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83 0
2007-05-01
现代都市的人际关系

记得十几年前就有刘晓庆的一句名言:“做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套用她这句话,我想说:“以前做人难,现在做人更难;在农村做人难,在现代都市做人更难。”

八几年的时候,我还在漳州老家挂了个《闽南日报》通讯员的空衔,当时我为该报写了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如何利用现代公共关系学中的“假性爱关系”来处理好现在都市里的男女关系。当时还是照般教科书里的公式与原理,来说明在现代生活与工作中,男女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该如何这个原理来处理原本“男女授受不亲”,而现在需要中规中矩的关系。当时只是书生说理,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今晚去友人家,无意中看到今天的《厦门日报》中的一篇关于“第4感情”的整版文章讨论。这个版面的文章全都在讨论说,人除了亲情、友情、爱情之外,到底有没有“第4感情”-------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的那种男女关系。这种“第4感情”,就是都市人际关系的新生事物。

我们的电影、文学等等,一直都在讴歌自然真诚的亲情、友情、爱情,人们为之倾倒,为之感动流泪,心灵便有了一串串的感动的糖葫芦。但不知你我注意到没有:我们的文学艺术已经开始在不断地给“第4感情”-----那种道不清,说不明的男女感情抛媚眼了。这就是现代都市的人际关系的写照。我们的韩国电视剧的“粉丝”们不正是对那种扯不清楚的感情,跟着主人公爱得死去活来吗?

这种边缘人际关系的讨论似乎让我悟到了什么,明白了一些我以前懵懵懂懂的东西。我们的报纸、电视、文学,包括我们读者,都在关心这种“第4感情”,正说明我们都市人对人际关系的困惑与关注,说明都市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我的一个老于世故的朋友告诉我,千万不要跟自己的同事交朋友。我一直在想,现在的都市工作这么忙,以前的朋友都没有时间去交往,那我去找谁当作知心的朋友呢?一个人要活着,要活得好,我想一是要有信仰,二是要有金钱,三是要有朋友,四是要懂得生活的乐趣,包括锻炼身体、休闲等。没有真诚的朋友,那这都市的生活究竟是为什么呢?那它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人仅仅只是为了赚钱才蜂拥到都市来吗?

是的,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是冷冰冰的,都市里的人的脚步是急匆匆的,但都市里的人应该是心肠热腾腾的。没有了这个“热度”,便没有了都市人际关系应有的东西。

那我们都市人,究竟要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呢?这实在不是我们一、两篇博客文章就能讲得清楚的。它实在是应该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来立项,来研究的大课题。但我想,也不妨碍我们平民百姓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谈一点大海浪花般的体会。

我体会最深的是,做人一定要立志、立德、立言、立行。都市的人际关系跟这几样东西是密切相关的。人无志则品德低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志无德的人的人际关系能好到哪里去呢?言为心声,声发则行动。立言指的是:每个人都当有属于自己的格言。而格言则是人行动的一面镜子。有了格言这面镜子,人才能有了自己的GPS定位仪,才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因为我是一个老师,所以我自己杜撰的格言是:“谦卑待人,感恩做事;做心灵的牧师,做知识的导师。”我想,都市人的人际关系,脱离了他的职业定位,奢谈什么都市人际关系,都是没什么用的。只有设身处地来想问题,看问题,才能真正明白“关系”的真谛。那就是:“和谐”二字。“和谐”就是都市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能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和谐”在都市的家庭、都市的单位、都市的社会;都市的人与人、都市的人与自然里更可宝贵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