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940 1
2007-05-07

人以劳动为本

---对传统理论的反思之一之补白

“以人为本”这个口号已经喊得够响够多的了。殊不知,其实这是就社会而言,社会的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要以人为本,尤其是社会的公共权力机关及其官员们要以人为本,社会的立法、司法、行政都要以人为本。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也要以人为本,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择手段追逐利润,就不知要走到什么邪路上去了。就是单干的个体户,也要以人为本,当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时,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择手段挣钱,就不知会搞出什么歪门邪道来。总之,社会要以人为本,而人又以什么为本?人以劳动为本,人以劳动为本!

人要生存,要立足于社会,靠什么?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人要改善自己的生活,要生活得好一些,靠什么?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人要求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体能和智能),靠什么?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人有三个层面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都要靠个人自己的辛勤劳动!

我们这个国度,很深远的传统观念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近几十年来又演化为“要依靠组织,要依靠领导”。就是不强调“依靠个人自己”。相反,一个人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奋发努力,自强自立精神比较突出,不仅得不到鼓励和支持,反而很可能被扣上“个人主义”的帽子,甚至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大帽子,弄得不好,还有可能遭遇“被批斗”“下放劳动改造”的可悲命运!总之,不鼓励和支持人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自立自强,就会使人养成很大的依赖性,这种状态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以人为本,人要以劳动为本。人的劳动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劳动(实物或劳务)直接供给自身的需要,这部分劳动价值就形成自给性经济;另一部分劳动(实物或劳务)供给社会进行交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又从社会上换取他人的劳动(实物或劳务)满足自身的需要,这部分劳动价值就形成交换性经济。人的劳动能力(体能和智能)不断增强,人提供给社会进行交换的越来越多越好,人从社会换取的也越多越好,交换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交换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交换的地域也越来越扩大,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昌盛,大大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交换日益发达。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权,人有独立的人格,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有权选择劳动岗位,有权拥有劳动资料,有权享有劳动成果和劳动收益。社会应建立和完善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保障人的这些基本权利,才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有利于人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只有社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确实保障人以劳动为本,确实保障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以人为本”才不会流于一句空洞的口号。

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劳动为本,这两方面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如果社会不以人为本,人不以劳动为本,而是以官为本,以权为本,以名为本,以钱为本,那么,人就不知会走到什么邪路上去,社会道德风尚就不知败坏到何等程度,为害甚大,令人担忧!

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劳动为本,蔚然成风,则是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苏州 一介寒儒

谢陈

2007.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7 22:58:00
有种体制不得不使人走同样的路,说得再好,没有利益,就没有成就,就没有上升的路,这种事谁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