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214 0
2007-05-01
说起中国状元县———休宁县,可谓大名鼎鼎。这个县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出了第一名状元吴潜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到清光绪六年(1880)最后一个状元黄思永为止,共计出了19位文武状元。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清乾隆年间,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其考中的状元就有6个之多。其出状元之多,无人能及。

休宁县的状元博物馆有哪些珍藏?这些状元身上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4月29日,记者带着好奇走进这个“五一”期间将正式对外开放的、全国唯一一个以展示状元文化为内容的博物馆———中国状元博物馆。全国唯一状元博物馆

当天记者赶到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时,天正下着淅沥小雨。走进博物馆门前的状元文化广场,广场上的“状元及第”牌楼和由十六幅雕刻花窗组成的“千年科举”流程图似乎将记者带到了几百年前的科举现场。据该博物馆汪馆长介绍,该博物馆于2004年筹建,总投资2800万元,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展示状元文化为内容,兼容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该博物馆以省文物保护单位海洋钟鼓楼为中心,由状元文化广场、状元文化公园、状元楼及其附属庭院建筑四大部分组成。作为主体部分的状元楼,里面不仅珍藏了19位状元当年遗留下来的手迹和御赐物,而且还有很多从民间征集来的和状元有关的状元文化遗物。19位状元遭遇各不同

在这19位文武状元中,最早的状元是南宋嘉定十年考中的吴潜。他出生于休宁县城玉堂巷,历任过丞事郎、吏部员外郎、吏部尚书等职,最高职位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后因反对立昏君,而受到奸臣的迫害,上谏丢官后贬死循州(现在的广东惠阳),死时67岁。

程若川和黄赓是19位状元中仅有的两位武状元。程若川出生在休宁汊口,这个从小跟随舅舅长大的武状元,年幼时就因为一身绝好武功被称为“奇男子”。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封爵、被皇帝收为义子、被赐国姓(朱)的武状元。被称为“铁鞭王”的黄赓,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状元后,曾带领大军和清军在宣城大战19次,而且都取得了胜利。但后来因大明皇室归降清军,万念俱灰,宁死不降的他最后在福州当地一座山庙削发为僧,后来还被清廷封为“天下都纲僧”,在佛门净土得以善终。

洪武二十一年(1388)考中状元的任享泰,是休宁古楼村人,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因颇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被特批在其家乡修建了上刻“状元及第”的状元坊。这也是皇帝给状元建的第一座牌坊。现在该博物馆的“状元及第”就是对该状元坊的批在其家乡修建了上刻“状元及第”的状元坊。这也是皇帝给状元建的第一座牌坊。现在该博物馆的“状元及第”就是对该状元坊的重建。

在众多状元中,最不幸的当数吴锡龄。他从小失去父亲,靠同父异母哥哥抚养长大,凭着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于乾隆四十年(1775)中得状元后,第二年就吐血而亡。共有十大“镇馆之宝”

在当天的采访中,记者也有幸目睹了状元楼的十大“镇馆之宝”。状元博物馆共有各种藏品500多件,除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收藏外,很大一部分来自民间征集和各方人士的捐赠。汪馆长说,目前该馆的十大“镇馆之宝”有乾隆御赐状元金德瑛“福”字轴、黄轩“福”字匾、“黄思永的殿试卷”和清刻“励志诗”铜镜、御赐休宁八品顶戴军功牌等珍贵文物。其中乾隆御赐状元金德瑛“福”字轴、黄轩“福”字匾、“黄思永的殿试卷”都是状元当年的遗留物,意义非同寻常。如乾隆御赐状元金德瑛“福”字轴,其以饰有皇室特用五爪龙的绢为本,中间一个大大的“福”字,下面还有落款和印章,属国家二级藏品。黄轩“福”字匾,也是皇帝御赐之物,长185厘米,高108厘米,除了中间的烫金“福”字外,匾的边框上绘制有很多代表“福”气的蝙蝠图案。“‘黄思永的殿试卷’是难得一见的状元遗物。”汪馆长说,这是北大教授程道德捐来的,“虽然有些残缺,但非常珍贵,因为这是当年黄思永在殿试时的答卷。”汪馆长说,这些文物,因为年代久远,为防止展览对其造成破坏,他们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了复制,五一期间,该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可以一睹其容颜。 (黄婧、李超钰、王素英)

转自安徽高校联盟论坛:www.ah85.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