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39 1
2007-04-26
太多“关爱”让孤儿不知所措




南方周末   2007-04-26 16:32:59



  ■后续报道
  
  □本报记者 姚忆江
   
  编者按:4月5日,本报刊文《民工夫妻为何投江自杀》,讲述了陈正先夫妇因支付不起医药费,跳长江自杀的悲剧。报道刊发后,引发了公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反思,同时改变了陈正先之子陈泽彪的人生轨迹。但在孤儿命运“冰火两重天”的背后,留给人的是另一种思考。
    
  这个不幸的孩子,终于感到了温暖———
  一位杭州的退休职工寄来500元和一封信,“……如果还有什么困难,尽快告诉我……”她怕孩子回信花钱,信中附上了1.6元邮票;两位来自长沙的女孩,把2000元塞到陈泽彪奶奶的手中,悄然离去。而在这个孤儿家——湖北省公安县埠河镇万众村最差的房子里,每天都有人探望。其中包括湖北省卫生厅负责人、荆州市市长、公安县委书记等官员。
  因为领导的过问,陈泽彪现在被接到县医院免费治疗。“他是乙肝大三阳,耳朵里还长了个东西。”他的姑父江书义说。
  江书义将孩子备受关注归功于媒体。自3月起,《长江商报》、《南方周末》先后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而随着中央电视台等更多媒介的介入,对陈泽彪的关心甚至引起了纠纷。
  4月上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扶贫募捐专项办公室派人赶到公安县,希望把陈泽彪接到北京读书;北京新东方集团,也准备将陈泽彪和奶奶接到首都照顾。陈泽彪说,他很想出去。
  针对孩子即将“外流”,公安县埠河镇镇政府紧急开会,希望孩子不要离开,由镇政府全面负责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费用,直到他成人。“他在家乡会得到政府的深切关怀,在这里有亲情、有乡情。”镇政府官员劝陈泽彪的亲戚们。
  “政府现在压力很大。”埠河镇的干部私下里议论道。媒体的报道让吴仪获悉此事,作为分管卫生工作又十分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副总理,她要求基层彻底调查。
  荆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晓峰告诉本报记者,陈泽彪应得到农村孤儿救助,“得不到救助,我负责”。4月9日,孤儿证已经送到孩子家里。
  镇长李家彬则向江书义许诺:从现在起,陈泽彪到高中毕业所有的学费、生活费由镇政府解决;如果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前所有学费、生活费仍由政府负责。
  “原来爸爸妈妈在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现在有政府和好心人关心我,我一定好好学习,报答社会。”公安县人民医院病房里,不谙世事的陈泽彪在记者面前放声大哭———
  即使在他得知父母双亡时,也没有流过这么多眼泪。
  “在今天的农村,还有许多类似陈正先夫妇的家庭处于相似的境遇。”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说,“‘媒体曝光+领导批示’式的救济,只能解决个案。解决面广量大的某一类群体的问题,需要的是社会政策与制度的调控,让资源向弱势群体流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5 22:31:00
有人说政府"好大喜功",在这里我看到了"喜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