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喧嚣和虚无中还有多少人在意陆谷孙教授的声音?<BR><BR><BR>傅国涌<BR><BR><BR><BR>[傅国涌按:陆谷孙先生是复旦大学教授、外文学院院长,是4000多页的《英汉大词典》主编,今年已68岁了。4月20日,他在接受上海《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就大学异化、道德底线等问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不知道在一片喧嚣和虚无中,还有多少人在意陆谷孙教授的声音?下面摘自《解放日报》]<BR><BR><BR><BR>他说,学校官场化、教授CEO化、知识商品化,看名校要问出了几个高官,至于知识本身的自怡性和陶冶功能,鲜有人注意了,这些现象都令人忧心。“知识分子应当守住底线!”在他看来,这是一条道德线,由无数的点构成,包括悲悯的情怀、道德的激情、求真的勇气、是非的界线、个体的尊严、反省的自觉等等。“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心中有这条道德底线,不要欺骗、钻营、庸俗、猥琐,而要用一颗忠诚、明敏的心,保持对问题的省思与追问。”<BR><BR>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被现实逼迫得厉害,他能够理解,但“人要有一种对永恒的敬畏,就像康德所说‘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对弱小要有发自五内的爱,对自由要有一种向往和不懈的追求,对权力话语要有怀疑的勇气。不要让现实麻痹了大爱和大恨。”