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9873 9
2005-04-05

那天去打羽毛球,球馆老板很好玩,没读多少书,但问了一个问题挺专业:厦门市与泉州市GDP差不多,为什么厦门市的税收收入比泉州市多了很多?各位觉得应该如何向他解释?

我当时给他的解释是前面的厦门市税负比较中,而且政府奉行的是大政府策略,目标是富政府而穷市民;泉州则相反,市民收入较高,但政府收入有限。因此,厦门比泉州漂亮多了,也造就了厦门联合国人居奖的称号。二者各有利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4-5 08:51:00

恐怕没那么简单,中国实行的是分税制,其中国税是大头而且地方很难控制,地税一块恐怕也不是地方政府可以随意增加税收的(而且税收的支出也并不是如你所想的那样可以由地方政府随意而定的,一个例子,上海有钱却不能随便给公务员加工资),因此你的批评肯定有失公平。

一个问题是GDP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应该呈正比,但那是理论。

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厦门与泉州的税基不同(如来自流动人口和旅游收入的税收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1 20:33:00
企业所得税跟企业盈利水平有关,个人所得税跟纳税人的所在的超额额度有关,印花税跟纳税项目和合同等金额有关,房产税跟房产是否是自用和房产原值有关,增值税跟增值额度有关,营业税跟项目和营业额有关等等.所有税收都跟税务人的业务水平和征收力度有关.不有就是根地方的免抵退政策和税源等具体情况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4:52:00
高效益带来国税“双百亿”(图)
(2004-12-22 08:26:10)

核心提示

截至2004年12月16 日,厦门国税部门当年组织税收收入突破100亿元,办理出口退税突破100亿元。这是厦门国税史上的首个“双百亿”,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两大突破。在被公认为面积小、人口少、经济规模不大的土地上取得的“双百亿”,为厦门税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绚丽篇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双百亿”或来之于厦门经济,或回归于厦门经济,都是全市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厦门经济效益的体现,也是厦门提升经济效益的动力。

国税人的热情服务换来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热情。

征税百亿:效益带来税收高回报

首个税收收入100亿是怎样来的?市国税局工作人员说,经济状况、纳税意识、征收效率是决定税收入库数的重要因素。值得骄傲的是,在厦门特区,这三者实现了最佳融合。

经济效益奠定税源基础

2004年,厦门市GDP预计为875亿元,论规模还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厦门市人口仅有141万,人均GDP达6.2万元;厦门市土地面积只有156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创造的国税收入为642万元。这一系列人均数据表明,厦门市的经济运行质量高。这是厦门市真正的优势所在。

效益优势来自厦门市领导的深思熟虑。受行政区划与地域面积制约,在“做大”与“做强”的两大选项之中,厦门市领导选择了“做强”,把工作着眼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发展后劲上,坚持积蓄后劲,讲求效益。

一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十分赞赏厦门市的发展思路。他认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服务意识与创新机制等因素造就了“厦门模式”——“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城市经营发展路子:厦门市以占全省1.3%的土地面积,占全省4%的居民人口,创造了占全省13%的GDP,创造了占全省27%的财政收入。其中财政占比是GDP占比的两倍!这就是效益,这就是优质。而这种 “厦门模式”,也决定了厦门国税征收工作的鲜明特色。

特色一:政府引进优质外资企业,涉外税收独占半壁江山。2004年涉外税收预计达54.60亿元,占全部税收入库数的54.29%。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0多家落户厦门。优质外企的良好表现为厦门市经济的效益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厦门税收提供了大半税源。

特色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引来增值税额快速增长。2004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增收超千万元的有16户,共计增收7.37亿元,占增值税增收额的83%。以计算机、视听电子和感光材料等为主的厦华电子、灿坤家电、戴尔电脑、夏新数字等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都是有高附加值、产生高增值税的知名品牌。优质企业带来的效益优势,推动了税收增长。

特色三:企业经济效益好,引来企业所得税大幅攀升。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晴雨表,其数额之大小是衡量城市经济效益的直接标尺。2004年,厦门市国税部门征收企业所得税达18.45亿元,占全部入库数之18.35 %。仅外企所得税增收超过千万元的就有7户,占外企所得税增收的60.77%。

文化效益造就纳税诚信

一位外来考察的税务人员感慨地说:在厦门,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还是进入公司工厂,都会感受到强烈的文明氛围,都会领略到纯正向上的民风民俗。而这些,都将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全市各内外资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将真真切切地转化为诚信纳税的行动。厦门国税局认同这一观点。

统计数据表明,厦门国税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中,有99%来自全市纳税人的自觉申报;税务案件逐年减少,恶意偷抗骗案件明显走低;按时足额缴交税收的A级纳税户在不断增加。

从经济到税收到财政,其间有个纳税意识问题。如果每笔税收都等待税务机关去催缴,如果每笔账目都需要税务机关去稽查,那么,税收工作的效率就要大打折扣。厦门国税系统只有736名工作人员,人均征税达1400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这与广大纳税人如时申报、如实申报密不可分。办税大厅工作人员说,此类事例多得数不胜数。

据统计,厦门市的欠税率远低于全国水平。在国税人心目中,厦门市的纳税人是可敬的。他们是百亿税收的真正创造者。

征管效益确保应收尽收

一个“税”字,把征税人、纳税人和用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集体与个人三方利益在这里聚焦。厦门国税人努力在“征税”与“纳税”的关系中寻找和谐,构建温和如春的征纳关系。

为方便纳税人,厦门国税机关费尽了心思。进入国税办税大厅,扑面而来的是优质服务的温馨:“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结、12366国税咨询热线、96966国税电话申报、国税因特网站、自动声讯查询系统、节假日发票购买预约制、认证预约制、首问负责制、联合办公制、服务承诺制……服务持续 “升温”、效率不断“提速”。国税人的热情服务换回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热情。

对新注册企业尤其是新引进的大企业,厦门国税机关总是打开“绿色通道”。国际性大公司麦德龙到厦门后,整个税务登记环节,包括受理、核实、审批、打印证件等事项一气呵成,不到一小时就办妥。发票审核环节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发票样式、内容、纸质以及企业衔头的审核与修改,完成条形码与数字号码的校验关系并确认。

今年3月,厦门市国税局开通网上申报纳税、网上认证系统。这个系统采用无客户端方式推进网上申报纳税和网上认证,纳税人无须缴纳任何费用,只要使用IE5.5浏览器就可上网办理涉税事宜。

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征管效益,正是这三者的完美融合,创造了入库税收百亿的辉煌。

退税百亿:效率再造经济效益

厦门是口岸城市,港口优势必然造就外贸优势。而浩大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也使厦门出口退税的规模急剧扩大。2004年,市国税系统办理当年所有出口退税业务,加上兑现历年欠退税52.69亿元,总计办理出口退税超过100亿元。

扩大出口可以拉动经济。10年来,全市GDP年均递增18.2%,其中,出口对厦门市GDP增长贡献率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根据粗略计算,这10个百分点可以产生24亿元的税收,其中13亿元是厦门市的可支配财力。外贸出口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和优化经济效益的贡献可见一斑。

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出口退税,引中央资金注入地方经济,则可再造经济效益。如果退税及时、便捷,则退税资金很快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利于企业发展;相反,如果退税滞后,欠退税数额大,则受资金制约,拖经济建设的后腿。2004年,当年退税任务与清退历年积欠,总数达百亿元之多。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额,这是一股再造效益的强大动力。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老账要还”。这是一个重要历史机遇,应刻不容缓,高速办理。为加快清算历年出口欠退税进度,退税部门实施预申报,预录入办法,采取拆单申报等灵活措施,简化工作环节,缩短审核周期,减少退税单证待审时间,保证在出口企业申报单证和信息完备的情况下,即时受理、即时审核审批、即时办理退库。他们加强对企业清算数与申报数的对比,对出现差额的企业逐户核实,分析原因,帮助解决。在有限的规定时间里,退税人员以每人每天开具400份退税单的速度工作着。终于,在4月10日时限之前,历年积压的52.69亿元出口欠退税款全额退还给上千家企业,在全国率先结束出口欠退税历史。

“新账不欠”同样不容耽搁时间,必须快捷办理,否则出口企业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厦门国税局急企业之所急,毅然调换了税企之间的位置,由“企业催退税”变为“催企业退税”。为此,他们自创了“内外夹击”战术。“内夹击”——退税人员主动追踪分析对比出口企业前后年份的业务表现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查,电话提醒,专人催报;同时开辟出口退税电子查询区,出口企业只要输入该企业代码,即可自助查询包括关单电子信息、核销单电子信息、税票信息、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信息在内的四种出口退税申报必须的电子信息是否到位。“外夹击”——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国税网站等媒体向出口企业传递信息,提醒企业注意及时退税,尽快将国家优惠政策化为现实效益。另一方面,与贸发委、海关等部门沟通,借助他们的资源,加速出口退税进程。退税人员的一番苦心,终于换来百亿元资金进入企业的良好结果。

经济效益造就了税收规模,而退税效率,再造了经济效益。

这篇文章就比较全面地回答了楼主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4:57:00

“以港立市”创造厦门税收增长新契机

中共厦门市第八次党代会正式提出要将厦门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宏伟目标,随后更进一步提出“以港立市”的总体构想,一方面,使厦门的后方疏运能力大大加强,与腹地的关系更密切;另一方面,大容量的港口使厦门与世界各大港口的交通运输便捷,使厦门广义的腹地大大扩张,港口的龙头地位将更加显著。去年由“三港”(海港、空港、信息港)相关产业缴纳的地方税收已逾2亿元,比1997年增长12.85%。在“以港立市”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厦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市政工程仙岳山隧道,环岛路工程,海沧大桥施工,东渡港三期工程,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等,这一系列的工程已成为税收新的增长点,总概算为28.74亿元的海沧大桥工程1998年已超1000万元的税费收人;总投资预计14.39亿元的国际会展中心,1999年也将成为税收大户;预计到2002年上半年可完工投入使用的东渡港三期工程,按目前估计的年吞吐量情况每年可增收6000万元,将带来200万元的税收。 在“三港”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几家大企业在“以港立市”的促进下发展势态总体良好。厦门港务局等9家港务、船务机构1998年所缴地税比1997年增长14.8%。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等4家航空企业1998年所缴地税比1997增长6.11%。“三港”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邮电通讯业,1998年全行业所缴地税比1997年增长23.16%,其中厦门邮电局等4家邮政电讯机构增长21.51%。

“以港立市”政策使厦门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地税快速而稳定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5:03:00
厦门市税收在出租房流失
WWW.china-house.com 2004-02-23 来源:厦门日报 
页面功能 【字体: 】 【打印】 【关闭

  厦门出租房税收流失有多少?这是一个连主管部门和业内人士也难以说清楚的数字。去年以来,我市实施了出租房屋税收征管方式的改革,使得2003年私房出租税收在上年的基础上增长了30%。但是,总体上来说,房屋租赁业仍然成为厦门税收一个不小的漏洞。   现状:有多少房东没纳税很难确定   在厦门的50万流动人口中,除了部分学生以及工人由学校和企业提供住房外,绝大部分人必须租房,这直接导致厦门房屋租赁业的持续升温。   而拥有多处房产的人生活很“惬意”,因为私房出租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稳定的收入。那么,到底有多少房东没有依法纳税呢?记者跑了几个部门,试图得到比较准确的数字,可是,谁都无法提供,就连业内人士估算出来的数字,也被明确告知只是一种猜测。   据统计,2002年以前,出租私房,根据不同情况应分别缴纳营业税、城市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合计后的整体税率约为17%至20%。过高的税率和过多的税种,让一些本来想守法经营的房东望而却步,同时,这也成了一些原本就不想依法纳税的人偷逃税的借口。   市地税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2年,我市缴纳私房出租税收的仅有10000余户,去年,猛增到近15000户。市地税局的工作人员说,一方面是因为有关部门加大了税收宣传的力度,增强了房东们的纳税意识;另一方面,是因为简化征收规定,适当降低了税负的缘故。   对策:征管模式创新与租赁双方自律是关键   去年4月1日,我市对私房出租综合税额进行全面下调,纳税手续也大大简化。但是,“降负”并不能完全杜绝“黑租”现象,仍然有不少房东与承租人避开政府监管私自交易。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租房不纳税现象相当严重。除了那些需要发票计入经营成本的企业用房以及那些“目标太大”的店面、工厂,相当多的住宅通过中介,进行着一桩一桩的房屋租赁“黑色交易”。   私房“黑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郊原农民自建房,业主常常采取不登记或者多出租少登记等方式来逃避税收。另一类是商品房,业主采用“借用”名义变相出租,来逃避税收。在湖里区某村,税务干部曾经遇到尴尬:几乎家家是房东,而主动纳税的微乎其微。还有的业主以假“联营”、“承包”的形式规避税收,或者通过不签订合同或故意制造假合同,以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一个物业公司的经理根据自己的业务推算,房东纳税率不会超过50%。   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保证国家税收收入除了靠公民自律,也需要创新征管模式,同时适当降低税负。他介绍说,从去年4月1日起,私房出租委托各基层组织代征,并建立激励机制,这一做法已成为厦门市堵塞私房出租税收漏洞的一种有效方式,去年在全国作经验介绍,已被各地纷纷仿效。   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租赁科一位工作人员认为,租赁市场的规范更需要市场参与者的主动配合。他提醒,“黑租”不仅造成国家税费流失,本身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租赁双方发生纠纷,也难以通过法律渠道来寻求解决。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厦门市在营业税、城市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税收都跟税务人的业务水平和征收力度有关.还根地方的免抵退政策和税源等具体情况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