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十七字诗
在华夏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瘸腿诗是妙趣横生的一种,它也叫十七字诗,句式为“五五五二”形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句半”。
明正德年间,有位民间诗人无名氏的作品曾广泛流传。一年大旱,有位县太爷不思兴修水利,却下乡求雨,连求三天不下雨,这位诗人便写道:
太爷来求雨,
三天又三宿:
昨夜打开窗,
——月出。
县太爷得知后大怒,马上派人把诗人“请”进了大堂,冷笑道:“听说你善作十七字诗,好,我现在就罚你当堂题写一首十七字诗,若写得好,就放你回家。”无名氏说:“好,请出题吧!”县太爷叫张西坡,平时常把自己和宋代诗人苏东坡相比,便说:“苏东坡才高八斗,号东坡,敝人素爱风雅,号西坡,就以‘西坡’两字为题吧。”无名氏看了张西坡一眼,应声道:
古人号东坡,
今人号西坡。
若将两人较,
——差多。
诗一出口,众人大笑。县太爷听了暴跳如雷,大声斥到:“无礼狂生,竟敢当堂戏弄本官,快,重责十八大板。”众衙役将无名氏按倒在地打了了十八大板。
无名氏很委屈,回家后文写了一首诗:
作诗一十七(即十七字),
挨板一十八,
若作万言诗,
——打杀。
县太爷恼羞成怒,遂以诽谤罪将诗人充军辽阳。临行时无名氏的独眼龙舅舅前来送行,诗人又赋诗:
充军到辽阳,
见舅如见娘;
两人同落泪,
——三行。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贴转自2007年5月7-13日《书刊报》,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