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58 4
2007-04-0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年成就的一部当代中国的《国富论》


这是一部耗费近20年时间才最终完成的著作,因为在这个速食时代已经几乎没有人这样执着地做事;这是一本对中国近30年企业改革和发展进行“盘点”的著作,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有适当的“终结”了;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从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角度研究中国企业的专著,真的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研究企业;这是一部不只限于企业,而是跨越了历史空间和时代的著作,因为企业是与传统及思维有关联的;这是一部完整诠释现代企业制度最系统的著作,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还是非常的模糊。
这是一部给出了关于改革和企业管理终极答案的著作,因为只有“终结”才能停止争论;这是一部明确提出中国文化结构和厚重历史结论的著作,因为中国文化的结构还没有人能说清楚;这是一部透彻分析中外管理差异和共性的著作,因为到了必须说清楚的时候了;这既不是一部闭门之作,也不是一部东拼西凑的功利之作,而是一部从实践中寻找答案并从理论高度诠释结论的著作,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书。所以,这是一部有思想、有价值、有性格、有深度、有创新的著作。该书非常清晰地提出了下列问题,并准确地解答了读者的疑问: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使中国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变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你回答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够的,必须找到其背后的理论根源所在,那么这个理论根源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的市场化进程非常迅速,国内外一片形势大好,但是,却出现了实施市场化改革所解决不了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市场化改革究竟是利还是弊?
为什么中国的GDP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却出现了经济结构的不和谐现象,市场环境日渐宽松,但是经济自由度指数和成长竞争力指数却连年下降,甚至低于印度十几位的原因在哪里?
为什么中国企业总是做不大,企业一大就有问题,从三株、巨人到德隆、三九、长虹?为什么中国企业家总是不长久,一上财富榜就倒台,从李海仓、周正毅、仰融、扬斌、吴志剑到郑俊怀、赵新先、倪润峰、顾雏军、黄宏生?
中国的企业改革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难道出现像中石油等中央垄断型的企业就是企业改革的成功?难道大量的国有企业破产就表明了企业改革是失败的?难道民营企业的出现就是企业改革功劳的体现?
为什么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直至15世纪都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水平,但是,在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却是内忧外患、屡屡遭受外辱欺凌,科技水平大大落后于世界发展?
为什么世界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美国能长期独占鳌头?而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获奖,甚至埃及、巴西、孟加拉、阿根廷等落后国家都有获奖,可中国至今仍是零的记录?
为什么中国能吸引大量的外资企业,并且在中国市场上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而中国企业到国外去,却是一败涂地,困难重重?中国已经有18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是,中国却至今仍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存在?
为什么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行销世界各地,但是,却成为廉价品、地摊货的代名词,沦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廉价加工厂”?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低成本的加工优势,但是,为什么中国企业却至今没有影响世界的大品牌?
为什么日本、韩国等国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就已经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快30年了,中国仍在世界发展中国家里徘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一百位以外?
为什么日本等国家的优秀人才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外资企业在日本招不到优秀的人才,而中国的优秀人才却大多跑到国外或为外资企业效力,而中国企业自身却招不到优秀的人才,并出现大量的人才流失现象?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教育才刚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普及阶段,中国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题?为什么苦读寒窗的莘莘学子进入社会以后,会被社会不认可,难道学校学习的知识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吗?
为什么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使国民享受到经济的实惠,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却使百姓承担了大量的改革成本,至今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医疗、教育、住房和养老保险体系,甚至使医疗、教育和住房成为百姓致贫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一体化的今天,遵守公共规则,按契约办事已经成为共识,而在中国呼唤诚信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甚至出现合同欺诈、侵害人权、欺骗消费者、假冒伪劣商品、食品安全、医疗事故等重大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文明在世界其他文明都衰败的时候,依然维持了比较完整的形态?中国的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但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却成为了近代中国革新发展的最大的“绊脚石”,至今我们仍说不清楚中国文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
和谐社会的前提,首先是一种共识的社会,而这种共识只有在“大视野”上才最易达成,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种“大视野”,企业的进步发展也是一种“大视野” 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他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奠定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因为此书写作了近20年,先后增加、删改达几百次,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所以,有专家评价说,这将是中国当代的《国富论》,对于当前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走向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突破。
这是一部21世纪的中国企业学,也是第一部真正从历史、文化、经济、人性、哲学、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等角度全方位论述中国企业建设的专著。本书以中国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它放在当代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从中国人的精神、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与企业现象、企业制度、经营、未来及企业家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企业的发展,对中国近30年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盘点”和全面剖析。
中国企业是中国社会独具复杂内涵的经济群体,研究中国企业必须深入剖析中国企业的发展动因,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特性方面综合考虑现代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方向,那些多年来困扰中国企业发展的难解之题都在作者犀利的笔触之下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并借助企业这个载体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透视,通过企业这个独特的视角审视、观察中国的社会现象,破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谜。本书在写作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试图从实践中寻找答案,并从理论高度诠释中国的经济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预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

附录:

几位著名企业家对《大视野——剖析中国企业》一书的

评 价!
《大视野——剖析中国企业》一书的作者历时20年研究中国社会现象和经济问题,并把企业作为一个突破点,终于找到了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决定企业的灵魂和成败的关键所在,并给出了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答案,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祝贺作者,也感谢华夏出版社出了这样一部好书。作者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错误究竟在哪里?”的文章,因为点击率很高,观点也很全面,所以,我看到了。的确,做大事关键是你的视野,而不是细节。没有视野,只有细节就必定会裹足不前。

《大视野——剖析中国企业》一书的确值得一读。这是一部题目很大的书,但是,正是因为题目很大,也才使得作者能够深入到企业的骨髓里,从历史文化与现实联系的角度,从人文的高度,从中外思维的高度看待企业现象和企业行为,从而揭示出企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运动的规律。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看的书,是一部经典的研究企业作品,值得每一个搞企业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研读。

搞企业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靠自己瞎琢磨不行,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种资源紧缺的时代了。十亿人民九亿商,关键是要看你能不能比别人先走一步,而且能够走得巧妙。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你要拥有大视野。大视野这个名字太好了,而且,书也写得非常的精彩。因为看了很多搞企业的书,国内的有,国外的也不少。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作者能够用20年时间来做一本象样的书。

不好的书会给企业带来灾难的,那种没有经过深思熟屡思考,更没有企业实践的人写出来的书是要误导企业方向的。看起来,我们的企业好象没有走什么弯路,抓住市场机会很快就搞起来了,殊不知我们犯过的低级错误也不少,请来很多的所谓的能人,但是,并不适用企业,请来不少专家,但是,他们甚至到企业乱参谋。我们没有重大的失误根源就在于我们始终拥有大视野,用大视野看市场,用大视野用人,用大视野做事。

《大视野——剖析中国企业》一书的作者历时20年研究中国社会现象和经济问题,并把企业作为一个突破点,终于找到了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决定企业的灵魂和成败的关键所在,并给出了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答案,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祝贺作者,也感谢华夏出版社出了这样一部好书。不过,看什么书,最好要看适合你的书,适合你企业的书。《大视野》从人与文化角度研究企业与社会现象,这个角度抓得好,至少不会误导企业,我们的确需要这样的企业心理医生。

注水时代的书很多,但是,象彼得·德鲁克那样的管理学著作还真是凤毛麟角。《大视野——剖析中国企业》一书的作者能够2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通过中国企业这个特殊的载体研究社会现象和中国文化的问题,这是极其珍贵的。一年完成的书,是草书;三年完成的书,是树书;十年完成的书,是金属书;二十年完成的书,则是钻石书!我欣喜地看到中国的彼得·德鲁克终于诞生了,中国的管理大师时代终于来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10 21:42:00
那里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1 13:5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2 20:45:00
真的有这么棒吗,我在看国富论,希望马上能够拿来对比,拜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13:12:41
我想读一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