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40 11
2007-04-09

逐渐消失的民族品牌乐百氏:成败达能

透视

  成败达能

  达能在中国扩张的脚步一刻不停。这家来自法国的食品饮料界大佬,批量并购着中国著名饮料企业。娃哈哈、光明乳业(行情 资讯)、乐百氏、梅林正广和、深圳益力、汇源乃至最近的蒙牛,数家中国家喻户晓的食品饮料品牌,蓦然间,无不与达能扯上了资本关系。

  在中国战场上,达能像一头饥饿的雄狮,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四处伺机吞并。那些被并购或合资的企业,已布满在达能全球化的“棋盘”上。

  达能的并购逻辑

  如果你被达能并购,不要指望达能与你同心同德。

  这家成立于1966年的法国公司,最初是一家玻璃制品公司,名为“BSN”。自从转入食品和饮料行业后,并购就成为其战略和经营的手段,包括凯旋啤酒、依云矿泉水,甚至连它今天的名字“达能”,都是当初并购的企业。

  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通过并购,达能成为了欧洲饮料巨头之一。

  “并购主要是为了巩固我们已有的市场份额。我们非常讲究成为当地市场份额的第一名。”达能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弗兰克·李布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透露,其终极目的是不断累加很多区域性第一,形成全球的第一。如果并购的是区域市场第二、三位的企业,那也是为了达能能够进一步争取成为当地市场份额的第一名。在此目标下,并购的原则除了投资回报,另一个重要的考虑是让被并购的企业与达能形成协同效应,包括文化的相互适应、融合。“我们并购之后要开展共同的计划。” 弗兰克·李布说。

  在达能的全球战略版图中,希望做到份额第一的主要集中于三个核心业务:奶制品、饮料和饼干。对达能来说,奶制品和饮料的核心,就是酸奶和矿泉水,在中国,达能的每一个并购无不围绕上述三大业务展开。

  为了当地市场份额第一,达能与娃哈哈合资,也并购乐百氏,并全资控股深圳益力;与光明合资6年,但也会闪电般地与蒙牛“联姻”。对达能来说,并购的企业只不过是其业务布局的一个个棋子。

  这场全球战役始于1996年,弗兰克·李布担任该公司CEO,他的梦想就是带领达能走出经济发展缓慢的欧洲,去真正的“全球化”。那一年,达能也来到中国,与娃哈哈第一次合资。

  外资经营权的道路选择

  十年期间,达能在中国迅速布局。但是,局面却一直微妙。

  娃哈哈的掌门人宗庆后一直抵御着达能对经营的干预,达能曾派驻研发经理和市场总监,都被宗庆后驱赶。尽管达能在娃哈哈的50多家子公司拥有大量股份,但是,宗庆后从不让达能在娃哈哈集团持股。宗的说法是,“在中国人的地盘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宗做到了这一点,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娃哈哈推出的非常可乐,这宗被达能论证为不可能的业务,被宗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手法,漂亮完成。

  而被达能控股93%的乐百氏,则失去了自己的控制权与经营权。其结果反而是衰退。批评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达能既不懂中国市场,也不懂中方员工。达能曾把深圳益力与乐百氏纯净水进行整合,结果市场失控。

  “大家都考虑自己的产品怎么做,根本没有互动起来。”在乐百氏,各品类业务反而像是孤军作战。在脉动销售好的时候,乐百氏的其他员工感觉与己无关。“不告诉你,你能看出脉动是乐百氏的产品吗?”脉动的产品推广,几乎不提乐百氏,更像是达能的,而不是乐百氏的另一个品牌。脉动在盈利时,也不会考虑将赚来的钱投入乐百氏。

  乐百氏与娃哈哈两种不同的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后,光明和汇源在与达能的合资过程中,均引以为戒。谁都不希望自己重蹈乐百氏覆辙。而宗庆后对自己的做法,底气也更足。

  六年来,达能悄悄地将对光明的持股增加到20.01%,但是,达能想控股光明始终如水中望月。

  与此同时,公众对外资并购的警惕与日俱增。对一个有梦想的品牌来说,谁不介意被外资“蚕食”?

 观察

  乐百氏大不幸:资本化吞蚀自主权

  哀怨的,一声叹息;凄情的,江湖两忘。难道,这就是那个曾经煊赫一时的乐百氏的终极命运?

  追忆乐百氏的似水流年,充溢着苦涩味道浮想翩然。知情人士的爆料唤回了对于乐百氏过往荣光依稀残存的片段旧影,毕竟,今天的乐百氏不再主流。

  两个月以来,我们动用北京、广州两地记者深入踏访调查,一旦隐秘示外的资本面纱徐徐袒露,不由得一时惊觉,时下的乐百氏俨然已是伤痕累累、面目皆非。当此之时,又该如何置评达能这六年以来对乐百氏随心所欲的把弄?不必裹杂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也不必将达能比做凯雷,二者终究不同,凯雷是资本博资本,达能以资本博实业,遗憾的是,包含“乐百氏案”在内的诸多实例已经证明,擅玩资本的达能在实业领域大逊风骚。通览、综观达能与乐百氏的资本乱局,我们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当并购投资演化为值得炫耀的公然财技,当自主品牌被强势资本硬性挟制,自主的失却、品牌的沦丧便成为不可回避、无力挣脱的厄运与宿命。

  闻知乐百氏今日之窘迫,变身“投资人”何伯权还有心思倒腾“久久丫鸭脖”吗?2001年,“何伯权们”将乐百氏出卖给达能、对他们来说,让度品牌是无风险的高收益。品牌与企业家精神深切关联,何伯权未能实现企业与品牌的平行进化,也没有倾注激情追逐品牌的可持续价值。理性的企业主应该具备实现品牌最大化自主的审慎与理性,以达到品牌基因的极大化播扬、传承。绝对点说,有浓重责任感的企业家甚至应成为“品牌中心论者”,以品牌的高度自主、可资持续来度量前程、测度未来。记得那是2005年年初,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我赶赴杭州专访宗庆后,话题自然绕不开何伯权。宗庆后坦称:“乐百氏一卖,我就不停地自问,娃哈哈的优势可以持续多久?”继而,宗庆后悟出,老板缺乏自主控制力企业必定不妙。

  资本主控下的品牌自主与存续,需要非凡的经营智慧,卓然的胆识胆略。“乐百氏案”的警示意义赫然醒目:品牌自主是最可珍视不容轻言舍弃的“企业主权”,对内它高于一切,对外则意味着捍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

  再度布局、资本逞强。联手蒙牛,达能又在搞酸奶了,乐百氏的梦碎了。

 链接

  达能中国攻略时间表

  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

  1994年,与光明先后合资建立了上海酸奶及保鲜乳两个项目,达能占45.2%的股份。

  1996年,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与娃哈哈成立5家合资公司,达能获得41%的股权;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

  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

  2001年,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参股光明,比例为5%。

  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

  2005年4月,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股权增至9.7%,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2005年10月,达能亚洲第三次增持光明乳业1.85%股权,股份总计11.55%。到2006年4月,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

  2006年7月,法国达能以持股22.18%的比例成为中国汇源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2006年12月,达能与蒙牛组建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致力于酸奶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9 09:10:00
强烈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9 11:22:00
是啊,中国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这些投资者究竟是帮助中国的企业还是毁灭中国的企业,霸占中国的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9 11:55:00
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9 12:56:00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9 12:57:00

反托拉斯,反垄断法在哪里啊???

那帮执法的吃着纳税人的钱干嘛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