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莫过于,一个农民与一块地,他自种自吃:全社会有且只有一种商品——某种粮食。
假设:某年,该农民打了1000斤粮食,他吃了500斤,还剩500斤。
他收了的1000斤粮食,统计上计作“产出”。他吃了的500斤,统计上计作“消费”。(由于全社会只有一种商品)还剩的500斤,只有两种用途:贮藏(余粮)与播种(种子),无论该农民把那没吃的500斤粮食用作什么,统计上都有两种相互对应的操作:投资与储蓄。
假设该农民把100斤作种子,400斤作余粮,那么经济学上说,自发(或意愿)投资是100斤,存货投资是400斤——它们都是投资;同时,储蓄是500斤。
这里,产出、消费、储蓄都是流量。在这样最简单的收入模型里,意愿投资+存货投资=储蓄,这是一个恒等式。
如果某年,该农民的收成不好(产出少),只打了500斤粮食,而他又必须吃500斤,种100斤,这时往年存货的作用就出来了(卯吃寅粮)。
统计上是,总产出500斤,消费500斤,意愿投资100斤,存货投资-100斤,储蓄0斤。我们不难看到,两种投资之和(即核算上的投资)是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