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492 5
2012-10-09
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人们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   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比较优势原理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于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都可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因之更大。
  在斯密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一国只要生产自己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交换即可。例如,甲国较为发达,呢绒和葡萄酒的生产较之乙国都有成本优势,但相比之下呢绒更有优势,于是甲国可以集中资源专门生产呢绒;乙国虽然两种商品的生产效率都不如甲国,但相对而言,生产葡萄酒的效果更好一些,于是乙国可以专门生产葡萄酒。甲国和乙国彼此进行交换,双方乃至整个社会都可以由此把“蛋糕”做得更大。后来,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其要素禀赋理论中进一步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缘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别,各国、各地区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根据这些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理论,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成功就在于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不失时机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也符合这一理论的基本逻辑:浙江民营企业在起始阶段选择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不高、资金需求不多、滚动发展能力较强的产业,而这些恰恰是浙江民营经济最初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内蒙古的一些知名企业,如伊利、蒙牛、草原兴发的产业特征,也充分反映了当地的资源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广泛存在,更是体现了我国经济在特定阶段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成本优势。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在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人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陷入或者陶醉于自己自然资源、成本或既有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能自拔。事实上,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因而会吸引更多的进入者。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地区、国家被这类产业所吸引时,人们很快就会发现,除了优势不断消失之外,还因为过多资产的投入而被套牢,其竞争优势也会日渐削弱乃至消失。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原理更多强调的是自然资源、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这样的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相对粗糙的时候起过重要作用。然而,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为核心的高级生产要素,则具有创新的功能。创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发展出可以替代日益短缺的初级生产要素的材料和能力,还可以提升品牌等无形资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这正是荷兰在气候上似乎并不适合花卉生产,却成了世界花卉王国;韩国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但其制造业却相当发达的原因。还有一些国家则是在传统生产要素还具有比较优势的时候,就及时走出了比较优势陷阱,提升了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应当在自主创新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些地区在完成了必要的积累之后,应视其产业状况,适时适度地走出传统的比较优势,造就和积累高级生产要素,提升经济增长模式。而在其他地区,比较优势原理依然是在面对市场作出选择时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也应尽可能地提升技术含量,打造知名品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9 23:46:58
亚当斯密啊,最近总是在听,神奇的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07:59:54
比较优势有动态的,有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是由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要素价格趋同化,体现在中国汇率不断升值,中国劳动力的成本或者说人均工资水平不断提升,动态的比较优势发展到最终,就是世界人均收入的均等化,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最终世界上将没有任何比较优势。静态的比较优势一方面是由人种或者说人口素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各国的自然资源决定的,它是基本上不变的,永远不会出现均等化,这样的比较优势永恒存在,从本质上是指种族优势或者自然资源的优势。林毅夫为什么提出来中国经济未来20年8%的高增长,就是因为这个静态的比较优势存在。中国人均GDP从十年前的150多位,到今天世界排名的90位,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同时发挥了作用。但是台湾基本上只有静态比较优势,所以世界排名是基本不变的,就是40位,这是人口素质的比较优势。把中国大陆的8%,放到20年后,我们就是台湾今天的人均GDP的收入,你看看很巧合吗,他就是这么算出来的。但是这个东西,是理论上的,中国解决不了贫富收入的差距,动态比较利益不是一个,彼此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0:07:54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0:14:46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2 22:50:34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数学分析与其漏洞(1)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898677-1-1.html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数学分析与其漏洞(2)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898753-1-1.html
摘自高广宇著《可以量化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