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9059 25
2005-04-05

我们不是要定性地分析抵制日货的经济效应,而是分析一种消费者情绪对于消费结构乃至经济增长的关系。

如果考虑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爱国”因素,在促进民族产业的同时,对于消费者福利会有何种改善抑或没有改善?

有人知道这方面的研究吗?

顺便提倡一下:在努力学习经济学的同时,俺呼吁各位网友,抵制日货,爱用国货,从我做起,长久行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0 9:51: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4-5 19:58:00

在“理性”的框架下,如果“抵制”是无干预的自由选择,那么抵制必然改善“福利”。这是“显示偏好”。

不知道行为主义怎样定义“福利”,关注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5 20:19:00

在两种商品不同质的情况下,再加上售后服务的因素,国货好像性价比不高,偶不认为能改变消费者的福利,

至于对于经济增长,我认为是刺激内需的问题(价格相对较低),加上可以改善民族产业的利润率,我就像当然的认为会刺激国家经济增长。可以用博弈论来详细解释。这是个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5 23:44:00

产业的发展必须要通过竞争,民族企业要成为国际化企业更要竞争,但我们还是可以抵制日货的。利用偏好逆转来改变消费者行为,从而使竞争得于继续,日货还是照样抵制。

具体来说,“爱国”抵制日货这偏好不变,而且还要加强。同时引导消费集中在非“日货”上,这样就可以完成两种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7 08:32:00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完全可以协调抵制日货和改进福利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和国产货的性价比无关。比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心理账户模型,其中消费者可以分立评价两种物品:普通物品、日货。对普通物品,消费者按照通常的选择机制进行,但受到理性约束,可能出现各种消费领域中的问题,比如成瘾、攀比等;但是,通过心理账户,消费者在判断日货上能够节约理性,直接赋予其较低的效用权重,这样,可以把日货看成是厌恶品,消费越多,效用损失越大。结果,即使从新古典的角度,也可以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7 17:56:00
我是不太相信“情绪”这种东西会持续地对效用产生单方向的影响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