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由于大学偏爱阅读和写作,大一、大二很多时间都在泡图书馆,曾发表过文章,社团和实习大多跟媒体相关,因此大三确立了往媒体发展的职业方向,又因专业跟经管相关,所以倾向于去财经媒体。
【准备】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后,自己开始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理论上,由于不是读新闻专业,没有理论基础,于是去图书馆借了十几本相关的书来看;实践上,大三加入了校报,在校内新闻的操作中逐渐探索和提高。
除此之外,保持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其实这跟很多同学一样,是出自兴趣,并不是强迫自己关注社会以满足媒体的应聘要求。
【申请】
南方报业这届的校园招聘07年11月15号才开始,28号截止网申。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那时已经焦灼等待一个多月了,于是填好了网申,报了其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跟perfect还有暑假一起实习过的同学郑重地去听了宣讲会,把简历和作品交了上去。
简历上放上了跟媒体和文字工作相关的实践经历,写上了发表过的部分作品和刊登的报纸,并在页眉和页脚分别写上南方报业的宣传语“品牌媒体 创新力量”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口号“新闻创造价”。
南方报业的宣讲会其实挺闷的,很多企业都会让刚进去不久的校友参与宣讲,但南方报业就是一个HR总监和两个工作了十多年的校友,感觉气氛有点闷。
【笔试】
笔试12月12号进行,离网申截止日期隔了差不多半个月,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四十道逻辑推理题,题型跟公务员行测差不多,但难度大很多,很费时,四十道题做了一个多小时。
第二部分二十道时事填空题,考的是2007年的热点时事和话题,但考得很细。当时出来后回忆起了一些题目,也发到了job
版上:美国发生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法国、英国、日本新任首相(萨科齐)、(布朗)、(福田康夫);联合国新任理事长(潘基文);国家成立了(预防腐败局);香港回归(10)周年,(曾荫权)担任第(3)任行政长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死刑;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获(诺贝尔和平奖)……
第三部分写评论。给出了三篇材料,任选一篇先进行200个字的内容概括,然后写篇800字左右的评论。第一篇是关于死刑废除的,第二篇是《财经》杂志的调查性报道《谁的鲁能》,第三篇是《南方周末》报道的“考霸”张非现象。做到第三部分时只剩差不多40分钟的时间,迅速浏览完三篇材料后选择了第三篇,整理思路后开始动笔,最后总算熬出了800字左右的评论。
两个半小时的笔试,考得都是平常的积累,较难通过考前突击完事。第一部分的时事题,只能靠平常多关注时事,然后在笔试前突击一下,把当年重大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简单的事件经过过一遍,毕竟它考得太细了;第二部分的逻辑题只能靠多年的修炼了,呵呵;第三部分写评论也得靠积累,建议平常多看《南方都市报》的社论和个论,还有其他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评论。写评论是笔试的重头戏,占的分值很高。
南方报业的笔试刷人很厉害,很多暑假通过其招聘进去实习过的同学在笔试环节也被刷了,毕竟只有一轮面试,所以笔试环节也会大量刷人,海笔,但不海面。所以建议想进媒体的师弟师妹平常多积累,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的当场评论写作,很见功底。
笔试出来后觉得逻辑题做得不是很好,评论也写得不满意,有些没底。当时回忆起了临场写的部分内容,发到了天涯的“传媒江湖”板块上让别人评价,很怕自己过不了笔试。
【面试】
12月21号收到了25号早上的面试通知,着实非常高兴。笔试过后有点忐忑,生怕过不了的话就彻底没希望了,收到面试通知后心里轻松了一些,觉得离南方报业又近了一步。
于是,之后的几天都处于高度“战备”状态,搜刮网上一切南方报业的面经,以及所报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情况。面试的前一天在job
版上看到了南方都市报的面经,透露了今年南都的面试题目是讨论今年的三大新闻事件并给出原因,那时就在想会不会自己报的《21世纪经济报道》也会讨论类似的题目,于是当晚紧急看了一些07年的重大经济事件和相关的报道。
第二天,跟恰好分在同组的同院的susie一同去南方报业大楼面试。自我介绍的时候,每个人真是激情澎湃,强烈地透露出“南方南方我爱你”(版权归于网上某言论)的强烈信号,那时就觉得,坐在对面的这些HR,招聘的这段时间真幸福。。。果不其然,题目是让我们讨论说出当年三大经济事件,当下整理了一些思路,把反垄断法和新劳动合同法等经济法的出台、股指达到历史高点和CPI
的持续上扬作为了当年的三大经济事件,并分点说了之所以这样选的理由。
感觉说的时候一定要分点说明,这样能使自己的表述更条理,逻辑更清楚。之后是每个人回答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面试用了一个多小时,面完后大大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顿时落下,对自己的表现也比较满意,跟同组同学互换联系方式后就回校了。
【落空】
终于完成了南方报业的应聘,那时心里轻松极了。听宣讲会时知道2008
年1月24号会发offer,离面试结束整整一个月。于是,漫长而又满怀期望的等待开始了。最先的两个星期是疯狂的玩和休息,再后来随着1
月24号越来越近,自己的QQ签名也不断地与此有关,“1月24号,滴答滴答”、“虔诚祈祷1月24号能成为正式结束找工之旅的日子”、“1
月24号,近了”……
1月24号当天早上八点就起来等结果,心神不安地等着来电,但手机整天却没响过一次,当晚知道了南日已发offer,南都和21等其他报纸可能第二天发,于是又痛苦地等了一天,开着cterm,上着中大、华工、北大、复旦、武大和南大的bbs 的job版,关注着上面的最新情况,因为我知道,他们也都一样在等着南方的结果。最终,等了两天,没等到那个期待了很久的来电。
那时非常失落,为南方报业的应聘准备了很久,笔试和面试也感觉不错,可最终没等到offer。尽管当时可以有很多理由来安慰自己:21
倾向于招研究生,21今年全国的名额只有七个,21的门槛比较高等等,但还是很失落,心情就像那阵子南方罕见的冰冷天气一样。
大家都没等到期待的结果,同组面试的susie说她想大哭一场,面了南都的perfect也失望地开始收拾包袱,准备回家。那时,大家都为了等南方报业的结果而延迟了回家的时间。那时也才知道,尽管暑假实习后,大家为这份工作的累、奔波和不稳定感产生了诸多抱怨,但内心深处还是向往着媒体,向往着南方报业。
一直还心存不甘,希望会有补录名额。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打过去问南方,得到的回复是今年南方报业还没补录的名额。那时觉得自己是彻底跟南方报业说拜拜了。
【转机】
忘了是2月的哪一天了,突然接到南方报业《理财周报》的来电,这份报纸去年创刊,今年招聘没跟集团一起,而是独立进行,记得是偶们面完《21世纪经济报道》差不多两个星期后来岭院教学楼开宣讲会的,当时21的结果还没出来,偶是抱着“不投白不投”的心态去投的,没想到在没收到21 offer、正低落之际给了我通知,要先过去实习试用。因为都是南方报业的HR部门负责在招人,自己之前集团招聘时的笔试和面试成绩都有记录在那边,于是可以直接过去实习试用,觉得合适便可签约。
当时有些犹豫,因为之前已经拿到友邦保险的offer了,2月要开始实习培训,一个是没保障的实习,一个是有保障的实习。一番斟酌过后还是放弃了友邦保险,选择了理财周报,因为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向往着南方报业的,尽管那样选择风险不小。
【实习】
于是,自己又开始了继07年暑假在广州某报社实习后的第二次报社实习之旅。同样的没工资、没补贴,同样的只有署名没有稿费,同样的全天候工作,不同的是,上次只是大三的暑期实习,实习的报社没招人的计划,所以也没压力,而这次是应届的实习试用,顶着“签约与否看表现”的压力。
于是,开始每天看股市的最新动态、证券要闻、国内和国际财经新闻,用行情软件观察股市动态,用理财周报的账号上“证券通”网看各大券商的最新研究报告、帮记者和编辑查找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努力地积累和熟悉市场。
再后来,开始学着在每周一的会议上跟主编报题(尽管绝大多数被否),学着采访分析师,学着分析股市,学着筛选信息。
第一次独立写稿是在实习的三个星期后,负责两篇2000字的稿其中的各800字左右的内容,虽然对题目有所了解,但认识和理解不深,要写成稿件难度很大。当时真是如临大敌啊,用了一个白天加晚上的时间查看网上的相关资料和报道,再慢慢整理出思路,准备好几个问题,再打电话采访相关的行业分析师,那时特怕自己问的问题太白痴,被那些分析师反问。。。随后便是熬夜写稿,两篇800字左右的稿件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写完。最后的结果是,第一篇还算通过,大部分内容发在了报纸上,而第二篇因为内容和角度基本跟第一篇差不多,直接被否掉,但对自己的成果还算比较满意,呵呵。
就那样一天天地实习着,看新闻,找资料,采访,写稿,有时晚上八、九点回去后继续工作,周日晚上找选题,周四周五帮编辑校对稿件、18
和19
楼来回跑……
【offer】
4月9日下午,实习差不多两个月。我被叫到了副主编的办公室,知道了我通过了试用,拿到了offer,正式成为了南方报业《理财周报》的一员。走出办公室时真是百感交集啊,打了电话回家报喜,之后便在job版上宣布自己终于“上岸”、正式结束找工的消息。谢谢南方报业,谢谢理财周报,也祝福还未定下来的各位同学,坚持就是胜利,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