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经济学有感(一)------人生均衡,生活的最大经济学要义
呵呵,学习经济学一年了,写点东西纪念一下~~~
一盏明灯,一杯可乐,无数个静夜阅读的日子,游离而散漫,自由而舒心。
读梁小民先生的《经济学内外》很久了,今天终于想写点什么,踌躇许久,首先写下了梁老在封底中的一段话“经济学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不是教人发财致富,经邦治国,而是教人正确对待人生的。把经济学作为人生哲学,才看得出那些技术分析工具背后的深刻思想。沉没成本其实是一种永不后悔的人生态度,最大化其实追求的是一种均衡与和谐”。
这真是很精彩的一段话,每次读起心里都有温暖,一种冥冥中暗合的默契。大学毕业后,经常反思教育、反思生活,于是发现,人终究是活在生活而不是教育的状态中。那么,任何一门学问,它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让个人生活更加幸福而愉快吧?每一种学习本身,都可以算作是自身边际生产力的投入了,那么我的收益在那里呢?随着知识的沉淀,学习知识的消费者效用也在递减的吧?那么,求学近二十载的我,终究能留下些什么呢?从经济学角度看我的学习,它的最优状态,之于我的生活层面,也是一种学以致用后生活状态的均衡和幸福了吧?学海无涯,生之有限,在千门万户的知识世界里,渴望着梁小民先生所说的那种“均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