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团“和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广获认同,连续6年荣膺此称号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强调多样性的文化,强调人际和谐。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我们崇尚“和而不同”。什么叫“和而不同”?我们对它的理解是求同存异、和谐共生——就是包容。包容是我们南方报业的企业文化。
——钟广明
昨日,备受关注的“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结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揭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惠普、IBM、微软(中国)、西门子(中国)、三星(中国)、诺基亚(中国)、联想、上海通用汽车、珠海格力电器等25家著名企业获此项殊荣。
在昨日举行的颁奖盛典前夕,本次活动的主要评委、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此次获评的25家“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对其经营能力、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领导力、企业的公共影响力等6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在历经4个多月的反复筛选之后才评出的。
令人瞩目的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此项评选活动开启6年来六度入选的企业之一。何志毅教授称赞说,6年来只有6家企业一直在此榜单上“守住了营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便是其中之一,这份荣誉确实来之不易。他认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率先通过发展品牌战略、人才战略,无论是在稳把新闻品质还是提升经营能力上,无论是在积极实施舆论监督还是在自觉履行社会道义上,都为中国传媒业做出了表率,南方报业传媒集团6度获评“最受尊敬企业”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此外,活动主办单位负责人、《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不仅是该项榜单上的一棵“6年常青树”,同时也是6年来唯一连年入选的报业传媒企业。他说,作为媒体同行,对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取得的业绩深表钦佩。
在昨日的颁奖典礼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副主任、总经理钟广明接受了组委会颁发的奖杯,并介绍了南方报业崇尚“和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善于用人的管理之道和敢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包容是一种精神,包容是一种气质,包容是一种文化,包容是一种力量。当然包容也是一种责任。懂得包容,企业才能发展;懂得包容,企业才能受人尊敬。”当钟广明以此作结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南方”是一种理念,一种现象
总经理钟广明解密南方报业“受尊敬”之道
记者:南方报业能够连续6次入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来之不易。在您眼中,这份荣誉对于南方报业来说又是怎样的意义?
钟广明:这项荣誉的屡次取得,不是像有些评奖一样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弄来”的,它是业界和专家们对我们集团的一种认同和赞许。
毋庸置疑的是,这个荣誉再次被我们拿到,与我们集团全体员工一直以来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工作密不可分。荣誉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一种褒扬,它让我们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品牌结构与影响力、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都更加自信。
它是我们今后继续开拓进取的一个原动力。
记者:我注意到,这次组委会给予我们的获奖理由是:对新闻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秉承中国文化,肩负传媒的理念,力图高度和品位,从未改变。您认为,我们这个传媒类企业能与其他科技型、生产型企业一样,成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优势在哪里?
钟广明:组委会对我们的评价是公正和客观的。事实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评选也并非单一看你这个企业的经营能力,也就是说,它不是专门让你去跟别人比经济规模,比赚钱多少,它还对你这个企业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你的整体发展状况、你的企业文化、你的社会责任等等。
作为唯一多次入选的报业传媒企业,我们这些年来除了在经营能力方面努力做大做强外,还集中精力发挥新闻采编优势,在做好舆论监督的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我们还从道义的立场,积极参与和履行各种社会责任,从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敬。
从办报的角度讲,“南方”已经成为一种理念和现象,现在全国的传媒业界几乎都在全面地研究我们的发展路径,这其中也包括我们是如何成就“受人尊敬”之道的。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想也是吧,这个不错啊
南方报业的理念是好的,但决胜在与版面内容,我看还是它的“深”在吸引人,而且这两年似乎没有原来深了
祝愿南方报业成为世界品牌!
25年前,《财富》杂志首度推出美国最受尊敬企业榜单;6年前,国内媒体推出了第一份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榜单。6年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不能仅仅追求利润和规模,还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受人尊敬的对象。 它们为何“最受尊敬” □本报记者 吴阿仑 发自北京 头发理得极短的李书福,在挤满了商界领袖的嘉宾室里,显得有些沉默寡言。但在半个小时后,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里举办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颁奖典礼上,他以俏皮的李书福式演讲风格,博得此次颁奖典礼上最响亮的掌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受尊敬的企业,吉利作为其中一个分支,今天被发现了。”李书福在4月27日的典礼上说。他创办的浙江吉利集团今年首次入选25家“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榜单。 另一家首次入选的企业珠海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刚刚从德国归来,她也赶到会场发表了一番意气风发的演说,显示出对“最受尊敬企业”这顶桂冠的珍惜之情。 这项已连续举办六年的评选活动由经济观察报社和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而在他们于2001年决定合作在中国推出第一份榜单之前,中国企业家谈论最多的是以企业规模来为主要考察指标的《财富》500强排名。 6年来,这一努力得到中国商界的热烈响应,越来越多的企业领袖乐意踏上红地毯站到聚光灯下来接受这一荣誉。“以前总监、副总裁来得较多,现在这两年都是首席执行官(CEO)、董事长亲自来领奖。”经济观察报社总编辑刘坚说。 愿意自觉配合这一活动提供调查资料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以前,被调查企业多以资料涉及公司商业机密为由,不太愿意填写由活动主办方发出的调查表。“现在中国企业的心态越来越开放了。”刘坚说,“‘最受尊敬’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衡量自身的一个尺度。” 风向标 据经济观察报社总编辑刘坚称,这一评选活动的诞生,主要是受到《财富》500强榜单的启发。而事实上,25年前,《财富》就已推出另一份“最受尊敬公司”(也译为“最受赞赏公司”)榜单。“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主办方希望这个活动能成为中国商业的一个风向标。刘坚说:“我们希望以此鼓励中国企业都能够往‘最受尊敬’这样一个方向靠近。也希望将这个活动能够做得更长远些。” 这一榜单的产生经历了几轮严谨的程序。主办方首先要发放500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在校MBA、EMBA、一些经理人、财经学者、记者等。从这些问卷中,主办方将获得一个包括150家企业左右的初步候选名单,他们再将这些名单交给专家评审团,产生50名“最受尊敬企业”入围者,又从入围名单中用各种指标加权评分,最后选出25名“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2006年以前为20名)。评选对象包括在华跨国公司机构、中国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 经过几年成熟完善后,这一评选的指标已经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形象与领导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四个维度。但与之相比,国外同类项目的评比采取了更细化的衡量标准,如《财富》杂志评选“最受尊敬公司”采取9大标准:创新、公司资产使用、全球化、管理质量、员工才能、财务可靠性、长期投资价值、社会责任、产品与服务质量,并且将调查工作委托给全球人力资源及组织顾问机构HAY集团。 刘坚承认,中国国内的评选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要完全做到像国外那样采取非常刚性的指标将很困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评选活动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过去我们更多强调企业盈利以外的社会责任,现在跟过去相比有一些变化,我们会更强调建立在法律和商业伦理基础之上的盈利能力。”刘坚说。 当“企业社会责任”一词在2001年被评选者提出时,这还是一个让中国企业感到陌生的词汇。但在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频繁地使用这个词汇,并以此开展种种公关活动。 “我担心企业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商业噱头来考虑。在这个时候,我倒是觉得,企业最重要的责任还是要赢利,但应该是拥有建立在法律和商业伦理基础上的赢利能力。这是企业最根本的责任。如果你不能盈利,那么其他所有责任你都不能承担。”刘坚说。 谁可以走上领奖台 25家中国企业今年的入选几乎各有各的理由。 在“最不受欢迎”、“管理最粗放”、“最需要自省”的房地产行业,万科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对此,万科总经理郁亮只说了一句话:“做好孩子总是有糖吃的。”而主办方提供的答案是:“作为中国地产业的中流砥柱,提供了全新的住宅产品解决方案。” 伊利公司的入选则在于他们“从业绩导向转变为责任导向”。“伊利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退耕还草工程,使草原沙化得到有效抑制。今年的沙尘暴已经少多了。”内蒙古伊利总裁助理陈福泉说。 吉利首次入选,在于它表现出了中国民营企业惊人的生命力。当2001年以前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一直在为造车资格而奔走时,很多人断言他造车的结果是失败,李书福的回答是:“请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好吗?”短短几年之后,成本低廉的吉利小汽车已经开始令一些美国汽车厂商看到了威胁。 在入选的7家在华跨国企业里,三星的获奖理由是它正在成为中国电子业中一股来势凶猛的“韩流”。去年,三星仅在大中华区实现的销售收入就达313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如果把中国三星当作独立的公司,也已经足够进入世界500强了。这与三星扎根中国的战略分不开。它的口号是要使中国三星成为“受中国人民爱戴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 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连续6年入选,凭的是高品质新闻理念。“南方报业是一个大众传媒,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它的报道一贯更多地承担了社会公道、正义理念的推广。这对中国成为一个正常的、现代的、文明的国家有很大的作用,我认为这是南方报业最重大的贡献。”刘坚说。 南方报业旗下拥有8份报纸、6份刊物、3个网站、1家出版社,另外还有工厂。这些报纸和刊物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我们辛苦培养的媒体,终于进步为盈利的企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钟广明说。 从《财富》杂志25年的评选来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越是受到尊敬的企业,经营业绩越出色。据一项以10年为统计周期的比较研究显示,每年都进入前50名的“美国最受尊敬企业”的利润率、资产回报率等各项财务数据的平均值明显优于同时期每年都进入前50名的“财富500强”企业。 企业受尊敬表明企业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相处融洽,这种融洽反过来能够促进企业持续的健康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最受尊敬企业榜单和相对应的企业业绩表现之间,也可以看出这种因果联系。 ■链接 《财富》25年评选之路 1982年,在搞了约30年美国公司500强评选活动之后,美国《财富》杂志开始邀请各大公司总裁、董事及金融专家对美国几百家大公司进行评分,以选出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这一评选旨在表彰那些不仅规模领先,而且在其他多个领域表现同样出色的“企业全能冠军”。 在25年时间里,只有7家企业获得美国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的称号,通用电气(GE)和默克公司(Merck)的次数最多,都有7次。通用电气和强生是惟一两家25年前登上该榜、25年后仍在前十位的企业。 从1997年起,《财富》开始采用近似标准评选“全球最受尊敬公司”。 从1982年至今,尽管《财富》的评判标准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参评人的主观倾向却随着时代发展而略有不同。 在《财富》启动该项评选时,世界要比现在简单得多。参与调查的商人们倾向于崇拜那些历史悠久的大企业(1983年的十大公司平均历史有88年),这些企业制造人们每天使用的基本用品(胶卷、谷类食品、电话等),是蓝筹股中的蓝筹股,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 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为股东着想的企业最受尊敬。那时候股票表现好的企业备受尊敬,对声誉——如创新、社会及环境责任——的考量则少了。 到了追求创新的1990年代,微软、英特尔和通用电气等成为追捧对象。 1990年代,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所有媒体的帮助下,可口可乐、微软、迪士尼等企业的高管们赢得运动员或电影明星般的声望,他们管理的企业进而受到尊敬。 进入21世纪,沃尔玛、戴尔等追求成本效益的企业成为市场和分析人士的“新宠”,例如2003年和2004年沃尔玛就两度夺魁。 2005年名列榜首的是戴尔公司,它是在产品价格下跌、利润空间缩小、激烈竞争环境中胜出的公司典范。 2007年是《财富》杂志推出“全美最受尊敬公司排名榜”的第25年。这一年,创意和绿色环保是《财富》杂志确定企业排名的重要因素。通用电气再度蝉联冠军宝座,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 (温翠玲根据公开资料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