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449 1
2007-04-16
经常听人家说中国人很笨,人家微软公司生产软件出口到我们国家甚至有时候连碟片都没有,有的只有一个密码,而软件还要自己去网站上下载。而中国却大批大批的出口制造品,手工品和原材料。这样做耗费了我们的资源,污染了我们的环境。这样的说法乍看之下非常有道理,但是学过经济学的人都会有所怀疑的。
我们听到过西班牙人因为中国鞋商在西班牙大量的卖廉价鞋而发生贸易摩擦,我们也听到过美国人对于我们出口的纺织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或者进口配额,相同的事情在欧洲的其他地方也发生过不止一次。那么这里提出的问题就是,如果人家真的是因为不想生产那些耗能且污染环境的产品而把他们转移给了我们,那么为什么人家又要因为我们出口这些产品而和我们发生贸易争端呢?答案很明显,发生贸易争端是因为我们的商品的价格优势极为明显,使得他们的商品缺乏竞争力,而损害了他们本国相同产业人的利益。也就是说我们是靠竞争取得市场的,并非靠人家让给我们的。是人家在这些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里面竞争不过我们,而逐渐退出了这类的市场。
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的说法就是我们在生产这些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也许这里不适合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来解释。我们采用H--O模型来解释,是因为我们国家资源的禀赋决定了我们的出口商品的类型。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相对劳动力密集、相对资本和技术缺乏的国家。按照H--O模型的推论我们国家更应该生产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因为这类商品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具有比较优势。按照H--O模型的推演,如果我们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我们国家的相对富裕水平会达到美国的程度。这个推论也许听起来很好笑,但是模型推倒的结果确实是这样的。也许有人会怀疑模型的正确性,确实H--O模型受到过一些争议,尤其是曾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里昂提夫提出的里昂提夫悖论。但是占据国际经济学统治地位的H--O模型毕竟还是具有其不可磨灭的正确性的。这也是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承认的。所以按照上面所说的推论,我们国家的相对富裕水平接近美国是完全有可能的。上个世界的下半页日本的奇迹就证明这一点。
但是达到以上的推论是有条件的,也就是在H--O模型里面有三个基本的假设:1、各个国家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2、各个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不存在贸易壁垒。显然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现实之中都不能完全做到。但是这同时提供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我们国家一系列的努力靠近了这一目标,入世减少了贸易的壁垒加强了市场机制,通过优厚的政策引进海外的人才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所以,我们不要看不起我们目前所出口的产业商品和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会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国家的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的。
目前为止听到的最乐观的估计是2050年。
期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16 21:54:00

如果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2050年,到世界资源消耗待尽,工业结构发生转型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我想虽然现在我们可以尝到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好处,可毕竟模型忽略了很多的条件,比如资源的消耗级数增长.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许真的能让我们和美国一样强大.

未雨绸缪应该才是发展的必须.科学的发展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