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投资大于储蓄,即说明经济形式良好,人们对未来预期好(居民消费欲望高政府增加赤字等)市场形式一般表现为需求大,生产的东西卖得比较好。但投资大于储蓄时并不表示一定会有社会生产供不应求的市场表现。
问题2,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则说明货币需求超过供给,这时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就要下降,亦即利率上升。 “ 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下降;但是,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不成立,因为,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怎么会随证券价格变化呢??”的确,利率不会因为单一的证券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是平均利润率(还有银行成本、预期的通货膨胀及政策,经济周期等的影响),而平均利润率通过整个市场的证券的平均价格表现出来。
问题3,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本国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汇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再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若实行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势必抛出本币,按固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货币市场上本国货币供给增加,是原先实行的紧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 本国汇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这和利率上升本国的资金会流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道理一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正要内容就是资本一体化。你可以看看去年央行加息的一些新闻,当时就有报道有许多国外热钱涌入中国。形式一般是投资及炒证券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