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98 6
2007-05-03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中国一周宏观经济数据http://www.singtaonet.com/weekly/weekly0645/9/200704/t20070410_510868.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3 04:56:00

遗憾,所谓的一周一分析列举的却是年度数据。

请问经济数据的公布频率是什么?有哪个国际和国内机构遵从的是这个一周一分析的“国际惯例"?等着开眼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3 5:22: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 10:05:00

版主,我知道错了,放过我还不行吗?

求求你了?

哈哈!,哈哈哈!

版主知道格林斯潘能够坐稳美联储宝座的秘密吗?

我听说过,但不知其详,但是版主是专业人士,学识为一时之冠,祈请详示!

也让我等着开眼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 10:08:00

最重要的,请版主专业人士算一下命:

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程度如何?

当前应不应该加息?

如果要加,应该加多少?

这种幅度的加息会造成何种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 10:09:00

额外申明一下

我是外行,只是相向各位请教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4 02:38:00

本人一向认为加息,涨准备金率,货币升值都不可避免这个结论正是从跟踪中国经济指标算命出来的。 至于量化及细节,已在本版各相应粘子上有所讨论记录, 不重复。。。观点还将随着每次新数据的公布或被重复强调或被改变更新。

多罗嗦两句,算作一并回复您和其他论友们的粘子。

- “从数据指标看宏观经济 这个过程本身不是科学,但肯定也不等同于算命。 个人更愿意将它当成一个猜字游戏 --- 试图将有限的字和空隙连成一个整句,过程中当然免不了运用逻辑和想象,甚至抛硬币。如此看来,每个人的观点都反映他/她自己的。一个笑话是“5个经济学家有6个不同的预测。。。”,格林斯潘 vs. 伯克南, Ok 还有周小川 那个粘子上列举的有很多不都正是这个笑话的证据?遗憾的是还没有看到更多的中国专家评论被披露记录在上面。

- 本人既然不认为经济学上有统一答案, 也因此不“敌视”不同观点。删粘更不是本版的风格(商业广告、色情材料等除外),论坛管理人员有本版的删粘记录,建议公布一下以增加透明度。因此,您不仅不用担心被删,而且还将得到奖励 - 单粘能吸引数百点击量的毕竟不多, 所以恭喜啦。

- 偶尔,本人或本版可能对没有根据的评论态度生硬了一些, 但出发点都是针对观点不对个人。 有不小心冒犯论友们之处,还望海涵。

- 扯远一步,个人长期认为对国内经济界(以及本经济论坛上)危害最大的是wishful thinking 的经济评论 --- 满篇闭门造车主观想象的论点,偶尔列举的论据不是过时便是扭曲。 此类文章污染专业环境是小,误导下一代栋梁是大。 此类文章在本版出现时才应该担心被抨击的可能。

长假愉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