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35 2
2007-05-03

李水山:中国的大学要出思想
“知识就是力量”改变了整个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和谐社会”正在改变着中国和世界。

中国的大学要出思想,这是考虑很久后想说的观点。大学不能只满足于建立资料、数据库,也不应只满足于有多少教师、学生数与智库、思想库,更不应该以参与多少次政府文件与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而知足。

中国的大学,需要好的教学、研究设施和高水平论文,但更重要的是有思想、观点、理论的教师,即出原创性思想,即经典思想。技术、制度设计与研发很重要,这是出思想的基础和积淀,但不是最主要内涵和标志。

思想包括具有批判性、建设性和开放性的观点、理论、学说。没有批判性的建设性是机械的,没有建设性的批判性是苍白的,而没有开放性则会走进死胡同,甚至回归愚昧与荒唐。

出思想,不是大放厥词,不是挑拨、攻击和极端,不是大肆破坏,不是煽动与仇视,也不是天天出新思想,那是新名词,如果出了极端那是时代的悲哀与失败,将给民族、国家和世界带来灭顶之灾。

出思想,需要自由、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不是不停地给每个学者打分记录,不是天天搞评比,不是看学位与职称,不是比谁拿课题项目多,不是看谁经费多,不是比谁的嗓门高,不是比谁朋友多,而是看谁在真正做学问,像苦行僧一样冥思苦想,执着而坚定,走在没有标志的荒野中,走在最普通人与尚未被污染的大自然中,不怕孤独和指责,不被耀眼所迷惑,是坚定的拓荒者。

如果,北大、清华不出思想,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也不出思想,中国的大学不出思想,只等着别人出思想,那不是自主创新,说明中国的人才还是被层层僵化的制度和人为干扰所困惑。

我们不能只怀念和依恋鲁迅、胡适过日子。“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中国的思想精粹,但被中国所束缚,冲破这一枷锁,需要勇气和胆识,需要变革。

尊重知识和人才,简化束缚人的纷繁手续,消除一切“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障碍与门槛,不要潜规则和暗箱操作,还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孕育和扼杀自己最优秀儿女的中华民族需要反思与矫正,更需要变革。
中国的大学出思想,需要一场制度性变革,需要学者的思考和精英的勇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3 09:19:00
请问从什么地方入手,可行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 09:43:00

真需要从大学的教育出发,标新立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