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转帖]拿什么相信我们的未来
楼主
kesenye
1652
3
收藏
2007-04-21
张鸣:高校不破产,账单谁付?
2007-04-20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们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样的高速度,如此赶英超美,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年来,眼见得许多高校为扩招而贷款盖楼,贷了款,多招学生还贷,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作者: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是个出新闻的所在,不说则已,一说保险轰动。这回,新闻发言人又说话了,对于舆论担心高校会不会因高达2000多亿元的贷款还不上而导致破产的说法,发言人予以了驳斥,表示他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还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人数是世界之最,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贷款促进了高校的发展。言外之意,高校的贷款一是不得已,二是有益的。
当然,发言人的话还是有几分可信的,我们相信,高校,或者说大多数背负高额贷款的高校,是不可能破产的。答案很简单,公众和当初贷款的高校都相信,这个账国家早晚会背,也不得不背。高校贷款,原本就是一件非常暧昧的事情,高校又不是企业,没有赢利(除了极个别有赢利的校办企业之外),凭什么借的尽管借,放的大胆放。有的高校,比如吉林大学,一个学校贷款就达30亿元。难道大家认为高校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还贷?难道高校收取的学费,除了支付自己的运行成本外还有盈余,甚至很大的盈余可供支付巨额的贷款利息?
不错,高校贷款,并没有被人带回家去(中间有无腐败还很难说),的确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各个高校都建起来很多大楼。尽管在高校语境里,当年清华校长梅贻琦的“大楼”“大师”名言,大家耳熟能详,但大家却只冲着大楼下功夫。尽管这种大楼事业的发展,里面包含了不少夸张的成分,比如有些学校特别巍峨的校门,特别铺张的办公楼,但我们必须承认,高校毕竟发展了,至少规模得到了超常的扩张,不仅楼多了,楼里的人也多了。据统计,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从1998年的340万达到现在的2374余万,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陡然升为22%,平均每年增加20%。的确,我们已经拥有世界最多的大学生,而且是在8年内创造的奇迹。
是个人都知道,高校不是企业,教育不是经济,不能靠简单往里砸钱的办法,迅速扩张,扩大产出。世界名校耶鲁大学的校长说过,如果把耶鲁的学生数量增加一倍,那么学校得花三十年功夫,才能恢复现有的水平。也许,老美无法理解我们的发展速度,更无法理解我们的发展雄心。但是,无论如何,高校的发展,也不能比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还快,从1998年到2006年,中国GDP的增长平均不到10%,怎么高校的在校学生会每年平均增长20%?
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一直认为,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只有一个,教育不像政府和军队,可以下个命令改变一切,也不像企业,多投入,添条生产线,就可以高产出。教育就是慢工细活,百年树人,质量第一。我们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样的高速度,如此赶英超美,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年来,眼见得许多高校为扩招而贷款盖楼,贷了款,多招学生还贷,周而复始,没完没了,实在还不上,不是像浙江大学那样卖地,就是像吉林大学那样宣布无力还贷,最后,还是得国家背着,纳税人背着。
付出了如此巨大代价的国家和纳税人,如果能够得到合格的大学生,倒也值得,但是,每个毕业生,每个家长,甚至每个用人单位都知道,在这高校大跃进的几年里,学生的质量下降到了什么地步。从某种意义上说,仅仅为高校背账,还不是国家所要付出的主要部分,大量掏空了家底,读完大学却要失业的学生,其挫折感是没有读大学前的许多倍,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恐怕谁也难以精确估量。
高校,其实有比破产更重要、更严峻的事情,那就是高校的大跃进,而高校的贷款,实际上是为这列超速飞驰的列车添了燃料。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部的发言人没有起码的反躬自省,实在说不过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daveshang
2007-4-24 12:32:00
支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maochong
2007-4-25 09:11:00
支持,现在都在急功近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clykevin
2007-4-25 14:18:00
本次教育改革是当时总理直接管的。连教育部长都不能说什么,你怎么能要求一个小小的发言人会承认错误?别为难人了。
两个字,幼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设置出售贴,是为了维护正常运行的必要制度,禁止网友讨论!
求中国人民大学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的历年考博试题
[转帖]我敬佩张教授,他是一个好人
学生调侃求职压力:学经济我悲剧 学历史我脑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各专业2003年至2005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
警惕全民浮躁
高华:一个学者的坚守
国内多地官员财产公示试点遇“零投诉零异议”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学道会
经管在职研
创业论坛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热门文章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2000离散数学习题精解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数据、报告(2005-2023年)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