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 你为什么长不大?
——中国民营企业“短命现象”原因分析及扭转对策
李华刚
序 言
第一章: 民企案例——四位职业经理人的经历
第一节、 人事震荡风波
企业初创时,老总十分能够从谏如流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功臣们也就不再重要
第二节、 永远原地踏步
导致企业丧失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老板的专制独裁
永远不愿准时支付货款和工资
第三节、 无言的结局
老板把本来属于下属的权力揽走了
根本不兑现对入盟者的待遇承诺
第四节、 起死回生
家族化、地缘化的干部结构成了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
但是,公司正力求摆脱家族化,走向规范化
第五节、 小结
民营企业家大多不缺少才能,但却缺少一种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第二章:劣根性
第一节、 家族化企业
家族化企业实际上就是企业主家庭的一种扩大
家族化企业中难有清楚的黑白是非界限
家族化企业本身就决定了企业短命的厄运
第二节、 信誉缺乏症
民企老总大都精明,但缺少健全的人格
企业运作中最缺乏的就是契约和信誉精神
人格大小决定公司发展
第三节、 人格障碍
人格大小决定公司发展大小
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老总都存在着人格障碍
第四节、 企业家独裁现象
专制的结果是组织机能的萎缩和退化
民企老总们大都有一种自我崇拜心理
当企业只有一个思想时,企业距倒闭只有半年时间了
第五节、 民企老板先天不足
民企老板以社会边缘人士居多,先天性素质不高
很多民企业主是靠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机会而发迹起来,素质并未同时提高
第六节、 民企老总价值观念
往往用旧式思维去操作一场全新的业务与管理,结果必然失败
在企业现代化办公大楼背后,往往隐藏着封建的思想观念
第七节、 “人治”陋习
以中国企业目前员工素质来看,严格的制度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企业中更多的是人治陋习,而非制度和规则传统
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永远是牺牲品
第八节、 组织计划薄弱症
民营企业家大多很有智慧和天才,但却缺少必要的计划组织能力,很少能把事情落到实处
第九节、 封闭的心态
中国社会中有一种很强的自我封闭文化
民营企业家有一种很强的自我封闭心态
第十节、 反理性行为
一部分民企老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反理性倾向
反理性倾向是一种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都容易发生的公害
第十一节、 灰色企业文化
企业中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一切随老板好恶而定
很多民企中存在一种“黑暗压制力”
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黑暗压制力”
第十二节、战略迷失症
只谈“点子”、不谈“战略”
只考虑“现在”、不考虑“将来”
第十三节、心无定性
民企老总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心无定性”
决策通常是灵感型、即兴型,突如其来型
第十四节、士兵型将军
业务型老板永远忙于小事
“精于小、必废于大”
第三章: 民营企业家用人方式评论
第一节、 聘而不用
很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政策是“闲置”政策
民企老总最不愿意给人才的就是权力
第二节、 人才频繁流失现象
老板对人才有一种求全责备的心态,同时又不能虚怀若谷,于是导致企业人才频繁流失
很多民营企业老总对功臣的办法是兔死狗烹
第三节、 对人的怠慢和卑视
只要求员工奉献,却不愿意给员工以实际的利益
老板最鄙视的就是人才的个人意志和独立思想
第四章:弊端总结
第一节、 民营企业劣根性总结
浮躁有余、稳健不足;感情过甚、理性欠缺;拒绝规则化、制度化;思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某些老板行为方式与封建帝王颇为相似
第二节、民营企业究竟差在哪里?
一张“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比较一览表”将民营企业的所有缺陷表露无遗
第三节、文化障碍
传统儒家文化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桎桔
第四节、最终结论
民营企业家最缺乏的是一种人文思想、文化素养和理性思维
劣根性的成因在于:市场经济初期的不适应、文化传统、企业家素质偏低
第五章:民营企业闪光点
中国民营企业身上有一种倔强、奋进的可贵精神
没有一个国家的民营经济在20年内取得象中国民营企业这样的成绩
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向正规化、制度化、非家族化方面发展
第六章:冲出败局——给民营企业家的谏言
第一节、 请了解“文化”
精神决定外在,无形决定有形
民族生存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一种精神文化
第二节、请重视“企业文化”
决定企业发展成长的永远是文化
文化永远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
第三节、请尊重“人”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企业
企业成败取决于员工的首创精神是被压抑还是被鼓励
第四节 、从最基础做起
泰勒制仍然是民营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
少讲些主义、多做些实事
第五节 、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
两权合一的结构必然造成对企业最高当权者的盲从
第六节 摒弃家族化
家族成员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
第七节 民主与分权
大权独揽必然造成效率低下
第八节 变“人治”为“法冶”
正规化管理意味着规则的确立与执行
“严刑峻法”在现阶段对企业只有好处
第九节 诚信第一
企业的“钱”不是靠钱挣来的,是靠信誉挣来的
第十节、确立理性精神
理性战胜感情时,企业决策就正确
民营企业所有失败都是反理性行为的结果
第十一节、注重计划组织
计划高于策划、落实高于决策、执行高于创意
第十二节、战略设计
有战略才有前途
清晰正确的企业宗旨是战略的第一步
第七章:明天,中国民营企业将走向辉煌
社会繁荣进步的最大动力是中产阶级
中国中产阶级正在形成和崛起
中国民营企业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30—60年之后,民营企业家必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决定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附:关于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的一个设想——实施“曙光工程”
由政府牵头在各省重点大学设立专门以企业家为对象的“企业家MBA班”
用20年时间让全国50%以上的民营企业家接受一遍系统的工商管理教育,获得本科及研究生学历。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