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开拓、创新”,这是著名经济学者张敦富学长崇尚的教育格言。在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正是凭借着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敦富学长1961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化学地理专业,曾任职于中央教育部、安徽师大、北京师大、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至200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软科学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经济组成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原副理事长、中国投资学会城市规划研究会顾问、中国软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原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原常务理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县市区长工作研究网高级顾问、巴黎第12大学客座教授、《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执行编委、中国改革系列丛书《当代中国领导参考文库》特邀编委、《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编委、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编委等,是区域经济学专业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保护与建设区域经济学专业
作为一位富有远见的经济学者,张敦富学长很早就意识到了地理学对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二十多年前,人民大学向教育部呈文申请撤销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前身)专业时,他为保护专业幸免于难,发挥了唯一关键性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张敦富学长从教育部获悉,人民大学已上呈报告要撤销经济地理学专业和商品学专业,若无疑义,批文一下发,这两个专业就将不复存在。张敦富学长急速向学校两位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作了汇报,负责人立即找系领导了解情况,系领导却谎称无此事。当时本专业教师都反对撤销专业,在校的1978级、1979级本专业学生,为保护专业要组织游行,并找了成仿吾校长。校长得知后非常生气,因为撤销专业必须由他签字批准才能上报,但他却毫不知情,于是马上打电话责令常务副校长撤回上报文件。为了平息专业师生的情绪、顾及学校自身的面子,后来又上报了一个文件,称撤销专业的事有待研究,请主管司对文件暂不批复。文件的确暂未批复,但是“专业撤销待研究”却存入档案,成了教育部年年下达专业调整及招生目录署有经济地理学专业的“备注”栏内总印有“待研究”三个字的根据和来源。
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不知内情的各届校、系领导,都认为“待研究”是教育部的意见,使得经济地理学专业的生存、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是专业随时都有被撤销的危险;其次,是该专业要不要招生,年年都要经过讨论和争论,每年本专业领导都要到学校去力争;其三,是专业的行政与日常工作遇到诸多磨难。经济地理学专业自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以来即是人大计划系内的一个教研室,至80年代后期由于系内矛盾,被列为系属研究所,但“计划单列”(为系不管单位)。如此一来,校、系的任何活动与通知,都到不了本所,所内教学等活动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在那段时间里,张敦富学长恰巧是本专业支部负责人之一,又兼博士生、硕士生班主任,鉴于他比行政负责人小八九岁至十多岁,许多具体事情大都由他去帮办、处理和代办,例如所内得不到学校活动安排与要求的通知,他就去各系问询、打听。在那一期间,他和行政负责人曾多次去找校长、副校长反映,但直至1994年初,学校才批准经济地理学专业研究所和软科学研究所合并,该所从行政上第一次在人民大学晋升为校属研究所,张敦富学长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
尽管经济地理学专业的教学等工作得到了正常顺利进行,但在校内名称上只能叫“软科学”研究所,专业依然有“存留”和“称谓(名称)”问题。所幸这两个棘手的问题,都在张敦富学长担任所长期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圆满解决。
张敦富学长担任所长的8年时间里,率领全所撰写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区域经济系列丛书,在社会和区域经济学界产生很大影响,起到了极好的作用;他引导支持所内中青年教师都考入博士学位学习,为本专业在全国继续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所承担和完成了数十个国家和地方科研课题,不仅继承了前辈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更开拓了新的实践领域;在巩固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同时,开辟出了“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的新方向,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发扬前辈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中央及地方职能部门联系与协作的做法,更建立和强化了同美、英、法、韩等国的学术联系与交流;他还带领全所首次闯出用教学与科研创收的路子等等。张敦富学长的所有顽强扎实的努力与毫不懈怠的工作,是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在2002年初全国区域经济学专业首届评审国家重点学科中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当时评审通过的仅有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两个单位),也使得人大的这一专业最终脱离了被撤销的危险。
关于专业的“称谓(名称)”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起,几十年来专业名称一直都是“经济地理学专业”,由于在教育部备了案,学校不让改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毕业生拿着写有“经济地理学专业”的毕业证、学位证找工作时,用人单位都不欢迎;然而只要在“经济地理学专业”后面注上“区域经济学专业”,立即倍受青睐,相当多的毕业生还到了中央重要职能部门或研究单位。针对这种现象,张敦富学长曾到教育部有关部门进行问询,得知学校可以自定专业称谓,但是他和专业行政负责人多次找学校主管领导商议,却一直未果。迫不得已,他从80年代起主张在毕业生的两个证件“所学专业:经济地理学专业”后面,补写上“区域经济学专业”,并加盖“区域经济研究所”公章。张敦富学长的这一做法不仅反映了学生所学是与时俱进的知识,也确保了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得到了学生们的深深感激。直到1999年9月国家下达了专业调整目录,明确将“经济地理学专业”改称“区域经济学专业(包括城市经济学专业)”,人大也遵照此文件对专业进行改名,专业的称谓问题才最终尘埃落定。
教学与科研的佼佼者
张敦富学长从教四十多年来,认定地理学对国家经济建设有用,便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大学刚毕业时,他借工作之便坚持系统学习了数学、化学两系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这对他事业上的成功起了奠基性作用。他一直积极参与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多个领域的“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革命”,探寻其用武之地。除了开设《地形测量学》、《经济地图学》、《高等数学基础》、《高等物理基础》等传统课程外,他还开设出与时俱进、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遥感应用》、《计量地理学》、《环境经济分析》、《工业布局学》、《生产布局学原理》、《区域经济学》等课程。1986年以来,张敦富学长培养了硕士生32名,博士生29名(其中留学生两名,台湾学生1名),博士后1名,访问学者9名(其中国外访问学者两名)。他为硕士生开设出《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学原理(8大专题)》、《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等专业主干课程;为博士生和博士后开设出《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布局理论与实践》、《区域组合投资》等专业课程。他培养的博、硕士研究生不仅具有宽厚扎实的区域(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能力,而且有较系统深入的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的知识,因此他们毕业后60%-70%被银行、财政金融、投资部门录用,其他也都到高校、科研、决策与管理单位工作。
张敦富学长不仅在教学方面影响突出,在科研方面也成绩斐然。他在区域经济学领域开拓出了一个极富活力的“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的新方向,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主持完成的国家、省部级以及地方课题30多项,其中有数项获奖、获高评价,产生波及与连锁效应(引来后继项目),维护和强化了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声誉。例如“深圳机场选址论证”项目,在临近机场选址的拍板会议上,张敦富学长依据研究成果,提出了与多数专家不同的意见,几经周折最后他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深圳市**、深圳机场公司因此特地致函对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感谢,并予以表彰。此事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校报、《科技日报》等作了报道和转载;又如“九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是通过全国竞标获得的项目,完成后在省级鉴定评审会上,被评为省内质量最上乘,当即就有数市县要求张敦富学长予以做旅游规划;再如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攻关课题“区域经济开发研究”后,立即引来了“大连市国际城市发展研究”和多个省市地的“九五”、“十五”规划研究,以及投资环境评价项目等等。
1995年至2001年,张敦富学长主持了6次中韩(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区域发展研讨会”,1998年邀请人民大学校友、英国利兹大学高级讲师金玉献来校对本专业研究生讲授《西方区域经济学》;1999年邀请美籍华人、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教授丁成上来校向本专业研究生讲授《西方城市经济学》;2000年5月,他以巴黎第12大学客座教授名义,应邀赴巴黎讲学。张敦富学长为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的学术交流,使其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
著书立说 经世济民
投身区域经济学领域几十年来,张敦富学长主编、参编了多部论著,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他总是能够较及时地抓住学科为经济主战场服务的热点、亮点,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敦富学长主编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论著《中国投资环境》,1994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先是美台港商购买了该书版权,并于香港出版繁体字版本,进而由张敦富学长发起、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民政部注册成立了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张敦富学长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于2001年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参加编写的著作《社会运行导论》获首届(199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敦富学长其他的论著还有《经济与环境规划方法及实例》、《产业布局学原理》、《区域经济开发研究》、《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资源价格》等近20部。此外,他应邀参加《西方经济学辞典》的编写,任编委并主编《区域经济学》部分。他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有数篇获奖,或载入跨世纪文集、文库中。
2002年,张敦富学长光荣退休了。退休之后,除了继续带博士生外,他还主编出版了《区域经济系列丛书(16卷本)》中的《城市经济学原理》,主持完成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托编写的《资源科学技术名词》中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名词》、《江西省九江市(包括庐山)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以及教育部社科基金博士点项目《中国区域城市化发展研究》等课题,并且发表10余篇文章。
近来,母校北师大和北大老教授建议张敦富学长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投资环境》、1999年出版的《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基础上,编写一本更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中国投(融)资环境学》,争取替代相距国家经济建设较远且较老的学科《经济地理学》。与此同时,他还想组织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撰写一部《区域人本经济学》。此外,他主编、参编的20部主要论著,出版社几乎都请他争取修订再版。尽管退休了,但张敦富学长并没有停止科研探索的脚步,“老骥伏枥,壮心未已”,让我们衷心祝愿张敦富学长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