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楼主的想法倒是的挺好,但是总觉得有点问题,尽管一时还不能肯定,但有几点希望楼主注意:
首先是市场类型,垄断还是竞争,缩小范围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其次是最大化条件中的是不是应该为MC和MU。
一家之言,如有不妥之处愿与请楼主共同探讨,见量!
常识是最难的,基础概念是一个理论体系,一串理论、一坨理论、一堆理论、一群理论的基因。
一个人,假若头脑灵活,记忆清晰,又用功去念书,他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假若他不去批判,不去联想,不去狡辩,不去认死理,不去犯错误,又没有强烈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则这个学习成绩很好的人,就不会有学术建树的----除非他的运气特别特别好,而这是不可指望的。因为这个人,他通过用功念书,只不过有了一个好的检索式大脑,再加上在身体里安装了一台学术资料储存电脑而已,从而,他在99%的情况下,都是正确---准确无误的,但是,也只剩下正确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30 10:09:33编辑过]
我不知道楼主是学什么的,但是要是学经济学的,边际成本(M)的概念应该很熟吧.楼主后来举的分蛋糕的例子和开始的一个是有区别的,后一个例子可以作为博弈论问题,再给定规则的情况下是可以求解的(但我不知道清楚您说的谈判能力具体指什么),而厂商和消费者的问题一般用的是一般均衡论的分析方法.
学术研究是个体力劳动,是靠跌跌撞撞得来的,是稀里糊涂摸索了大量道路之后,走出了迷宫,靠机遇运气-----建立在大量稀里糊涂摸索上面的运气。
所以,批判、怀疑、联想、认死理等等走极端的方式,尤其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分析化验提炼---尽量简朴、纯真、自然的看到事实,并在这种过程当中强化已有的直觉,或者建立发展直觉,就有可能缩短上述途径,或者妙手偶得。
呵呵,我也要感谢楼主能够这么重视我的回贴,也是对我的鼓励!但由于不太了解您的具体选题,因此可能无法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就分蛋糕的问题而言,博弈论的规则是在多轮博弈中引入折现率,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弈双方的收益都会减少,因此他们回在接受开始时对自己有利的方安,属于倒推法.--可能对楼主的帮助也不大.但有关价格的形成过程我倒是建议您看一下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可能会有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