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51 3
2007-04-15
4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只剩下了68.7亿美元。而在2月份,这个数据是237.57亿美元。业内一些专家分析,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抢出口”是贸易顺差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个在纺织服装界沸沸扬扬的传言:“服装出口退税将从4月15日起下调2个百分点。”
  这个传言从今年一月初开始蔓延,超出了纺织服装出口界。
  海关记录了他们的活动轨迹:3月份,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只剩下了68.7亿美元,比上月锐减70%。而在2月份,这个数据是237.57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9.7倍。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导演了这场大起大落的游戏。
  
  抢出来的顺差
  “3月份出口增幅下降,更大的可能,是大量行业由于事先预计政府会在4月之前又一次调整出口退税,而在年初抢关出口,而透支了3月的出口能力。”4月11日,一位纺织业界的分析师对记者说,“这一点在纺织服装行业,可能尤为突出。”
  所谓“抢出口”,就是企业加快接单和出口的速度。从理论上来讲,服装并不是一个适宜于“抢”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季节性太强。“你每个时候能拿到的订单是一定的,这个行业都是靠订单,而不是看自己的生产能力来决定生产。”一位中国南方的纺织品企业管理人员说。
  但是,他透露说,他的公司仍然有一些办法来加快出口速度,其中包括对已经接下的单提前交货。现在公司已经加班加点,希望能够尽量能在4月15日这个传说中的出口退税调整时间之前,出口尽量多的产品,否则,企业将不得不面临2%的利润损失。
  “即便是青岛即发、江苏三友这样的较大的纺织企业,都会选择‘抢出口’来减少损失。”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业内通行的做法。”
  无论是增加出口的量,还是提高出口的价,最后都是一个结果:中国服装出口显著上涨。
  于是,今年1-2月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增长39.87%,其中2月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74.22亿美元,同比增加79.41%。
  “太高了。”4月9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对记者说,连续几年数字来看,中国纺织品正常的月出口增长率大约应该在20%左右。
  抢出口,导致了贸易顺差的扩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纺织行业产生顺差216.20亿美元,占同期全国贸易顺差总量的54%。
  
  传言季节生存法则
  抢出口浪潮,缘于出口退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政府部门对“服装出口退税下调2个百分点”的说法既没有表示肯定,也没有否认。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龙生说,“我觉得国家肯定有这方面的政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我们在这行做了这么长时间,当然自己会有一个判断。”北京市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张薇说,“比如为什么大家会估计4月15日,因为从以前的经验看,如果有重大的调整政策,一般会在春季广交会之前出台,否则企业没有办法签单。”
  大部分纺织企业依据的经验来自去年夏天。从去年自4、5月份起,有关大批产品出口退税将调整的消息开始出现,一开始的传言就是:纺织服装将下调两个百分点。
  7月1日、7月20日、8月1日……一个个传言中的时间点过去了,政府并无动静。甚至还不时传出否认的说法。
  那是令纺织行业如坐针毡的一个夏天,不少企业上半年已经“抢”了出口、提了价格,已经在和客户的合同里加上了各种附加条款,却迟迟不见政策出台。“那时,在北京的纺织企业不得不指定专门人手,负责跟踪或者与政府部门联络有关政策信息。”当时一位纺织行业协会的人士回忆说,“大一点的企业都专门设了两套班子,一个专门跟输欧、输美配额发放,一个专门跟出口退税调整。”
  眼看夏天即将结束,出口退税下调仍按兵未动。一部分企业开始趋向乐观,看来之前的传言确实是假消息了。
  然而就在这时,风云突变。
  9月14日晚间,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突然在网上发出财税〔2006〕139号文,宣布上千种产品出口退税调整信息,其中,“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两个百分点”成为现实。
  匆匆忙忙出台的139号文一开始并没有给企业以缓冲期,后来在全国外贸企业的激烈反弹下,才给出3个月的时间。
  从此,对于一切出口退税下调的传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成为了纺织业界“用鲜血换来的坚定信念”。在他们看来,政府部门的各种澄清和否认都不足信,事实一再证明,那些一开始就对传言选择了相信的企业往往笑到最后。
  张薇承认,尽管去年服装幸运地逃过了出口退税下调的行列,但是她公司的服装已经提了两个百分点的价,并且不打算降回来。这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从139号文发出之后,她就不断从各个渠道得到消息,“服装出口退税还要降”。
  陆龙生说,从去年开始,他不再让手下的业务员接3个月以上的单,即便流失一部分订单也在所不惜,“风险实在太大了,无论是人民币汇率的风险,还是出口退税调整的风险,服装都是一个微利行业,很难承受”。
  根据纺织行业分析师马新征的估计,这次服装出口退税如果下调两个百分点,中国服装出口将损失30亿美元利润,同时,上游的棉纺行业也将连带损失16亿美元利润。
  
  失声的行业
  今年的出口退税调整似乎比去年还要扑朔迷离。国税总局官员说:“一切以文件为准。”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4月9日说:“下一步将根据市场变化做决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说,没有政府部门曾经就此咨询过他们的意见;而发改委产业司的一份文件则暗示说,存在下调可能。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这又是一道换汤不换药的谜语,不同的谜面,相同的谜底。
  大部分企业选择了默默地持续开工加班,争取在4月15日之前多出口,而不是进一步向有关政府部门、商业协会证实相关的消息,或是反映自己的意见。听天由命的情绪在行业中蔓延。
  “毕竟商会不是权威政府部门,所以我想他们很难发布相关的消息。”余后生说。铜牛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会员之一,但余后生表示,他的企业没有就出口退税问题向商会咨询过。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信息,目前国内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占到65%。对于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这样有着浓厚官方背景的组织,可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代言人,他们宁可从一个个网站、报纸、电视新闻上,去寻找出口退税调整的蛛丝马迹。
  “去年发改委、财政部曾经向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咨询过纺织品出口退税的下调方案,虽然当时商会明确表示不同意下调,但也没有向会员企业通报此事。”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会员企业向记者表示。
  “政府部门总是指责我们中小企业抢出口是扰乱外贸秩序,你政策不稳定,不明朗,我们不抢又怎么生存?”一位纺织业内人士向记者抱怨说。
  余后生认为,如果有可能,谁也并不愿意选择“抢出口”的方式,因为这样只不过是在上半年透支下半年的订单需求,即使能够避过出口退税这一关,自身的生产经营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余后生说,由于铜牛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拥有一定议价能力,所以每当他们对未来的风险有了估计,就会和国外客户商量,提高一定价格,或者在合同中注明相关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15 09:22:00

3月顺差暂降难解中美贸易纷争

尽管中国做出一系列努力希望能够降低顺差,短期内也无法改变美国国会的强硬态度。目前中国方面首选是希望通过5月下旬的中美第二届战略经济对话,来缓解两国贸易间紧张的局势。
  
  68.69亿美元,继中国外贸顺差在今年2月创下237.6亿美元的惊人纪录之后,在3月却急速回落,跌至去年3月以来的最低谷。这是中国海关4月10日发布的数据。
  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中国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增长温和及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原有趋势。据商务部一位高级官员4月10日透露:商务部对2007年中国外贸形势的估计是:出口预计增长25%左右,进口尽力争取增长20%左右。
  如果按照这一增长速度,中国2007年的出口总量将会突破12000亿美元,进口接近9500亿美元。两者相抵,全年顺差将超过2500亿美元。
  专家据此分析,几周来备受瞩目的中美间紧张的贸易关系,可能会更加严峻。
  
  3月顺差暂降难破中美贸易僵局
  3月贸易顺差不到70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最大原因在于3月出口同比增幅仅为6.9%,自2002年3月以来,中国外贸出口的单月增幅从未下过两位数。
  海关提供的出口主要商品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政府去年9月开始,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等一系列措施收紧能源资源产品出口的政策,已有成效。3月,中国出口煤下降34.3%,出口原油下降73.2%,出口未锻轧铝下降41.2%。一位商务部官员表示,今年中国进口煤首次超过了出口,是一件好事。
  但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表示,单月出口疲软无法预示未来走势,3月出口增幅下降,更大的可能是大量行业由于事先预计政府会在4月之前又一次调整出口退税,而在年初抢关出口,从而透支了3月的出口能力,这一点在纺织服装行业尤为突出。
  尽管3月的贸易顺差不到70亿,但是由于前两个月的巨额数字,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顺差总计464.38亿美元,仍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9.3%。中国减少顺差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根据中国方面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34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2%。尽管增幅不大,但是仍然难以降低美国国内越来越强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4月初,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雷文凯来华访问时曾表示,美国将从5方面来解决两国贸易存在的问题:双边对话、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商贸联委会等机制、贸易救济措施和美国自己的出口促进。
  4月9日,美国使出了其中的一种: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当天宣布,美国将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和出版物市场准入问题两个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令美国目前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和中国政府的官司达到4起。
  施瓦布提出,中国对于盗版侵权产品的量刑标准太低,此前,美国方面多次在和中国政府的双边会谈中提出,希望降低生产盗版产品的量刑门槛,并且扫清惩治侵权盗版问题的相关障碍。
  目前,中国方面沿用的是2004年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达到刑事案件的标准是:假冒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假冒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给专利持有人造成5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侵犯著作权商品违法所得数额3万元以上,并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发行1000张以上产品。
  不过,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每年已经有一千多名罪犯因为盗版侵权问题被判刑。所以2004年的司法解释完全已经够用,只是它的威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已。”
  
  政治原因大于顺差风险
  “对美国来说,贸易逆差是一个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政治原因。”曾任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的Rita Hayes,在4月10日举行的“2007年国际贸易争端形势分析会”上表示。
  一位中国商务部官员透露,目前由于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高涨,中美之间的贸易形势相当严峻。自1月新国会就任以来,参议两院提出的针对中国贸易,或者主要针对中国贸易的提案已经达到15个之多。同时中国官员感到,美国政府做出的有关决定,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取向也越来越明显。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中国铜版纸案。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商务部对这个案子是“不得不立,不得不判”。因为当时美国国会的态度是“如果商务部没有权限立案,那么国会就制定法律给予商务部权力;如果商务部无法立案,那么国会就修订有关法律,令案件成立”。
  因此,尽管中国做出一系列努力希望能够降低顺差,短期内也无法改变美国国会的强硬态度。
  目前中国方面首选是希望通过5月下旬的中美第二届战略经济对话,来缓解两国间紧张的局势。
  但在铜版纸案等具体问题上,中国政府并未让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说,在铜版纸案中,中国政府认为美国的做法既违犯了美国国内法,也违反了WTO规定,因此保留一切法律诉讼权利。据有关官员透露,在美国商务部终裁结果出台之后,中国可能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19:49:00

我想知道的是,这个是今年的数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0:01:00
吓了我一跳,原来是去年的,不过,现在估计美国国会就更强硬的扩大出口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