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济学,无须学习目前的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产品市场上的价格决定,单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哪些因素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博弈论等等。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是现实中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经济总量间的关系和决定过程,它考察分析的内容包括如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及国际贸易等等。
对于一个想要认真学习经济学,想要追求经济真理,想要学以致用,济世安邦的学子来说,其实只要学好宏观经济学就足够了,学了宏观经济学,你自然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经济现象有自己的体会和判断,使你变得更加明智,成熟,聪慧,你会明白经济增长的原因,会明白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也会知道如何使一个国家重新恢复经济繁荣的政策。但是你完全没有必要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极其深奥、复杂的微观经济学,它可以说只是一种根本无法实用的高度抽象、演绎但内容苍白,贫乏的“现代屠龙术”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微观经济学对经济现实缺乏解释力
边际效用学派的开创的微观经济学使得经济学的目光被引向了微观个体分析,“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美妙的萨伊定理让他们忽视了经济萧条的可能性。他们长期沉浸在了价格、价值的争论,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的分析,应用了大量的高级数学工具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来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算,结果是陷入了可怜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中,造成了微观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极大忽视,根本没有对一些更加重大的经济学课题给与关注,如经济危机,失业,通货膨胀等。其中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众多的优秀的微观经济学家对重大的宏观经济现象变得集体失语了,他们根本无法对一些关系国家利益,关系社会民生的经济现象给与合理的解释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如面对前所未有的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面对高达20%以上的失业率,面对国民产出下降30%的严重局面,饱受微观经济学长期熏陶的经济学家们就根本无法理解非自愿失业大规模存在的原因,因为在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分析中,根本就没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有的只是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在价格的调节作用下,总是会很快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可残酷的社会现实却与美妙的微观经济理论是根本相违背的,面对大众的质疑和询问,他们只好喃喃自语什么,市场会很快自动恢复均衡的苍白言论。而其中最为杰出的微观经济学家之一的庇古竟然提出,失业率高是因为工人工资过高引起的,因此只有大幅度降低工人的工资,才能减少失业率的可笑观点。幸好伟大的凯恩斯先生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正式创造了宏观经济学,指出了非自愿失业大量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从而挽救了资本主义的命运,挽救了市场经济的命运,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可以毋庸置疑地说没有宏观经济学,可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早就不存在了。
二、 微观经济学整个演绎体系的假设前提并不可靠
众所周知,微观经济的体系可以说是相当的逻辑化,相当的严密,精细。但是不论你的推理过程是多么的符合逻辑,多么的严密,可是假如你的假设前提根本就不完全可靠,那么你推演出的整个逻辑框架就像是立于浮沙之上,摇摇欲坠。问题的症结在于微观经济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微观经济学在其“前提—推论”范式中,最起码有两个矛盾要解决。
首先,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在验证上存在极大困难,如经济人、厂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等等前提。这些前提的产生大多是通过“内省”的方式,验证上存在独特的困难。其次,“前提—推论”整个命题的验证只能是一种经验方式,而不是实验方式,在多数情形下无法人为进行控制,因而在证伪方面存在特殊的困难。
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假定都是通过抽象演绎的方法得出的,因而带有先验色彩。这些假定与现实中情况常常是不相符的,不相符的程度有时甚至会非常强烈,结果必然是对抽象前提的怀疑。微观经济学基本前提的动摇便意味着微观经济学大厦的倾覆,因此,微观经济学家不得不采用了种种方式为其学说进行辩护。弗里德曼对这一问题采取了简单工具主义的态度。他承认对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进行检验的必要性,但这种对前提的检验与对预言的检验是不同的,仅仅是作为对预言检验的一个补充,并进一步认为,前提保持一定的抽象性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前提的不现实性甚至可以成为理论的优点。
但是一个逻辑推理的假设前提根就不现实,对于它的结论的正确性自然就会缺乏可靠性,对于整个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正确性,我们自然也会表示极大的怀疑。而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相反,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依靠的是归纳的方法建立的,依靠的是对实际经济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因此它的理论体系必然不如微观经济学那么严密,精细,但它的理论体系,虽显得有点凌乱,可不像微观经济学从某些公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推得出来的理论体系,它不是来自内省,而是来自对于外在宏观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规律总结,比如在宏观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食品消费支出下降的恩格尔现象等等。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是独立的,而不是从某些共同的假设前提出发推理出来,因而某个具体的宏观经济理论的错误,根本无碍于整个宏观经济学大厦的稳定和科学性。
我们只要随便翻开一本中级微观经济教科书,看到里面充斥大量的高级数学公式和推理过程,不竟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一本经济学课本还是数学教科书?也许只有工具的复杂、困难才能更好地掩饰内容上的苍白、空洞、贫乏吧。况且在你花费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微观经济学后,你还是会发现自己对于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依然是处于一无所知的地步,可见学习微观经济学,只会把人给学傻了。也许有人会说,不理解微观个体的行为,怎么来宏观经济现象呢?宏观经济现象不就是一个个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总体表现吗?是的,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并无多大联系,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逻辑推论的结果,它的理论是完全独立于目前的微观经济学的。况且要想总结台风运动的规律,总不必一定要等到仔细研究,彻底了解单个空气微粒的运动行为后,才能把它们汇总得出台风的运动规律吧。
因此,学习经济学只要认真学习宏观经济学就可以,微观经济学的那一套理论体系除了把人的脑子学傻,学呆,远离社会现实之外,并无多大的其它作用。 最后用陈岱孙先生多次教导我们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经济学是致用之学。”不论经济学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终究要服务于经济实践。让我们把现在苍白、贫乏、空洞的微观经济学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吧。
微观经济学,用我些朋友的话说,是用来拉分数用的,实际用处不大.
很多东西都是数学化的模型,起源于我们本身对生活的观察,总结所形成的,之后把这些经验给公式化了,变成数学模型.
不过其实还是有点用的,别说无须学习了
我看楼主是想在沙滩之上建大厦。
微观是宏观的基础,经济学的发展是从微观一路走到宏观的。没有微观基础,楼主能有很好的宏观经济修养吗,恐怕连基本的经济思考都有困难。凯恩斯建立货币理论时也是从微观的消费者货币使用偏好开始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学习经济学,无须学习目前的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产品市场上的价格决定,单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哪些因素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博弈论等等。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是现实中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经济总量间的关系和决定过程,它考察分析的内容包括如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及国际贸易等等。
对于一个想要认真学习经济学,想要追求经济真理,想要学以致用,济世安邦的学子来说,其实只要学好宏观经济学就足够了,学了宏观经济学,你自然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经济现象有自己的体会和判断,使你变得更加明智,成熟,聪慧,你会明白经济增长的原因,会明白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也会知道如何使一个国家重新恢复经济繁荣的政策。但是你完全没有必要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极其深奥、复杂的微观经济学,它可以说只是一种根本无法实用的高度抽象、演绎但内容苍白,贫乏的“现代屠龙术”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微观经济学对经济现实缺乏解释力
边际效用学派的开创的微观经济学使得经济学的目光被引向了微观个体分析,“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美妙的萨伊定理让他们忽视了经济萧条的可能性。他们长期沉浸在了价格、价值的争论,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的分析,应用了大量的高级数学工具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来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算,结果是陷入了可怜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中,造成了微观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极大忽视,根本没有对一些更加重大的经济学课题给与关注,如经济危机,失业,通货膨胀等。其中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众多的优秀的微观经济学家对重大的宏观经济现象变得集体失语了,他们根本无法对一些关系国家利益,关系社会民生的经济现象给与合理的解释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如面对前所未有的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面对高达20%以上的失业率,面对国民产出下降30%的严重局面,饱受微观经济学长期熏陶的经济学家们就根本无法理解非自愿失业大规模存在的原因,因为在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分析中,根本就没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有的只是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在价格的调节作用下,总是会很快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可残酷的社会现实却与美妙的微观经济理论是根本相违背的,面对大众的质疑和询问,他们只好喃喃自语什么,市场会很快自动恢复均衡的苍白言论。而其中最为杰出的微观经济学家之一的庇古竟然提出,失业率高是因为工人工资过高引起的,因此只有大幅度降低工人的工资,才能减少失业率的可笑观点。幸好伟大的凯恩斯先生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正式创造了宏观经济学,指出了非自愿失业大量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从而挽救了资本主义的命运,挽救了市场经济的命运,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可以毋庸置疑地说没有宏观经济学,可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早就不存在了。
二、 微观经济学整个演绎体系的假设前提并不可靠
众所周知,微观经济的体系可以说是相当的逻辑化,相当的严密,精细。但是不论你的推理过程是多么的符合逻辑,多么的严密,可是假如你的假设前提根本就不完全可靠,那么你推演出的整个逻辑框架就像是立于浮沙之上,摇摇欲坠。问题的症结在于微观经济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微观经济学在其“前提—推论”范式中,最起码有两个矛盾要解决。
首先,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在验证上存在极大困难,如经济人、厂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等等前提。这些前提的产生大多是通过“内省”的方式,验证上存在独特的困难。其次,“前提—推论”整个命题的验证只能是一种经验方式,而不是实验方式,在多数情形下无法人为进行控制,因而在证伪方面存在特殊的困难。
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假定都是通过抽象演绎的方法得出的,因而带有先验色彩。这些假定与现实中情况常常是不相符的,不相符的程度有时甚至会非常强烈,结果必然是对抽象前提的怀疑。微观经济学基本前提的动摇便意味着微观经济学大厦的倾覆,因此,微观经济学家不得不采用了种种方式为其学说进行辩护。弗里德曼对这一问题采取了简单工具主义的态度。他承认对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进行检验的必要性,但这种对前提的检验与对预言的检验是不同的,仅仅是作为对预言检验的一个补充,并进一步认为,前提保持一定的抽象性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前提的不现实性甚至可以成为理论的优点。
但是一个逻辑推理的假设前提根就不现实,对于它的结论的正确性自然就会缺乏可靠性,对于整个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正确性,我们自然也会表示极大的怀疑。而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相反,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依靠的是归纳的方法建立的,依靠的是对实际经济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因此它的理论体系必然不如微观经济学那么严密,精细,但它的理论体系,虽显得有点凌乱,可不像微观经济学从某些公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推得出来的理论体系,它不是来自内省,而是来自对于外在宏观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规律总结,比如在宏观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食品消费支出下降的恩格尔现象等等。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是独立的,而不是从某些共同的假设前提出发推理出来,因而某个具体的宏观经济理论的错误,根本无碍于整个宏观经济学大厦的稳定和科学性。
我们只要随便翻开一本中级微观经济教科书,看到里面充斥大量的高级数学公式和推理过程,不竟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一本经济学课本还是数学教科书?也许只有工具的复杂、困难才能更好地掩饰内容上的苍白、空洞、贫乏吧。况且在你花费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微观经济学后,你还是会发现自己对于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依然是处于一无所知的地步,可见学习微观经济学,只会把人给学傻了。也许有人会说,不理解微观个体的行为,怎么来宏观经济现象呢?宏观经济现象不就是一个个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总体表现吗?是的,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我们要知道目前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并无多大联系,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逻辑推论的结果,它的理论是完全独立于目前的微观经济学的,凯恩斯正是出于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极大不满,认为它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才另辟途径,创造了宏观经济学。也许现在的宏观经济学还缺乏适当的微观分析基础,还需要独创自己的微观理论,使得微观,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可以完美地融合为一体,但是这样的微观分析理论也是与现在的以新古典分析范式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没有多少关系。
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受到新古典派经济学熏陶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当面临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现实问题时,不得不向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挑战。他明确指出:"正如它在过去一百年中所做的那样,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古典学派的理论支配着我这一代的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而我自己也是被这种传统思想哺育出来的。我将要进行争辩,说明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通常的情况。古典学派所假设的情况是各种可能的均衡状态中的一个极端之点。此外,古典理论所假设的特殊情况的属性恰恰不能代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社会所含有的属性。结果,如果我们企图把古典理论应用于来自经验中的事实的话,它的教育会把人们引人歧途,而且会导致出灾难性的后果。"。凯恩斯的这番话鲜明地到出了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严重不足之处。况且要想总结台风运动的规律,总不必一定要等到仔细研究,彻底了解单个空气微粒的运动行为后,才能把它们汇总得出台风的运动规律吧。
因此,学习经济学只要认真学习宏观经济学就可以,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们同样可以来思考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分析构成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个体行为,先宏观,后微观,这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它根本不同于先微观,后宏观的微观经济学。以新古典分析范式为主要基础的微观经济学的那一套理论体系除了把人的脑子学傻,学呆,远离社会现实之外,并无多大的其它作用。 最后用
我不排斥微观经济学,但有一点排斥微观的分析,用很多数学,确实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可是现实世界难以用这么点数学公式表达,但是排斥现在的微观经济学就不能赞同了
亏楼主还是高中生级别的呢,怎么会发表出这样的言论?
1、经济学理论永远不能被证明(proven),只能是被证实(confirmed)。
2、经济学分析没有微观与宏观之分,尽管这样编教材还不错。
假如Steven Cheung看到你的言论,会很伤心的,呵呵
1、经济学理论永远不能被证明(proven),只能是被证实(confirmed)。
证明和证实有很大区别么?
原来只听说过科学理论不能被证明,只能被证伪……
证明和证实有很大区别么?
原来只听说过科学理论不能被证明,只能被证伪……
有道理,如果一个理论不能被成功的应用,那我们研究它干什么?理论被应用的过程就是被证明或被证伪的过程,而不是找借口说理论如何如何。
呵呵,lz故意抛砖引玉,让大家多回帖,苦心也,想来能写这么多原创的人又怎能如此无知,有用的东西会被历史所证明,微观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可以去修正,一门科学就是这样的.
不过我也很同意lz的观点,那么多生搬硬套的数学证明的确使得经济学变了味道,不过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有其逻辑上的严谨,数学同样也是一种语言,高水平的经济学家如过仅仅能讲讲供求那岂不是真成了笑话里面的那个鹦鹉了,对社会问题的解释需要的是经济学者破迷雾,怎么能如此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而推广到大众(经济理性广化),就是是经济学给广大经济学者们留下的难题
初学经济学,不甚明了。
但我们总发现,其实不仅仅是在微观经济学当中有不可证实的假设前提,其他众多的社会科学理论其实都大多包含对人的假设,这些假设并不妨碍理论的现实解释力,虽然它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
否则,假若正如楼主所料,微观经济学因此而一无是处的话,恐怕宏观经济学也不尽然。
亏楼主还是高中生级别的呢,怎么会发表出这样的言论?
1、经济学理论永远不能被证明(proven),只能是被证实(confirmed)。
2、经济学分析没有微观与宏观之分,尽管这样编教材还不错。
假如Steven Cheung看到你的言论,会很伤心的,呵呵
基本同意您的观点。1点的英语原文是 a theory can not be proved but be confirmed,就是卡尔 波普的证伪主义的核心。楼上有人不明白的参考 马克 布劳格写的《经济学方法论》。
楼主根本就是“满瓶不动半瓶摇”,不懂微观经济理论——价格理论,敢说自己懂经济学?这是我在这个坛子见过的最荒谬的言论了。
且不说很多经济学家不认为存在所谓的微观与宏观之分,单就目前经济学的发展成熟程度以及应用范围,微观经济学远远超出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金融、财务、制度分析、贸易得到了广泛有效的应用。
试问宏观经济学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呢?仅仅一个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及其后果就够大家去争论的了!
微观经济学数学化是经济学家们追求“精确”的后果,但这不必然损害了微观经济学的有效性,反而发展了经济学的表达方式。看不懂数学表达的大可不必理会,因为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熟练掌握数学方法的,恭喜,你有了一张复杂游戏俱乐部的入场券~
至于经济学的假设前提的真实性问题,前人们已经充分讨论了,还是参考马克 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
楼主真的很无聊,如果是转贴的话。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微观,没有微观经济学而单独用宏观,如果想作研究,在目前的经济学界是办不到的,现在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为目前的宏观经济学找到微观基础,否则,就是建立在空想基础之上的.
其实微观经济学中引入数学工具并不是把理论搞得很复杂,搞得脱离了现实;而是把现实简化,系统化。数学工具跟经济现象相比是简单的,经济学现象是多么复杂的啊,要是不简化,有谁能做出分析?
譬如解牛的庖丁,一般人只看到他的刀功了得,以为自己把刀练好就可以像他一样游刃有余的解牛了。岂不知真正的学问是对牛的了解。但是也不能说我们一心研究牛的组织结构、活动机理,随便拿一块石头就可以像庖丁一样解牛了。锋利的工具还是很必要的。
练刀是一方面,研究牛的结构是另一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当然也不排除练到最高境界,手中无刀,心中有刀。不管牛有多复杂,举手投足就可解决——神往中!
微观和宏观仅仅是编教材是为了方便才分开的吧,要学经济学应该从基础学起吧,不学微观,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容易掌握。这样学的经济学有用吗?
高老先生就一弯腰摇晃之老头子,他没有说过过头话吧?老兄,你听过、听说过他说过过头话?
兄弟的意思是说,成熟点。
楼主完全是瞎扯,殊不知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要想深刻的理解宏观经济理论,认识宏观现象,并向楼主所说“提出政策建议”,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漏洞百出。所有的政策建议都是有一定的理论背景的,有前提的。另外所有的宏观现象都是由众多的微观个体组成,消费者和厂商,这对于宏观经济学至关重要,不然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发展到后来开始关注它的微观基础,最有说服力的宏观解释是以对微观个体的充分研究为基础的。
楼主水平真的有限,不要再闹笑话了,好好学习学习,那才是关键,现在还不是你出来说话的时候!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