠和铁匠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不一样,生产火车和生产导弹的生产工序不一样,人需要知识培养,也就需用老师,人更离不开生产生活的群体活动,所以,也就需要政府和管理人员。在这人的两重性中,是货币的存在促使了人们的生产不同而维护了人们生存的文明和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的吃穿需要才决定人们的生产,这两者关系是主次关系,不可不明。
报告版主,明天还要上班,我先离开了。下次继续解说资本。
不好意思.迟到了.......
资本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如同《资本论》中那样论述的,“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或者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同等事物则被冠以一种“生产要素”。
马克思《资本论》给我们提供的相对与他的理论来说更大意义上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名为《资本论》,但是从分析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二重性出发;讨论了劳动的二重性;进而对资本主义下的剥削进行了探讨。资本这个主线始终若隐若现的在为作者服务。
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是资本,在较新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以及在那本〈高级政治经济学〉中,都这样介定了“资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存在的合理性。那就是“资本”是如同劳动,生产工具等一样的生产要素。暂且不管这个定义本身,也抛弃掉被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资本的解释;再放弃费雪的定义。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也就是投入生产过程或者市场交易中的资产。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可以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又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给我们的不仅是对“资本”,“资本主义”等的深刻讨论。更多的是带给我们一种方法论。那就是如何抓住主线,确定主体,展开对主题的讨论。
在〈高级政治经济学〉中作者们的论文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涉及到制度经济学,涉及到新古典经济学等。但是就是没有涉及到什么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如果说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的,国外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解释研究;那么政治经济学难道就是对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化?纵观〈高级政治经济学〉全书,似乎都找不到自己的主体。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
听说国家拨款数亿元在编篡一部”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不知道是不是是谣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0 10:32:29编辑过]
版主,我的文化太浅了,听着隔壁争论我有点摸不准大小头,所以我还是回来议议什么是资本。
说实话,我是个连初中都没读完的苦孩子。我之所以敢闯这个学术大门,那是我的想象力比他们丰富.深刻.完美和科学。可以说,一个人缺乏想象力,即使读到研究生.博士生,也是庸术一生。想象力是发明和创造的科学基础。而且,文化浅了可以弥补,想象力就是想找想学都很艰难,它可能是某个人独有的灵感。想象力还能带来勇气的力量。在我们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如果我们不接触历史遗留下来的人们的社会矛盾,那还谈什么继承和发展?那还学什么政治经济学?
什么是资本,说的准确点就是:国家的税费和生产资料价格。其实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不是什么其它灭亡,而就是历史社会延续下来的建立在政府的税收方式和人们的生产资料价格方式必然消除。我们应该发现人类社会的贫穷.就业和战争及其它社会矛盾都是国家税收和生产资料价格存在导致的结果。当我们在大喊.希望政府走出这一困惑时,却发现有那么多的人和一些政府首脑们仍然躺在马克思经济学的棺材上坚持着怎样赚钱的方法。
我对资本的定义,是我在分析如何解决人类社会的就业,贫穷的矛盾是什么经济因素导致的结果,而这些经济类型能否消除得来得。可以消除的是资本,不能消除的是货币。
版主,你先闭目养养神,待我晚上回来守在你的身边,给你按摩按摩,让你醒醒脑。请相信我的按摩技术,什么脑瘤脑癌我都会根治的,而且不要你花大钱,我还要贴本。
资
本的存在是它借用了人们对税收·商品·价格·分配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才变的人们创造了货币也是作茧自缚。如果我们对资本进行革命,首先就要对税收进行彻底消除;然后才能对人们的生产资料价格进行革命。当然,价格和分配的方法也要随之进行。我们这样把货币和资本分开,是因为人们完全可以摆脱税收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控制进行社会的各种活动。可以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及胡锦涛,他们的思想和人格都值得广大民众学习和尊敬。但是,就知青这一社会群体所经历的各届历史面貌看,又有哪届首脑解决了他们心灵的愁苦和生活的痛苦?毛主席面对就业难题搞上山下乡,见了李庆霖的“御状”,临终也没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小平同志搞大返城,解决了户口,没办法解决好人们有钱过日子,却给城市和工厂带来经济压力;现在,这些人都已五六十岁了,他们已呆滞地为着子女拿文凭和多种证书忍受着社会欺骗,他们已看到自己的那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痛苦状况又传给孩子们了。“就业是民生之本。”本来社会就业的压力就够大的了,却出现那么多工厂进行延时劳动,十二小时.十四小时.有时还达十六小时的劳动时间,对世界工人提出的八小时劳动有几家执行了?延时劳动对工人们的身体和心理的损害谁都清楚,同时,对扩大社会人员就业也是一大阻碍。当然,任何历史时期的受难群体都是政府的税收导致的结果。而且,经济学家们不是想着怎样消除税收,而是改良税收。可以说,如果政府不收税收,资本家敢延时劳动吗?他们不但不敢,也不会这样做了。所以,人类社会的灾难首先就是政府税收。以下是引用nie在2004-9-19 21:40:16的发言: 邹恒甫曾说,谁要是能够给出一个“资本”的通用定义就可以得诺贝尔奖,呵呵。
旧经济学理论分析商品都是从货币价值的方位推理的。我们分析商品是从人的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方位推理的。所以我们面对社会现状提出彻底的铲除国家税收方式和人们生产资料价值方式,才能创建和实现人类社会的希望。
马克思的商品思路也好,凯恩思的商品思路也好,都最终说明用什么方法提高积累和利润,而我们的解释是说明用我们提出的这种方法是让社会能最大的最文明有序的发挥物资生产和物资消费。
旧经济学理论都把社会问题计算在人的身上,我们把社会问题指明是在社会行使的旧经济方法中。所以,一切的围绕积累和利润的理论都解决不了社会的贫穷和就业问题,而我们理论的目的是指明这个问题是可以彻底解决的。
人类社会的希望是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自理行为变为社会保障,并让人们最大值的消费在社会的物资生产中,这才是优越的社会制度体现。
我想人类最伟大的延承理论就是为现实社会的人们痛苦状况去鼓与呼!
今天,我听隔壁的读初中的学生真啷啷的咏读:“资本主义生产力与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我真不知道这种荒唐的论调要传播的什么时候?难道阶级斗争要永远存在下去吗!所以,开展政治经济学大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相信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们,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思想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所以,能否认真分析人们生产与消费的整个过程,分离出税收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沉渣,才能使政治经济学理论阐明出高级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