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方法在社会学中的运用已经成功地走过了半个世纪,它对提高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类型的不同,我将战后统计学方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过程分为三个层叠的时期。第一代统计方法起于1940年代晚期,研究者主要运用交互表(cross-tabulations)的方法,同时对关联测量 (measures of association)和对数线性模型(log-linear models)倾注了许多心血,可以说这是社会学对统计学贡献最大的一个领域。第二代统计方法始现于196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主要面对的是个体层次的调查数据,同时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具有线性结构关系(LISREL)的因果模型和事件史分析(event history analysis)上。第三代统计方法在1980年代晚期就已经初现端倪,研究者所处理的数据已经不能简单地归入上文所述的任何一个范畴。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数据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形式,比如文本和口述,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与空间的和社会网的数据联系时,依赖性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尽管有许多新的挑战,但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这一领域的条件已经成熟,最近,几个主要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在统计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展开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