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6490 24
2007-05-08

各位,斗胆问一个问题:如果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能否说企业之所以不想承担社会责任,是因为承担社会责任,就要改变现状,从而导致交易成本太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9 19:05:00

呵呵,一定要用“交易成本”来解释吗?

您这不是写论文吧,像是答论述题。

其实用外部性就可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了,但是要分析国家对制度变迁的干预时,可以使用交易成本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0 09:20:00
 外部性固然可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只是这是传统的观点,个人以为,思路可以更开阔。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基于契约观的企业理论和基于能力观的企业理论都可以解释。另外,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一定给企业带来高昂的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一个有着良好公益形象的企业,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竞争优势,其品牌效应不言而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以理解成企业在进行一种专用性资产投资,从长期来看,具有较高的贴现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0 10:05:00

斑竹高见。我只是不想有意识的背离传统罢了。

再就是,承担社会责任肯定会有成本,其中交易成本的比例应当占大部分。

我想您的意思应该是“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一定是不经济的呢?”

这个就要看环境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了。

至于“社会责任-形象-声誉-信用-专用性资产”的逻辑关系,我认为似乎过长了。

这是内部化外部性的一种方式,但是一种效率较低的方式,需要非正式制度“维持”。

浅见,望不吝赐教。我加你的QQ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0 10:56:00

  承担社会责任肯定会有成本,但不一定带来高昂的成本,而且这涉及到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如果以污染等外部性为例,似乎生产成本的比例更大些。

  楼主概括的“社会责任-形象-声誉-信用-专用性资产”的逻辑关系,看似冗长,实则紧密相联。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企业的公益形象,影响企业的声誉,而声誉本身就是企业的一项专用性资产(威廉姆森对专用性资产有过多种界定,而声誉、品牌是其中的一种)。

  其实,我的分析是将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契约观和能力观交织在一起的,楼主的“内部化外部性”的视角是新古典的,至于效率的高低问题,个人以为,不尽然。或许,在中国,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性,它是一种效率较低的方式,但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却是一种长期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0 13:12:00

我不是楼主啊?

呵呵。咱俩打嘴仗,人家楼主不吱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